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成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与永久性聚合物涂层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5年临床结果比较—EVOLVE China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SYNERGY支架)与永久性聚合物涂层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PE Plus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5年的长期临床结果。方法EVOLVE China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劣效性、随机对照研究。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14个研究中心纳入412例冠状动脉原发病变患者,9例患者因未使用研究支架而被排除。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SYNERGY支架组(n=200)与PE Plus支架组(n=20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术后不同时间双联抗血小板疗法(DAPT)使用情况,以及术后5年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靶血管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ERGY支架组预扩张比例低于PE Plus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5年DAPT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ERGY支架与PE Plus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均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且接受SYNERGY支架治疗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发生概率较低。
- 刘海伟荆全民徐凯韩雅玲杨跃进张健傅国胜苏晞庞文跃陈纪言袁祖贻洪涛孙福成
-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
-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被引量:23
- 2004年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独立的预测因子和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有 :参与胆固醇逆转运 ;抗氧化和抗炎 ;抗血栓、促纤溶 ;保护内皮功能等。高密度脂蛋白与载脂蛋白和其密度、大小相关的异质性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明显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或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应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治疗。
- 张慧平孙福成王抒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
- 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后核素心脏显像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应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随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 患者在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及随访期进行负荷 /静息或静息 /含硝酸甘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检查。结果 44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平均 11.4个月进行了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其中 40例患者进行了心室显像。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心肌缺血及不可逆缺损节段数减少 ,分别为 2 .5± 0 .4与 1.5± 0 .3(P =0 .0 6 )及 3.5± 0 .5与 2 .3± 0 .4(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及高峰充盈率无明显变化 ,运动低下节段数有所下降 ,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左室功能无明显变化 。
- 孙福成周颖何青季福绥许锋屈婉莹
- 关键词:PTCA术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
- 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严重出血1例被引量:4
- 2004年
- 患者男性,76岁,体重62kg.因便血1d 2004年2月21日入院.1d前出现黑便,量约100g;不伴腹痛、腹胀,无里急后重感;恶心呕吐1次,为少量胃内容物;半天前便鲜血1次,量约200mL,感头晕,无大汗,无恶心呕吐.
- 张慧平孙福成季福绥
- 关键词:恶心呕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出血消化道便血
-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致左房巨大血栓一例
- 2004年
- 张慧平齐欣周效东孙福成季福绥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左房血栓介入检查冠状动脉
- ATP负荷与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ATP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ATP MPI)诊断冠心病 (CAD)的价值。方法 6 1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疑诊CAD患者 ,均在不同时间分别行静息、ATP负荷及运动负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一日法静息 ATP、隔日运动或一日法静息 运动、隔日ATP ,分别简称为ATP MPI和ST MPI) ,其中 4 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ATP MPI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0 9% ,91 7%和 91 3% ,ST MPI分别为 86 4 % ,91 7%和 89 1%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ATP MPI检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4 6 % ,86 9%和86 2 % ,ST MPI则分别为 84 6 % ,84 8%和 84 8%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TP负荷试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运动负荷试验 (88 5 %vs 5 4 1% ,χ2 =17 6 6 9,P <0 0 1) ,但均轻微而短暂 ,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后者。结论 ATP MPI诊断CAD的价值与ST MPI相似。ATP负荷试验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尤其适用于老年、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
- 张瑞生屈婉莹何青姚稚明孙福成许锋
- 关键词:ATP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冠心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PI
-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近况被引量:10
- 2003年
- 范海荣何青孙福成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
- 血液透析患者与心脏介入性诊断治疗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Stent)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5例血液透析患者,频繁心绞痛发作,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血液透析及水化治疗配合下,应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优维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继之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5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4例有显著冠状动脉狭窄,其中2例为单支血管病变,2例为多支血管病变;3例患者行PTCA,置放支架1~4个,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倾向,随访11~24个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进行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可显著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病因的死亡率。
- 吴华孙福成毛永辉杨继红何青徐中武钱贻简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血液透析尿毒症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期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评估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运动试验方法评估老年人介入治疗后随访结果。 方法 对成功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进行症状限制性自行车运动试验 ,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 ,对运动量及心电图等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有 2 3例及 30例 ,患者于术后 (1 4 8± 1 2 0 )个月和(1 2 4± 1 2 1 )个月进行了运动试验。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运动中的心率增加分别为 (92 1± 1 2 6 )次 /min和 (96 5± 1 3 8)次 /min(P >0 0 5 ) ,收缩压增加分别为 (5 9± 1 7)mmHg和 (6 9± 1 6 )mmHg(P >0 0 5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最大运动量分别为 (5 8± 1 5 )代谢当量和 (7 2± 1 4)代谢当量 (P <0 0 1 ) ,运动时间为 (6 5± 2 2 )min和 (8 9± 2 6 )min(P <0 0 1 ) ,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在运动中更易出现症状 (2 1 7%对 3 3% ,P <0 0 5 )及心电图改变 (43 5 %对 1 6 7% ,P <0 0 5 )。 结论 老年人介入治疗后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均小于非老年人 ,运动中易出现症状及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
- 孙福成陈刚季福绥何青许锋林颖沈月莉杨玉珍顾欣王茂斌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放射学冠状动脉疾病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断裂一例
- 2003年
- 马雅立孙福成齐欣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并发症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