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39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贵州省2011-2022年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了解2011-2022年贵州省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为针对该人群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对2011-2022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地区、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新发现率的趋势变化分析。结果2011-2022年贵州省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患者1122例,年报告病例数从2011年的52例上升至2022年的107例,占当年15~24岁HIV/AIDS总数的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χ^(2)_(趋势)=62.771,P<0.001),年新发现率从2011年的2.96/10万上升到2022年的4.45/10万。15~17岁组新发现率呈上升趋势(2011-2022年APC=9.03);18~22岁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2015年APC=9.59,2015-2022年APC=-5.73);23~24岁组新发现率先保持平稳后快速下降(2011-2017年APC=-1.11,2017-2022年APC=33.36);总体看2011-2017年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新发现率呈上升趋势(APC=11.00),2017-2022年保持平稳(P≥0.05)。不同性别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病例发现途径、感染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医疗机构发现青年学生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5.706,P<0.001)。结论2011-2022年,贵州省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数总体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但15~17岁组新发现率呈上升趋势;男性以同性传播为主,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为主,应将宣传教育关口前移,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和检测工作。 袁智 曹文杰 范家诚 韦薇 姚永明 郑敏关键词:青年学生 2003-2018年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了解2003-2018年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18年"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贵州省且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相关信息;同时分析2010-2018年贵州省MSM哨点监测数据信息。结果 2003-2018年,贵州省累计报告MSM HIV/AIDS病例4 244例,报告数从2004年的150例上升到2018年的545例;报告病例以贵阳市、遵义市报告为主,分别占40. 55%和20. 15%,但是其他市州的报告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8. 03,P <0. 01);MSM病例主要来源于检测咨询(39. 35%),专题调查(20. 88%)及医疗机构检测(32. 32%);≥45岁(χ2趋势=6. 49,P=0. 01)、少数民族(χ2趋势=13. 82,P <0. 01)、外省户籍(χ2趋势=9. 86,P <0. 01),农民、民工及学生(χ2趋势=29. 34,P <0. 01)病例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MSM哨点监测显示:2010-2018年贵州省HIV感染率在18%~23%之间波动。结论贵州省MSM的艾滋病防控形式较为严峻,应加强MSM的主动干预检测力度,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经济欠发达市州、农村地区及学校MSM群体的艾滋病防控。 曹文杰 袁智 姚永明 熊兵 韦薇 林锋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 感染率 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男男性行为者性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寻找性伴的场所,分析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性行为特征。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贵州省8个市(州)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经知情同意后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对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3764份有效问卷,本次调查中76.4%的研究对象寻找性伴的场所为互联网场所,20.4%为线下消费场所,3.3%为线下非消费场所。调查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1.0%(3425/3764),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率最低,仅为74.0%(91/123)。在互联网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艾滋病知识(92.7%)、做过艾滋病检测(54.3%)、近一年接受同伴教育占比(64.1%)均为最高,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占比最低,分别为74.0%、29.3%、31.7%。结论本研究人群寻找性伴场所以互联网场所为主,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周凤 郑敏 姚永明 姚永明 杨光红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性行为 2010-2019年贵州省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贵州省近10年梅毒疫情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贵州全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9年贵州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3.95/10万上升到51.88/10万,年均增长15.71%。一期与二期梅毒、胎传梅毒呈先升后降趋势;隐性梅毒则呈快速增长,年均增幅21.47%,构成比由2010年的55.11%增长至2019年的90.01%。各年间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增幅为16.54%,男性为14.64%;各年龄组梅毒报告发病率以20~24岁组年均增幅最大(29.83%),高发年龄段为25~34岁;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农民占47.90%,青年学生人群年均增幅为27.81%。各市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均有增长,黔南州增幅为26.51%。结论贵州省梅毒呈快速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且有年轻化倾向,农民为重要受影响人群,少数民族地区增速较快,应根据疫情特点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郑敏 陶锐 姚永明 钱晓涵 袁智 马琳关键词:梅毒 病例报告 发病率 流行病学 2004年贵州省戒毒所内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2006年 申莉梅 姚永明 钟华 郑一坷 陈洋 孙显光 李志坚 李豫 童毅 张信辉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吸毒人群 戒毒所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危行为 贵州省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对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中英项目地区项目执行后,对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方法通过网络直报中数据,结合季度报表、项目总结报告、督导评估报告,分析历年来主要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以此来反映项目的完成情况。利用历年来的哨点监测资料,分析项目启动后目标人群行为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的有效性。结果项目13项过程指标完成9项,5项结果影响指标完成3项。项目地区暗娼人群HIV感染率从2007年的0.27%降至2009年的0.12%,梅毒阳性率从2007年的4.6%降至2009年的0%。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从2007年的2.38%降至2009年的0.47%,梅毒阳性率从2007年的3.24%降至2009年的1.27%。结论项目地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内容,基本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通过项目执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力推动了政策倡导,建立和完善了多部门合作机制,提高了各级机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在当地全面开展了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袁智 郑敏 鲁俊端 申莉梅 姚永明2011-2015年贵州省艾滋病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了解2011-2015年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5年艾滋病新发病例情况。结果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合计报告20 005例。男女比例为2.1∶1;年龄20~49岁,占65.2%,呈下降趋势,50岁以上逐年上升;民族以汉族为主,占71.5%;职业分布农民为主,占44.9%,上升幅度最大;全省88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最多的达781例,最少的23例;传播途径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呈上升趋势,吸毒传播逐年下降,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为84.4%,高年龄组病例上升幅度远大于低年龄组,同性传播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组,占56%;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最多,占42.2%;筛查检测数逐年上升,阳性检出率先上升后下降。结论报告病例上升幅度有所下降,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老年感染者报告数逐年上升,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流行因素复杂,防控形势严峻。 袁智 曹文杰 姚永明 鲁俊端 韦薇 申莉梅关键词:艾滋病 疫情特征 2018—2023年贵州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人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了解2018—2023年贵州省50岁及以上新报告HIV/AIDS患者(HIV/AID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库,筛选出2018—2023年当年新报告的50岁及以上HIV/AIDS,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时空扫描(SatScan)分析时空聚集性。结果贵州省2018—2023年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人占报告总数的比例由2018年的46.91%升高至2023年的56.99%,构成比逐年上升(趋势χ^(2)=249.968,P<0.001)且局部地区分布集中;2018—2023年的全局Moran I在0.3363~0.3950之间(均有P<0.001),说明2018—2023年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使用SatScan时空扫描发现6个聚集区,其中普定县、西秀区、镇宁县、六枝特区、织金县、关岭县聚集的可能性最大(RR=2.990,LLR=1222.719),这也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高度吻合。结论贵州省近年来新发现的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存在空间聚集性,主要集中在贵州省的中西部及南部地区。建议针对疫情高发地区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特别是对出现扩散趋势的地区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王茂思 姚永明 黄璐 宋晓甜 陈洋关键词:艾滋病 空间自相关 遵义市红花岗区HIV/AIDS病例下沉乡镇社区的管理模式 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贵州省加大艾滋病检测力度,近几年遵义市红花岗区艾滋病检测比例达到了常住人口的20%~25%,累计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越来越多,截至2018年11月30日,红花岗区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病例达到1 443例,为了适应新形势,探索病例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马云丽 明杰 杜飞飞 周彩霞 姚永明 陈洋关键词:艾滋病 贵阳市MSM人群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和新发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法"对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年龄18岁以上、自愿同意接受问卷调查的MSM人群进行HIV、梅毒和HSV-2血清学检测。结果基线调查341人,平均年龄(25.8±6.5)岁,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90.91%,近6个月发生肛交性行为者为97.06%,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61.93%,近6个月习惯用安全套使用率为29.91%。HIV感染率21.99%。年龄>24岁、少数民族、同时患有梅毒感染、近1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近6个月性角色为0.5和0、近1年没有做过HIV检测者HIV感染风险较高。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调查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8.1/100人年和18.8/100人年。结论贵阳市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率高,年龄、民族、近1年艾滋病检测、近6个月性角色、最近1年性病症状、梅毒感染状况会对HIV感染率产生影响。 秦鸥 周健 袁飞 黄斌 张羽 姚永明 申丽梅 徐杰 吴尊友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