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作品数:11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市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传统弱视治疗联合调节训练对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评价传统弱视治疗联合调节训练对不同年龄、屈光状态、屈光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弱视训练室收治的弱视患儿83例(112眼),所有患儿均在屈光矫正前提下进行调节训练治疗,单眼弱视儿童同时应用遮盖治疗。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屈光类型、不同屈光状态及弱视严重程度分组,分析不同组间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3例(112眼)中学龄前患儿33例(44眼),学龄50例(68眼);屈光参差47例(49眼),屈光不正36例(63眼);单纯远视5例(6眼),远视散光67例(88眼),近视散光11例(18眼);轻度弱视44眼,中度65眼,重度3眼。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02/112眼),学龄前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学龄组(P<0.05);屈光参差组BCVA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屈光不正组(P<0.05);远视散光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近视散光组和单纯远视组(P<0.01),而近视散光组与单纯远视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中度组及重度组(P<0.01),中度组和重度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组BCVA变化显著大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1),中度组BCVA变化显著大于轻度组(P<0.01)。结论传统弱视治疗联合调节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儿视力,学龄前、屈光参差及中、重度弱视患儿BCVA提高显著,远视散光患儿治疗有效率高,轻度组疗效好。 冯鑫媛 南莉 田璐关键词:弱视 屈光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80例,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45.05±15.41)岁,根据蠕形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蠕形螨阳性组(40例)和蠕形螨阴性组(40例),所有患者进行OSDI问卷调查、SPEED问卷调查,睑缘改变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MMP-9含量测定、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泪液分泌检查,并比较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结果SPEED问卷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7.68±2.80)、(6.28±1.9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12);睑缘改变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63±1.53)、(2.85±0.77)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1,P=0.006);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2.25±1.86)、(1.08±1.3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P=0.002);泪液MMP-9含量: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0.76±43.14)、(12.36±12.10)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8,P=0.013)。蠕形螨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检查、年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多项临床症状体征产生影响,尤其是在SPEED问卷评分、睑缘改变、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MMP-9含量方面,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损伤和免疫调节失衡等多方面因素。蠕形螨感染可能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和症状表现,影响MGD的临床进展。 魏树瑾 赵金荣 张远龙 褚文娟 沈丹 黄薇伊 田璐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蠕形螨感染 干眼症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青少年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调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青少年干眼症(DE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临床防控措施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12岁以上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及眼部健康状况资料,根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制定的DED诊断标准最终明确调查对象是否发生DED。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调查对象DE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1039例,其中DED 227例、非DED 812例。DED患者与非DED者的性别、年龄、屈光不正、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眼部外伤史、过敏性结膜炎或鼻炎史及近半年眼部用药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屈光不正(OR=3.486,P<0.05)和眼部外伤史(OR=3.238,P<0.05)是D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甘南地区青少年DED的患病率较高。屈光不正和眼部外伤史是甘南地区青少年D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田璐 梁忠 任娅丽 董玉成 王海玉 高博晨 李长蹊 魏树瑾关键词:干眼症 屈光不正 眼部外伤 流行病学 青少年 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两种术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电子检索1970-01/2018-01的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纳入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4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项试验、52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相比,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远期正位率(RR:0. 85; 95%CI:0. 72~0. 99,P=0. 043)、术后欠矫(RR:3. 975; 95%CI:2. 097~7. 537,P<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术后正位率Meta分析的P值随着纳入文献增多逐渐接近0. 05。而在术后过矫(RR:0. 336; 95%CI:0. 049~2. 294,P=0. 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相比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率略低,术后欠矫较明显。 郭雅图 田璐 张伟关键词:META分析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一例 2011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7岁。主因夜间视物不清3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2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父母于3年前发现患儿夜间视物不清,未予重视,近来加重。患儿自患病以来未曾于外院就诊。患儿为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8,结膜无充血,角膜下方有一云翳,直径约1mm;左眼视力0.9,角膜透明。2只眼均前房深可,房闪阴性,虹膜纹理清晰,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 田璐 徐延山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病例报告 视觉训练对青少年残余性外斜视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对于青少年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残余性外斜视患者双眼单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视觉训练治疗30例青少年残余性外斜视患者,眼位检查采用三棱镜中和法测量40cm、6m斜视角,同视机做三级功能检查,Tit... 田璐 南莉 丁肇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1年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 igm ent ep i-thelium,RPE)功能障碍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局限性浆液性脱离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虽有自限性但是易复发。一般CSC早期病变采用激光光凝渗漏点,慢性迁延不愈CSC继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采用光动力疗法或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笔者对CSC的激光治疗方法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田璐 徐延山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散光弱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于散光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弱视训练室进行治疗的散光弱视患儿4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40只眼)和对照... 南莉 田璐关键词:散光 弱视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与临床体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主观症状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OSDI)与临床体征的关系。方法选择MGD患者42例(84只眼),均进行OSDI问卷调查(包含眼部症状、视觉功能和环境触发因素3个小节),同时检查临床体征[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分析OSDI及其各小节评分与临床体征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GD患者(84只眼)的OSDI评分(35.86±10.48)分,其中眼部症状评分6.00(4.00,8.00)分、视觉功能评分4.00(2.00,6.00)分、环境触发因素评分4.00(3.00,6.00)分;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11.17±2.75)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2.57±1.10)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2.52±0.94)分,BUT(6.62±4.31)s,FL评分0.00(0.00,2.00)分。MGD患者(84只眼)OSDI评分与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FL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78、0.305,P均<0.05),与BUT呈负相关关系(r=–0.237,P<0.05);眼部症状评分与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BUT、FL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视觉功能评分与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FL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17、0.230,P均<0.05);环境触发因素评分与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28,P<0.05),与BUT呈负相关关系(r=–0.253,P<0.05)。结论在MGD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结合OSDI评分及各小节评分等主观症状与睑板腺功能、泪膜稳定性及角膜健康状况等客观临床体征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魏树瑾 赵金荣 张远龙 褚文娟 褚文娟 黄薇伊 沈丹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 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疏通治疗干眼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导致脂质异常型干眼的方法。IPL联合睑板腺疏通不仅对MGD等引起的脂质异常型干眼有确切的疗效,并可防止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炎复发,对于水液缺乏型干眼、手术及生活方式造成的干眼也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可能对于难治性干眼具有重要的作用。 田璐 陈陆霞关键词:强脉冲光 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