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航
- 作品数:57 被引量:2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全自动二维色谱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清中苯妥英的浓度
- 目的:采用全自动二维色谱(2D-LC-UV)建立血清中苯妥英浓度的测定方法,用于临床上癫痫患者苯妥英浓度的治疗药物检测.
方法:400μL样品进样,在一维柱MVV-1D萃取柱(4.6×25mm,5μm)上初步分...
- 柳航罗雪梅金路王峰葛卫红
- 关键词:癫痫苯妥英血清浓度合理用药
- 葛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研究葛根(Pueraria lob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1)、芒柄花素(formononetin,2)、水杨酸(salicylicacid,3)、槲皮素(quercetin,4)、染料木素(genistein,5)、α-棕榈酸单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palmitate,6)、葛香豆雌酚(puerarol,7)、大豆素(daidzein,8)、大豆苷(daidzin,9)、葛根素(puerarin,10)、芒柄花苷(ononin,11)、没食子酸(gallic acid,12)、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 puerarin,13)。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柳航李占林郭婕华会明
- 关键词:化学成分异黄酮
- 六月雪木脂素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木脂素成分。方法六月雪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反相中压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结构经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素(1)、(+)-环橄榄树脂素(2)、(-)-vladinol D(3)、(-)-(7'S,8S,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9-环氧木脂烷-9'-醇-7-酮(4)、(-)-wikstrone(5)、(+)-8-羟基松脂酚(6)、(+)-8-羟基杜仲树脂酚(7)、(+)-表丁香树脂酚(8)、(+)-表松脂醇(9)、(-)-丁香树脂酚(10)、(-)-(7R,7'R,7″R,8S,8'S,8″S)-4',4″-二羟基-3,3',3″,5-四甲氧基-7,9':7',9-双氧环-4,8″-氧-8,8'-倍半新木脂烷-7″,9″-二醇(11)、(-)-(7R,7'R,7″R,8S,8'S,8″S)-4',4″-二羟基-3,3',3″,5,5'-五甲氧基-7,9':7',9-双氧环-4,8″-氧-8,8'-倍半新木脂烷-7″,9″-二醇(12)。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均为首次从白马骨属植物中发现。
- 郭培柳航朱怀军葛卫红
- 关键词:六月雪木脂素
- 黄皮有效成分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黄皮有效成分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用途。所述的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有效成分七个咔唑生物碱(1-7)如下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这七个咔唑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及它们在制备治疗神经...
- 陈乃宏张东明宁娜柳航
- 文献传递
- 湖北金粟兰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湖北金粟兰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湖北金粟兰7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NMR、ESI-MS等技术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湖北金粟兰7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术内酯Ⅲ(1),13-hydroxy-4(15),7(11),8(9)-triene-12,8-olide(2),9α-hydroxyasterolide(3),chlorantene D(4),4(R),15-epoxy-8β-hydroxyatractylenolide II(5),sipandinolide(6),chlorahupetolide H(7),shizukanolide H(8),(-)-(7R,8S,7′E)-4-hydroxy-3,5′-dimethoxy-7,4′-epoxy-8,3′-neolign-7′-ene-9,9′-diol 9′-ethyl ether(9),N-benzoyl-L-phenylalaninol(10),3-[(2R,3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2,3-dihydro-1-benzofuran-5-yl]propanoate(11),shizukaol B(12),procurcumenol(13),p-香豆酰-β-苯乙胺(14)。结论化合物2、6、9~11、13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4为首次从湖北金粟兰中分离得到。
- 班宇航刘欢柳航李博伟苏柏麟庄鹏宇王晓霞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地骨皮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地骨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传统分离手段对地骨皮7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NMR、ESI-MS等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地骨皮75%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hydroxy-3、4-dimethoxybenzaldehyde (1)、β-谷甾醇 (2)、vanillin (3)、springaldehyde (4)、6,7-dimethoxycoumarin (5)、scopoletin (6)、去氢假虎刺酮 (7)、2-naphthalenemethanol,1,2,3,4-tetrahydro-4-hydroxy-α,α,5,8-tetramethyl (8)、2-甲氧基-5-烯丙基苯甲醛(9)、caruilignan D (10)、syringaresinol (11)、evofolin B (12)、(7S,8S,8'R)-3,3'-dimethoxy-7,9'-epoxylignane-4,4',9-triol (13)、canusesnol A (14)、7'-ethoxy-trans-feruloyltyramine (15)、corchoionol C (16)。结论 化合物1、9、10、15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2、14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13为首次从地骨皮中分离得到。
- 王凝王晓霞柳航邹云鹤庄鹏宇
- 关键词:地骨皮化学成分
- 湖北金粟兰中的倍半萜类成分
- 2025年
- 目的研究湖北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var.hupehensis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凝胶、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提取分离与纯化,运用MS、NMR、ECD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鼠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该植物根部分离得到1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β,5α,9α-trihydroxy-7-oxoguaia-8(11)-en-12,9-olid(1)、8S,9S-环氧化白术内酯II(2)、6β,10α-dihydroxy-1-oxoeremophila-7(11),8(9)-dien-12,8-olide(3)、长尾粗叶木内酯A(4)、6α-hydroxyeudesma-4(15),7(11),8(9)-triene-12,8-olide(5)、白术内酯Ⅲ(6)、chlorantene C(7)、chlomultin B(8)、dihydrocurcolone(9)、commiphorene B(10)、5β(H)-10α-methyl-8-oxoeudesma-4(15),7(11)-dien-12,6-olide(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命名为湖北金粟兰内酯N,化合物2~3、9~11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11为首次从湖北金粟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LPS诱导的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一氧化氮(NO)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29.0±11.3)μmol/L。
- 刘帅苏栢麟王晓霞庄鹏宇柳航
- 关键词:倍半萜类化合物抗炎
- 荔枝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荔枝草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等;研究表明荔枝草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保肝、保护肠胃、抗血管生成及抗动脉硬化等药理作用。文中对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荔枝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孙启文吴松柳航方云
- 关键词:荔枝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石见穿化学成分的研究
- 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 B.)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亦名小丹参、华鼠尾草、石打穿等,广泛分布与华东、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区,民间主治噎嗝、痰喘、赤白带、痈肿、瘰疬等症。临...
- 王业玲李占林柳航刘涛华会明
- 关键词:化学成分化合物
- 紫花地丁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对紫花地丁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苷(1)、山奈酚-3-O-芸香糖苷(2)、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苷(3)、6,7-二羟基香豆素(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6-羟基-香豆素-7-O-α-L-鼠李糖基-(1→6)-O-β-D-葡萄糖苷(6)、柚皮素(7)、木犀草素(8)。结论化合物1、3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柳航胡巍方芸
- 关键词:紫花地丁化学成分香豆素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