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荣涵 作品数:89 被引量:40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文化科学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针对信号交叉口设置左弯待转区的研究综述 2018年 在左转车流量较多且路口区域较大的交叉口,一般通过设置左待转区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待转区的设置会引起机动车的二次停车,造成通行效率低、油耗增加、污染加重。Abstract: The intersection capacity is generally improved by setting left-turn waiting areas,if there ate more left-turn traffic flows and the intersection area is large.But setting left-turn waiting areas will also cause vehicles secondary parking,which will result in increasing fuel consumptions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姚荣涵 许向辉关键词:交叉口 污染排放 单车道路段上车辆排队的链式反应模型 被引量:6 2012年 为揭示单车道路段上车辆排队的演化规律,描述了车辆排队的形成和消散过程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似性。根据核链式反应原理,建立了单车道路段上车辆排队的链式反应模型体系,包括车辆排队形成模型、车辆排队消散模型和信号交叉口车辆排队模型。利用大连市典型路段的实测交通数据对车辆排队形成和消散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交通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阻滞信号和消散信号的传播速度对于到达流量和行驶速度的敏感度。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测算单车道路段上车辆排队的链式反应速度和范围,能够解释车辆排队形成和消散的内在规律。研究成果为解析多车道路段上车辆排队的演化规律以及路段阻塞的链式反应规律奠定了基础,可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交通排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姚荣涵 贾婧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车辆排队 核裂变 车辆排队位置确定模型及其网络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揭示车辆排队形成的多米诺效应,基于运动学起动-停车波模型构造了车辆排队位置确定模型.该模型能实时确定路网中任意车流形成的排队队列的头部位置、尾部位置和队列长度.根据该模型以及车流间的相互作用,以任意相邻的两个交叉口为例,分10种情况讨论了下游车流能否对延续车流或冲突车流造成阻滞作用,并进而引起网络效应.结果表明,相邻路段车辆排队之间的耦合关系是研究网络效应的核心. 姚荣涵 王殿海关键词:交通冲突 拥挤 网络效应 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 被引量:2 2016年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问题驱动的知识获取与创造机制以及教学互动机制,提出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与外延.结果表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围绕"问题"展开.借鉴问题驱动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姚荣涵 梁春岩 钟绍鹏一种交通流组成影响的信号交叉口交通需求估算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控制技术领域,一种交通流组成影响的信号交叉口交通需求估算方法,适用于干线和区域道路系统。考虑多种车辆类型和车队离散特性,在交叉口进口道停止线及其上游断面分别设置车辆检测器,并由此获取多个交通流数据集,基... 姚荣涵 张文松 孙立进口道含短车道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 被引量:1 2009年 为有效利用短车道,提出不考虑和考虑行人过街的2种小周期信号配时方案.为说明其配时效果,以两相位平面十字交叉口为例,设计6种渠化方案,并选择2种典型信号配时方案作对比.针对低流量比和高流量比2种交通流条件,使用周期时长、饱和度、平均延误和通行能力4个指标对比了6种渠化方案分别采用4种配时方案的配时效果.结果显示:小周期配时方案可充分利用短车道,与最佳周期方案相比,通行能力虽略有下降,但延误大大减小;低流量比条件下,采用不考虑行人过街的小周期配时方案较为合适;高流量比条件下,采用小周期配时方案较为合适.研究表明小周期配时方法有助于提高短车道利用率,可为交叉口时空资源的最优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姚荣涵 王立冰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 饱和流率 通行能力 信号配时 一种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 一种减少交叉口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适用于有(无)左转短车道的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基于机动车比功率提出红、绿灯期间排放因子的标定方法,根据交通流理论和运筹学构建了最小化机动车排放量的信号配时优化模型。考虑CO... 姚荣涵 王筱雨 徐洪峰 赵胜川文献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的信号交叉口机动车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为考虑温湿度、坡度、中型车比例、公交车比例、交通需求5种因素对小汽车、中型车、公交车的NOx、CO、HC排放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利用VISSIM软件获得每种试验方案对应的交通流量、速度等数据,结合MOVES模型得到每一路段不同车型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因子.采用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处理正交试验结果,对坡度与排放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还比较了进口道与非进口道上、不同排放阶段下所得排放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温湿度、坡度、中型车比例、公交车比例、交通需求对机动车排放量有显著影响;当交通流处于非拥挤状态时,随着下坡坡度的减小或上坡坡度的增加,各车型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均增加;机动车排放因子及其随坡度的变化率在进口道上均为在非进口道上的1.5~6.5倍;国四、国五、国六阶段的机动车排放因子相比国三阶段分别降低约27.5%、38.8%、54.9%.研究成果表明,温湿度、坡度、交通流组成、交通需求、是否处于进口道以及排放阶段都对各类机动车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有重要影响. 姚荣涵 龙梦 赵胜川关键词:城市交通 正交试验 机动车排放 排放因子 一种交通流组成影响的信号交叉口调头开口选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流组成影响的信号交叉口调头开口选位方法,属于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在确定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车辆到达模式对左转绿灯利用率和调头绿灯利用率的差异化影响,并结合交通管理需求与交通流时空特... 姚荣涵 孙立 张文松 郑刘杰 龙梦 梁亚林一种路段人行横道的多级交通响应式信号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段人行横道的多级交通响应式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为每个通行方向的机动车安装1组机动车信号灯,在人行横道的两端以及行人过街安全岛上安装4组行人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归属于同一机动车相位,行人信号灯归属于同一... 徐洪峰 李茜瑶 章琨 姚荣涵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