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淑梅

作品数:76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19篇文化科学
  • 1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大豆
  • 11篇教学
  • 10篇植物
  • 10篇生物信息
  • 10篇生物信息学
  • 10篇胁迫
  • 10篇绿豆
  • 9篇幼苗
  • 9篇生物信息学分...
  • 8篇基因
  • 7篇水稻
  • 5篇秧苗
  • 5篇课程
  • 5篇甲基化
  • 5篇教学改革
  • 5篇包衣
  • 4篇农业
  • 4篇连作
  • 3篇稻秧
  • 3篇盐碱

机构

  • 75篇黑龙江八一农...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大庆市农业技...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鸡西市第一中...
  • 1篇黑龙江省八五...
  • 1篇黑龙江省八五...

作者

  • 76篇方淑梅
  • 60篇梁喜龙
  • 11篇鞠世杰
  • 10篇郑殿峰
  • 9篇张红梅
  • 8篇韩毅强
  • 7篇冯乃杰
  • 6篇韩文革
  • 6篇贝丽霞
  • 5篇王丽艳
  • 5篇王景伟
  • 5篇肖莉杰
  • 5篇李海龙
  • 4篇胡瑞学
  • 4篇王北艳
  • 4篇王桂华
  • 4篇李建英
  • 4篇孔祥森
  • 3篇张美萍
  • 3篇费志宏

传媒

  • 11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大豆科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作物杂志
  • 3篇畜牧与饲料科...
  • 3篇北方农业学报
  • 3篇2018中国...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现代畜牧科技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大豆GsRNF1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RT-PCR的方法,根据栽培大豆的RNF12基因全长设计特异引物,从野生大豆克隆到GsRNF1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7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野大豆GsRNF1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苜蓿同源性>80%,并构建了GsRNF12基因的表达载体。
张红梅白云魏贤斌邓馨肖莉杰费志宏方淑梅韩毅强王北艳
关键词:野生大豆植物表达载体
植物细胞吸水方式的教学研究
2016年
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传统分类方法为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而目前在新版教材中出现了新的分类方式:扩散、集流与渗透作用。对新旧两种分类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区别进行总结,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机制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全方位的教学。
梁喜龙鞠世杰王伟梁晓艳冯乃杰方淑梅
关键词:植物细胞植物生理学教学
扁茎黄芪离体快繁及多倍体诱导被引量:18
2009年
以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快繁技术,并在无菌繁殖条件下探索了秋水仙碱溶液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扁茎黄芪的诱变效应。快繁研究结果显示,扁茎黄芪的发芽培养基为MS,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平均增殖系数达到4.5,平均苗高达3.5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05mg/L,生根数为4-6条,生根率达到100%。采用浸泡法将扁茎黄芪的茎尖在0.1%,0.3%和0.5%不同秋水仙碱溶液浓度下分别处理1,2,3和4d,并对诱导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鉴定,得出以0.3%秋水仙碱溶液浸泡3d为诱导多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诱导率达40%。
王丽艳荆瑞勇肖莉杰方淑梅张红梅王北艳殷奎德
关键词:离体培养多倍体
野生大豆GsRNF1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
2013年
采用RT—PCR的方法,根据栽培大豆的RNF12基因全长设计特异引物,从野生大豆克隆到GsRNF1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723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0个氨基酸,GsRNF12蛋白在178~220氨基酸处有典型的C4HC3结构域,属于C3HC4锌指蛋白家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野生大豆GsRNF12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GsRNF12基因对高盐、干旱、低温、ABA、SA胁迫处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答响应;GsRNF12基因在根、茎、叶的表达有差异性,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大。
张红梅董俊彤白云邓馨肖莉杰费志宏方淑梅韩毅强王北艳
关键词:野大豆基因表达逆境胁迫
部分模式真菌中Prp5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7种模式真菌中Prp5蛋白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Prp5蛋白在RNA剪接中的作用及其他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多种在线网站与软件分析和预测了稻瘟菌、裂殖酵母、酿酒酵母、粗糙脉胞菌、构巢曲霉、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Prp5蛋白的基本特性、二级结构、结构域及三级结构,同时对7种Prp5蛋白进行同源比对,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所有研究蛋白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稻瘟菌、粗糙脉胞菌、构巢曲霉的Prp5蛋白及裂殖酵母Prp11蛋白均呈碱性,而新生隐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Prp5蛋白显酸性;进化分析显示稻瘟菌和粗糙脉胞菌亲缘关系最近,且7种模式生物被分为两个类群;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所有蛋白均含有DEAD和Helicase_C功能结构域;三级结构分析显示DEAD结构域较稳定,而Helicase_C结构域在空间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变化。【结论】Prp5蛋白在不同真菌中具有保守性,因此可能发挥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然而酿酒酵母Prp5蛋白结构上略有变化,表明其在功能上可能具有一定独特性。研究结果对指导Prp5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东磊李金玉方淑梅韦江司王伟梁喜龙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RNA剪接
大豆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的扩增及连作胁迫应答
2024年
利用数据库Phytozome获得大豆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基因4个成员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以大豆叶片和根中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Glyma10g03740和Glyma02g16010基因,二者大小均为1638 bp,基因结构相似;获得Glyma16g27210和Glyma02g08180基因,二者结构相似,基因大小均为1506 bp。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lyma10g03740/Glyma02g16010和Glyma16g27210/Glyma02g08180蛋白聚类于不同分支,但分别都与豇豆、尖叶菜豆和芸豆亲缘关系最近。4个成员的结构域相同,均含有FAD/NAD-binding_dom结构域和Pyr_nucl-dis_OxRdtase_dimer结构域。三级结构显示Glyma16g27210和Glyma02g08180构象相似,Glyma10g03740和Glyma02g16010构象相似,4个蛋白均以二聚体结构存在,互作蛋白完全相同,包括2个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8个硫氧还蛋白。RT-qPCR方法分析GRs基因对连作逆境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连作胁迫下,敏感品种HF55的GRs基因表达在根中启动较早(出苗后15 d内),而叶片中启动较晚,出苗后45 d时表达仍呈上升趋势;对于抗性品种KX8,根和叶片中GRs基因各成员均在出苗后15~45 d表达量达到最高,30 d时根中GRs基因总表达量增加达19.03倍,叶片中GRs基因总表达量增加2.50倍。
韩蓓李晨庞园园方淑梅梁喜龙
关键词:大豆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扩增
关于高等学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思考被引量:32
2007年
文章主要阐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内涵,开设的原则与基本过程,重点说明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意义,强调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必须注重全面管理避免走入误区,同时首次提出了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开设的观点。
梁喜龙方淑梅左豫虎郑殿峰刘成海杜吉到鞠世杰洪艳华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教学思考
尖孢镰刀菌侵染对大豆幼苗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菌丝块伤口接种为处理,空白培养基圆块伤口接种为对照,通过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核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病原菌和寄主的互相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的侵染会使大豆幼苗中的核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增加,保护性酶活性升高,且这些指标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
梁喜龙方淑梅纪伟波马红敏左豫虎郑殿峰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大豆幼苗生化指标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25年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成果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细胞生物学课程,探讨培养具备新质生产力所需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更新及资源整合优化。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专业认同感,增强其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于思淼孙虎男韩英浩周妍彤方淑梅曹宁杜艳丽李喜梅毕少杰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生物学生物技术
基于现代化农业的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融合式教学改革
2025年
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新农科复合型人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在新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解决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核心理论地位。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联系紧密,相互交叉,又都是农业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融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通过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适当地关联和融合,同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关联设置案例库,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综合理解的同时,认识到植物生理生化理论知识是农业生产实践的根基,对于激发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开创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淑梅张红梅刘权戴凌燕刘涛王庆燕梁喜龙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融合式教学现代化农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