谢志军
- 作品数:49 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产地藜麦籽粒品质分析与评价
- 2025年
- 为探究“甘味”农产品天祝藜麦的产地环境和品质优势,以采自天祝藏族自治县不同藜麦产地的土壤及藜麦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对其产地环境及产品品质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天祝藜麦的产地环境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不同产区藜麦籽粒的理化指标、矿质元素、氨基酸含量等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籽粒容重、千粒重、籽粒直径分别为668.00~762.00 g/L、2.86~4.47 g和1.30~2.84 mm;蛋白质、脂肪、能量、碳水化合物、灰分和Zn、Fe、Mn、Ca、Mg及Se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10.80%~15.70%、4.60%~6.70%、1508.10~1629.08 kJ/100 g、64.750%~70.64%、2.30%~5.70%和18.20~31.40 mg/kg、67.90~1978.00 mg/kg、5.33~60.60 mg/kg、416.00~2604.00 mg/kg、1522.00~2776.00 mg/kg、0.03~0.16 mg/kg;不同产地藜籽粒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总氨基酸含量为91.48~128.63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81~44.68 mg/g。此外,产地土壤养分与藜麦籽粒品质间和各品质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综合评价分析表明,23个产区藜麦品质优劣顺序为S13=S16>S20>S12>S1=S11=S15>S18=S19>S5>S9=S14>S3=S4=S22=S23>S7=S10=S21>S2=S17>S6>S8,其中天祝赛什斯镇和哈溪镇的综合得分最高,所产藜麦籽粒品质最佳。本研究科学客观地反映了天祝藜麦良好的产品品质和生产环境,为天祝藜麦的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 魏玉明杨超杨发荣谢志军杨富民郭斌黄杰刘文瑜
- 关键词:产地环境产品品质综合评价
- 彩色马铃薯试管苗总RNA提取方法的改进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彩色马铃薯品系03-1的试管苗为材料,分别采用苯酚法和Trizol法提取马铃薯总RNA,通过对前人的操作和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寻求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省时,适宜彩色马铃薯试管苗总RNA提取,且RNA质量能直接用于后续病毒检测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操作改进后依然均能得到马铃薯试管苗的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都可获得28S1、8S和5S rRNA 3条带,并对所得的总RNA进行马铃薯PVY病毒的检测,均可特异扩增出目标片段;Trizol法较苯酚法更简单省时,且所得总RNA完整性更强、纯度更高。
- 张艳萍陈玉梁谢志军厚毅清王红梅
- 关键词:彩色马铃薯试管苗总RNA提取
- 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在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胡麻产量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的影响较小,旱地胡麻种植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900万粒/hm2,行距20cm,株距20 cm。胡麻的分茎数和单株生产力随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且有利于株高和工艺长度的增加。
- 叶春雷石有太罗俊杰谢志军王方
- 关键词:胡麻旱地
- 意大利抗病小麦品种Pascal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在2000~2003年,以我国陇南重要外引小麦品种Pascal作母本,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子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29号、洛13-Ⅲ、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水1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29号,F1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5:12,BC1代植株全部为抗病株,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1,符合理论比9:7,卡方测验结果也符合这一结果;对条中32号,F1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6:5,BC1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49,符合理论比1:3;对洛13-Ⅲ,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0:48,符合理论比1:3;对条中31号,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0:55,符合理论比1:3;对水1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6:69,符合理论比1:15.卡方测验值均符合理论值.据此推知pascal对条中29号的抗性由2对显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对洛13Ⅲ、条中31号、条中32号的抗性均由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对水14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
- 谢志军曹世勤金社林贾秋珍骆惠生金明安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性遗传品种资源
- 甘南高寒阴湿区多年生牧草越冬性研究
- 2023年
- 筛选适合在甘南州高寒区人工草地建植和草原补播应用的优势草种,以保证草地的越冬性能和草地的持久性。在夏河县旱作雨养条件下对10种多年生牧草的长势、株高和越冬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种牧草的长势、株高、越冬率差异较大。生育期有4种牧草长势优良、越冬性好,越冬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垂穗披碱草(93.5%)、无芒雀麦(92.3%)、扁穗冰草(78.2%)、长叶车前(52.3%),紫羊茅、苇状羊茅、高冰草、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则不能越冬。刈割时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的株高较高,分别为23.4、22.4 cm,显著高于其他8种牧草。综上,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长势优、越冬率高,可作为优势草种在甘南州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使用。扁穗冰草和长叶车前长势优,可部分越冬,可作为辅助草种在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利用。
- 谢志军王国栋李珂璟董俊钱加绪顾娴
- 关键词:多年生牧草越冬性
- 当归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中药材基源植物优良品种是提升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前提,当归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总结当归育种研究进展,为后期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对当归种质资源、细胞学、组织培养以及自然变异选择、杂交选育、辐射与倍性诱变等育种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文献分析表明,当归育种起步相对较晚,尽管近十余年来已经育成了一些品种,但在抗病品种和抗抽薹品种选育方面相对滞后,而生产中当归连作障碍凸显,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抗性育种将是当归今后育种的主要方向。
- 龚成文米永伟米永伟张东佳谢志军张东佳
- 关键词:当归品种选育
- 当归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8年
- 当归[A 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为伞形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当归人工栽培已见诸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700多年。
- 龚成文谢志军谢志军米永伟蔺海明武伟国张东佳
- 关键词:人工栽培常用中药材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三国时期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以来土壤保持功能与植被关系探究
- 2025年
- [目的]评估黄土高原自实施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措施以来的土壤保持成效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未来水土保持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量化2000—2020年的土壤保持量;通过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来反映同一时段内的植被变化状况;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植被、气象和地形因子对土壤保持量的影响。[结果]2000—2020年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加6.1 t/hm²,且在空间上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增加较为显著;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年均值为59%,增长速率为7.5×10-3/a;叶面积指数同样增加,年均值为1.94,增长速率为0.041/a。土壤保持量与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相似,但土壤保持量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更大,为0.83。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坡度、植被和降雨是影响土壤保持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黄土高原自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水土保持量、叶面积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呈现出明显的改善趋势,其中水土保持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 常秀红欧巧明王方王方
- 关键词:土壤保持植被变化黄土高原
- 一年生当归直播种植技术规程被引量:6
- 2018年
-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制定了当归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 米永伟龚成文龚成文武伟国
- 关键词:当归直播技术规程
- 花椰菜2种雄性不育系花器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试验以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R9、保持系09-24和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S-19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研究2种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和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特点。结果表明,2种雄性不育系在育性转换、花器形态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特征都存在着差异。不同温度处理的09-R9、09-24和GS-19之间的育性转换存在差异。09-R9和09-24的育性不受温度影响,09-R9表现为不育,09-24完全可育;GS-19的育性受温度影响,高温(20℃)不育,低温(15℃)育性恢复。GS-19和09-R9花蕾和花药大小差异显著,GS-19花蕾和花药显著小于09-R9;不育株与其可育株花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育株花显著小于可育株。显微结构观察发现2种雄性不育系之间的花药败育时期和方式不同,09-R9花药早期可以形成外形正常的花粉囊,但囊内物质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解体,最终这种不正常的花粉囊全部解体消失,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形成之前,属于无花粉囊败育类型。GS-19的花药发育过程有花粉母细胞的分化,能形成正常花粉囊,不产生花粉粒或者产生微量的无生活力的花粉粒,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属于花粉母细胞败育类型。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不育系09-R9和高温条件下不育系GS-19花药败育相似,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没有四分体的形成,形成了花粉粒外壁发育异常的"拟小孢子",最后"拟小孢子"逐渐降解,只剩下花粉空壳。说明2种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方式有差异,但是败育时期一致,花药发育均受阻于四分体形成之前。
- 陶兴林谢志军朱惠霞刘明霞张金文胡立敏
- 关键词:花椰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