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年江西省丰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丰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以疫苗接种为主的防控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丰城市2014年HFRS病例资料和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高发病地区的重点人群中实施疫苗接种,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2014年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27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2.02/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1、2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共报告17例,占总数的62.96%。男性22例,女性5例,男女性别比为4.4∶1;男性发病率为3.11/10万,女性发病率为0.7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年龄以25~64岁人群为主(21例,占77.78%);职业以农民为主(20例,占74.07%)。居民区室内鼠密度为5.43%,野外鼠密度为7.52%;优势鼠种居民区为褐家鼠(占59.09%),野外为黄毛鼠(占79.07%)。免疫前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1.50%,全程免疫后阳性率为77.25%,阳转率达74.29%;免疫前后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丰城市2014年HFRS发病率有所下降,HFRS疫苗免疫效果明显,建议实施以疫情监测、健康教育、防鼠灭鼠和疫苗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李涛魏雄杰张华林陈钊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疫苗免疫
- 2005—2016年江西省高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高安市2005-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了解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安市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6年高安市HFRS整体疫情较为平稳,共报告HFRS病例845例,死亡35例,平均发病率为8.41/10万、死亡率为0.38/10万,平均病死率为4.53%,各乡镇均有发病,存在秋冬季和春季两个发病高峰,且秋冬峰高于春峰;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89.52,P=0.01),16~60岁组病例所占比例在实施扩大免疫后发生显著变化,扩大免疫后明显降低(χ~2=18.38,P=0.01)。2005-2016年高安市平均鼠密度为2.43%,2011-2016年室内及室外鼠密度未见明显差异;室内以褐家鼠、室外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平均鼠带病毒指数为0.023 5,2011年鼠带病毒指数明显增高后到2016年都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结论高安市2011年后HFRS发病风险有所增加,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对高安市HFRS流行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余平魏雄杰陈钊朱叶飞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
- 2009-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对2009-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与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分析2009-2013年宜春市HFRS的报告病例资料。结果 2008-2013年宜春市接种地区和非接种地区HFRS“16-6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构成比均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16-60岁”年龄组的HFRS报告发病率较为平稳,而非接种地区中呈明显上升态势。结论宜春市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很好地遏制住了HFRS疫情在“16-60岁”年龄组上升,但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攀升,已逐渐成为了HFRS发病高危人群。
- 刘晓青张天琛谢昀魏雄杰陈钊谢春燕袁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流行病学
- 江西宜春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学特征,为制订麻疹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春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全市麻疹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报告暴发疫情14起,其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21.39%;部分县(市、区)发生局部地区麻疹流行,麻疹年报告病例数100例以上的县市区数累计8个。<7岁组麻疹病例占55.95%,<15岁组病例占81.82%,小年龄组病例仍然占多数。<1岁组与≥15岁组麻疹病例构成比上升。15岁以下儿童尤以<6岁儿童为高。<15岁病例中,MV零剂次免疫16.85%,不详50.70%,零剂次免疫和不详的比例合计67.55%。结论常规免疫存在薄弱环节,易感人群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须完善县乡村三级计划免疫网络,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尽快、尽早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监测工作质量,及时做好预检分诊和病例的调查及管理工作。
- 陈钊谢国春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 1965-2014年江西省丰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丰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65年以来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圆形分布分析发病季节性。结果 1965-2014年全市共报告病例15273例,死亡6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81/10万,死亡率1.20/10万,病死率4.17%。50年来,该市疫情共呈现70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发病高峰,八十年代流行强度最高。该病的季节分布显示发病集中在11月-次年1月和4-6月份。发病职业以农民发病占80%以上。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以20-49岁人群为主。结论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现七十、八十年代高发流行,九十年代之后逐年下降至低谷,近年重新抬头的态势,且病例分布在历年低发地区。必须加强疫情监测、灭鼠和疫苗接种工作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 李涛金长云张华林陈钊魏雄杰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2003~2007年宜春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宜春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宜春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合计报告麻疹1 690例,年均发病率为6.31/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10.93、3.89、9.84、4.09、2.96。1690例病人中,3~6月合计发病1133例,占67.04%;〈1岁组占18.88%(其中2005~2007年0~7月龄125例,占同期病例总数的13.68%),1~6岁占38.11%,7~14岁占24.02%,15岁以上占18.99%。合计发生暴发疫情12起,发病380例,均为学龄前儿童与学生。≥8月龄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20.48%,免疫1次以上者仅占26.09%。[结论]宜春市麻疹发病率较高,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
- 陈钊
- 关键词:麻疹
- 应用圆形分布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季节性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丰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年代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季节性分析。结果丰城市20世纪70年代HFRS发病呈单峰分布,季节高峰为秋冬季,r=0.5140,高峰日为12月16日;80年代为典型双峰分布,秋冬季(r=0.8153)和春季高峰(r=0.7550);其他年代分布虽不够典型,但也保持了双峰型特征。双峰分布年代秋冬高峰日在12月中旬,珔α秋冬无统计学意义(F=1.843,P>0.01);春季高峰日在5月上中旬,珔α春有统计学意义(F=10.755,P<0.01)。结论圆形分布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单峰型分布资料,对于具有双峰分布的资料可以通过对发病高峰进行拆分,分别进行分析,获得满意结果。丰城市HFRS有很强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前是实施各项干预措施的最好时机。
- 李涛魏雄杰张华林陈钊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江西宜春市1950-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陈钊徐宜玲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