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丽
-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术期患者之家对麻醉教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学科定位决定学科发展方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的基本保障。将麻醉学向纵深化发展,完善术前评估、精化临床麻醉管理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是麻醉学总的发展方向。围术期患者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PSH)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以麻醉科为主导,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在整个围术期团结协作多个学科,整合多种医疗资源,为手术患者提供连续高效的医疗服务。 PSH要求保证临床麻醉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麻醉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改进麻醉科的临床工作,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践行PSH,麻醉医生应该有“麻醉治疗学”的学术理念,要求麻醉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整体和局部思维,应主要采用讲授法,并配合案例教学;扎实推广PSH理念,应采用CBL教学,加强临床麻醉管理,努力推进PSH临床实践。
- 杨艳丽马骏
- 关键词:学科定位
-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每搏量变异率指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联合每搏量变异率(Svv)为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能否更好地指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法 选取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OPCABG的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P(cv-a)CO2联合SVV为导向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组(P组,60例),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导向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组(C组,6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T0)、旁路移植开始时(T1)、旁路移植开始30 min(T2)、旁路移植开始60 min(T3)、旁路移植开始90 min(T4)、手术结束时(T5)各时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CVP、SVV、P(cv-a)CO2、血乳酸水平,手术结束时氧合指数、液体净平衡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C组在T4及T5时点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P组[(2.4 ±0.5) mmol/L比(1.3±0.6)mmol/L、(2.9±1.9) mmol/L比(1.3±0.8)mmol/L](P<0.05),术中液体净平衡量明显高于P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P组[(964±360) ml比(413 ±210) ml、(310 ±58)比(420 ±70)] (P <0.05).C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均明显长于P组[(39±20)h比(26±18)h、(76±24)h比(51 ±31)h](P<0.05);呼吸衰竭和肾脏衰竭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组[(13.3%(8/60)比1.6% (1/60)、16.7%(10/60)比5.0% (3/60)] (P <0.05).T5时点,P组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评分明显低于C组[(2.0±0.8)分比(10.1±0.8)分](P<0.05).结论 以P(cv-a)CO2联合SVV为导向的策略能够在保证组织灌注的情况下减少OPCABG后相关并发症,减少血管活性药强心药的应用,较以CVP为导向的策略能更好地指导术中血流动力学治疗.
- 杨艳丽卿恩明马骏
- 术后肌酐微小升高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AKI 的发生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尽管最新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推荐指南把术后肌酐增加超过0.3m...
- 杨艳丽马骏
- 术后肌酐微小升高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采集2013年7月1日-2014年5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排除住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26.6 μmol/L)患者,共1 50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术前并存疾病、术前射血分数、术前ld血清肌酐浓度、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术后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期间最高血清肌酐浓度等.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术后住院期间血清最高肌酐浓度减去术前ld血清肌酐浓度)将患者分为2组:肌酐未升高组(n=508)和肌酐微小升高组(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26.6 μmol/L,n=1 001).电话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死情况.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与肌酐未升高组比较,肌酐微小升高组年龄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肺动脉高压的构成比升高,体外循环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P<0.05),术后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时间(298±104)d,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肌酐微小升高组长期病死率明显高于肌酐未升高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前并存冠心病、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肌酐微小升高是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后肌酐微小升高使患者病死率增加9%.综上所述,术后肌酐微小升高,不仅可延长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时间,还可增加其长期病死率.
- 杨艳丽马骏卿恩明丁琳薛艳艳王兆琪
- 关键词:肌酸酐心肺转流术心脏外科手术
-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P(cv-a) CO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监测能否指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cv-a)CO2联合ScvO2组(P组,n=30)和ScvO2组(S组,n=30)。 P组维持P(cv-a)CO2〉6mmHg且ScvO2〉75%;S组仅维持ScvO2〉75%。记录各时间点患者的ScvO2、P(cv-a)CO2、动脉血乳酸水平;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结束时氧合指数(PaO2/FiO2)、术中液体正平衡量、术后第2天血肌酐水平、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 P组在手术开始4小时和手术结束后2小时的血Lac显著低于S组;P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S组。 P组患者术中液体正平衡量显著高于 S 组;但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与单独应用 ScvO2相比, P(cv-a) CO2联合ScvO2能够更早发现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组织灌注不良,更好的指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
- 杨艳丽卿恩明王小亭赵丽云马骏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 术后肌酐微小升高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AKI的发生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尽管最新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推荐指南把术后肌酐增加超过0.3m...
- 杨艳丽马骏
-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全世界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心脏动脉搭桥术、溶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然而有时候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缺血的心肌功能恢复,反而加重心肌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王兆麒林多茂薛艳艳杨艳丽马骏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再灌注损伤血管成形术搭桥术MITOCHONDRIAL合酶
- 轻度急性肾损伤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 预后的影响:来自5 823例病例分析的结果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1期急性肾损伤(AK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行CPB心脏手术治疗且年龄≥18岁的患者。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中血肌酐(SCr)的标准,纳入1期AKI和非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随访患者预后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PB心脏手术治疗的1期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823例患者,其中AKI患者1285例(1期AKI组998例,占总AKI患者的77.67%);非AKI组4538例。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3.13±12.28)个月。与非AKI患者比较,1期AKI患者30d病死率明显升高〔4.00%(40/998)比0.40%(18/4538), 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1期AKI组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非AKI组(log-rank=51.989,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术后SCr未恢复的1期AKI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SCr恢复的1期AKI患者(log-rank=43.580,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1期AKI〔危险比(HR)=2.725,95%可信区间(95%CI)=1.810~4.230,P=0.000〕及术中CPB时间延长(HR=1.013,95%CI=1.001~1.017,P=0.000)、合并冠心病(HR=1.046,95%CI=1.010~1.063,P=0.005)和糖尿病(HR=1.060,95%CI=1.010~1.090,P=0.002)是导致CPB心脏手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期AKI是CPB心脏手术患者发生AKI的主要类型,也是影响该类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艳丽卿恩明马骏丁琳
- 关键词:心脏手术急性肾损伤体外循环预后
- 线粒体分裂蛋白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线粒体分裂蛋白1(Drp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组、Drp1抑制剂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进行结扎.Drp1抑制剂组于术前15 min静脉注射1.2 mg/kg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复灌3 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清心肌酶、线粒体膜电位、过氧化氢(H2O2)、活性氧簇(ROS)、ATP生成等.处死大鼠取心脏,测定梗死面积与缺血面积比值(AI/AAR),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Drp1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I模型组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I/AAR、H2O2、ROS、Drp1蛋白、胞质Cyt C水平明显增加,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线粒体膜电位、ATP生成、线粒体Cyt C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与IRI模型组比较,Drp1抑制剂组LVEDP明显下降〔mmHg(1 mmHg=0.133 kPa):8.83±1.20比16.48±1.80〕,LVESP、EF、FS明显增加〔LVESP(mmHg):116.80±9.78比87.80±8.82,EF:0.78±0.11比0.58±0.07,FS:(48.6±4.1)%比(32.4±3.2)%〕;心肌酶、H2O2、ROS均明显降低〔cTnI(ng/L):31.9±8.8比49.2±13.7,CK-MB(U/L):4.83±1.30比7.48±2.20,LDH(U/L):1327.80±280.20比1858.80±324.80,H2O2:6.40±1.40比8.90±1.50,ROS:41916.3±6295.3比65182.6±3777.8〕,AI/AAR明显减小(0.38±0.01比0.62±0.01),线粒体膜电位和ATP生成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0.78±0.13比0.38±0.07,ATP(μmol/g):150.8±12.3比103.7±8.4〕,Drp1表达明显降低(0.50±0.02比0.79±0.05),线粒体Cyt C表达明显增加(0.64±0.04比0.21±0.01),胞质Cyt C表达明显降低(0.48±0.03比0.78±0.04),差异均有统计�
- 杨艳丽马骏林多茂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HC)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空白+1.0mg/kgPHC对照组(Sham+H—PHC组)、I/R组、I/R+0.1mg/kgPHC预处理组(I/R+L—PHC组)、I/R+0.3mg/kgPHC预处理组(I/R+M—PHC组)及I/R+1.0mg/kgPHC预处理组(I/R+H—PHC组)6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心肌I/R损伤模型,于制模前30min给予相应剂量PHC进行预处理。再灌注3h后记录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处死大鼠取心脏,测定心肌缺血面积(AAR)及梗死面积(AI),计算AI/AAR比值;电镜下观察心肌纤维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Sham组和Sham+H—PHC组比较,I/R后各组大鼠均表现为LVEDP增高,LVESP、EF及Fs降低,AST、CK—MB、LDH含量升高,AI/AAR增加。与I/R组比较,不同剂量PHC预处理组LVEDP下降,LVESP、EF、FS升高,AST、CK—MB、LDH含量及AI/AAR比值下降,以中、大剂量PHC组改善最明显[LVEDP(mmHg,1mmHg=0.133kPa):11.33±1.17、9.85±1.09比15.82±1.79,LVESP(mmHg):98.9±10.6、112.8±10.0比87.8±9.2,EF:0.681±0.074、0.741±0.070比0.569±0.072,FS:(42.4±4.6)%、(46.0±5.1)%比(36.8±3.9)%,AST(U/L):386.97±80.65、298.31±54.88比603.47±173.66,CK—MB(U/L):3.12±0.84、2.88±0.72比7.14±1.54,LDH(U/L):1784.23±488.49、1629.37±436.34比2489.14±460.80,AI/AAR比值:0.284±0.014、0.223±0.008比0.377±0.011,均P〈0.05];中、大剂量PHC组比较,仅LVEDP、LYESP和AI/AAR比值差异
- 薛艳艳林多茂王兆麒杨艳丽程怡马骏
- 关键词:心肌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