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欢弘

作品数:40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8篇疫情
  • 8篇流感
  • 8篇病毒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5篇禽流感
  • 4篇基因
  • 4篇META分析
  • 4篇病例
  • 3篇疫情分析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腹泻
  • 3篇暴发疫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登革热

机构

  • 38篇江西省疾病预...
  • 4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黄石市疾病预...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宜春市疾病预...

作者

  • 38篇潘欢弘
  • 21篇刘晓青
  • 13篇袁辉
  • 12篇宗俊
  • 12篇张天琛
  • 8篇杨梦
  • 8篇谢昀
  • 7篇熊长辉
  • 5篇王鹏
  • 5篇程慧健
  • 5篇杨富强
  • 4篇赵玉芹
  • 4篇傅伟杰
  • 4篇徐晓倩
  • 4篇章承锋
  • 3篇熊英
  • 2篇胡茂红
  • 2篇余平
  • 2篇丁晟
  • 2篇唐松

传媒

  • 10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江西医药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省2015-2022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研究江西省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22年每年5-10月,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在全省13个登革热媒介监测点进行监测,分析伊蚊幼蚊密度。利用R 4.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容器类型的容器指数(CI)比较采用t检验,CI、房屋指数(HI)的变化趋势与BI关联性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不同容器类型的年均CI变化情况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用Joinpoint5.0.2软件对年均BI值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5-2022年白纹伊蚊幼蚊BI为5.88~15.36,CI为6.84%~17.10%,HI为4.73%~10.69%。除2016年略有上升外,江西省年均BI整体呈下降趋势。临时性容器的CI呈下降趋势(Z=-18.514,P<0.001),但整体水平高于永久性容器(t=-2.739,P=0.029)。伊蚊幼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分布,BI峰值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6月,之后呈下降趋势。CI和HI变化趋势与BI基本相同,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P<0.001)和0.916(P<0.001)。赣北、赣南地区的年均BI值整体高于赣中地区,且5-8月的月平均BI值均>10,9-10月的月均BI值在5~10。2019年BI值超过传播阈值的监测点次最多,月度分析显示6月超过传播阈值的监测点次最多。结论江西省白纹伊蚊密度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登革热本地传播流行风险,应加强伊蚊综合治理,降低登革热疫情发生风险。
夏光辉汪如良刘晓青潘欢弘张天琛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
医疗机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与潜力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方法]采用查阅资料、个人访谈、现场观察的方法在南昌市城区调查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各1所。[结果]该省医院接诊呼吸道感染疾病医生42人(占8.8%),护士44人(占8%),病床97张(占6%),每人每日最大诊治病人数达70人~80人,实际工作时间7~8h;全院病床使用率为103%。该市医院接诊呼吸道感染疾病医生42名(占16%),护士69名(占20%),病床84张(占15%),每人每日最大诊治病人数30~40人,实际工作时间6~7h;全院病床使用率为80%。2所医院ICU病床占全院病床的比例偏低(均为1.1%),无ICU负压隔离病房;感染性疾病科设置不规范,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不规范进行手部卫生。[结论]目前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和潜力有限。
程慧健袁辉宗俊罗利群潘欢弘胡建国周炳华唐松
关键词:流感大流行
江西省3例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江西省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方法采用江西省2013年底及2014年年初报告的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相关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例H10N8感染患者均由重症肺炎监测发现,其中2例死亡,1例病程超过6个月;发病前均有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3例患者的含漱液或下呼吸道抽吸液标本经南昌市及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为甲型流感2009pdmH1、H3、H5、H7、H9等亚型阴性,患者1和患者2的标本为甲型流感通用引物阳性,患者3的标本为H10阳性。3份标本经国家流感中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H10N8阳性。33名密切接触者在1周的观察期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患者暴露活禽市场环境监测标本中H10N8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阳性率为5.19%;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后,无新发患者。结论江西省3例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与暴露于活禽市场有关。
傅伟杰胡茂红刘晓青谢昀熊英潘欢弘
关键词: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效果评估:基于多阶段SEIR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回顾江西省COVID-19疫情,评价江西省启动一级响应的及时性和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根据江西省防控措施及病例输入情况,构建多阶段新型冠状病毒SEIR模型。将江西省真实病例数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模型准确度,依据构建的模型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江西省COVID-19疫情前期以输入性为主,1月25日后以本地暴发为主。回归分析显示,模型拟合结果与真实病例发生情况比较吻合;截至3月10日模型拟合累计确诊病例946(95%CI:903~995)例。以此模型为“基础模型”评价江西省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显示不佩戴口罩确诊病例数较基础模型上升30.44%;推迟3 d和7 d启动一级响应,确诊病例数较基础模型分别升高91.12%(1808例)和496.72%(5645例),且Rt降至1以下分别推迟5 d和14 d。结论多阶段SEIR模型与真实病例的发病情况吻合度较好,拟合效果较优。及时启动一级响应及提倡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实施对江西省COVID-19疫情的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天琛曾志笠李中坚程慧健潘欢弘章承锋丁晟毛向群袁辉李世哲车达平
一起旅行团输入性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腹泻疫情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1起境外旅游团中发生的感染性腹泻疫情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发。方法对该旅行团所有成员开展调查和采样,对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旅行团共搜索到确诊病例8例,隐性感染者3例,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露,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为主。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青口贝(RR=5.0,95%CI:0.8~31.6)和虾子(RR=+∞),相对危险性较高。8例病例和3位同行者的样品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显示11株副溶血性弧菌带型一致,提示同源。结论这是一起疑似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鲜食品引起的腹泻疫情,建议旅行社在旅游者须知中增加健康饮食提示。
丁显香袁辉宗俊潘欢弘杨梦金媛刘晓青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海鲜回顾性队列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布和分子分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38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肉汤稀释法药敏实验、改良Hodge试验、PCR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测定其耐药性、耐药基因型及分子型别。结果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8.42%(7/38)、28.95%(11/38)、34.21%(13/38),其中有7株(18.42%)同时耐3种药物。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妥因、甲氨苄啶/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耐药率为23.68%~44.7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52.63%,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100%。有11株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为阳性,占28.95%(11/38),其中5株携带blaKPC基因,均为KPC-2型;4株携带blaNDM基因,均为NDM-1型。9株携带blaKPC或blaNDM耐药基因的菌株同源性分析显示有8种不同PFGE带型,5种MLST型别(ST型)。5种ST型为ST11、ST15、ST395、ST1031、ST1412,其中以ST11为主。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的原因是携带KPC-2或者NDM-1基因,菌株基因型多态性大,提示病例之间不存在关联性。
杨梦王鹏徐晓倩熊长辉刘晓青袁辉潘欢弘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子分型
2013年江西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2013年2月以来,我国部分省份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各省陆续采取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人们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识有限,还不能确切掌握其在环境宿主中的感染状况及传播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江西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傅伟杰袁辉刘晓青谢昀余平熊英潘欢弘宗俊张天琛
关键词:禽流感疫情病例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江西某农村集中式供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查明一起疑似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原因,防止疫情扩散,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采取查看门诊日志、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病例搜索,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现场查看当地卫生状况和集中式供水情况,将采集到的水样和病例呕吐物、排泄物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探究可疑病因。结果共搜索到106例病例,全部集中在一个村庄,病例分布与该村集中式供水范围一致,末梢水、患者呕吐物以及12份肛拭子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Ⅱ型核酸阳性,阳性率为87.5%;卡方检验提示饮用自来水(χ~2=27.310,P<0.001)和使用自来水(χ~2=26.330,P<0.001)与发病明显相关。结论供水管道存在渗漏、诺如病毒经供水管道传播为此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集中式供水的监测与管理,防止介水传播再次发生。
夏光辉潘欢弘谢昀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婺源县肠道症状病例发病趋势预测预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在肠道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中的可行性,为早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婺源县2017—2022年肠道症状监测病例月发病数为基础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并用2022年月发病数验证评估,预测2023年发病趋势。结果婺源县2017—2022年共报告肠道症状病例2409例,发病数时间序列图显示每年存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2个发病高峰,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趋势;构建的最优模型为ARIMA(0,1,1)(1,1,0)12,2022年1~12月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结果显示,2022年各月实际发病数均在模型预测的95%CI内,拟合值和实际值相差较小,相对误差9.4%,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预测2023年全年发病数349例,时间分布与往年基本一致,将在4月和9月出现发病高峰。结论建立的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监测点肠道症状病例发病数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杨富强潘欢弘宋孝光夏光辉程丽红宗俊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症状监测
ELISA法检测血清IgM抗体诊断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CV-A16感染效能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 定量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CV-A16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的诊断效能。方法 制定相应的研究目标和检索策略,系统地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以HFMD患儿急性期呼吸道/或肠道标本CV-A16核酸检测为“参考标准”,采用Meta分析及Meta回归的方法,定量地评价ELISA法检测血清CV-A16 IgM抗体诊断HFMD患儿CV-A16感染的效能。结果 基于随机效应评估9篇原始研究,ELISA法诊断HFMD患儿CV-A16感染效能的合并灵敏度为65%(95%CI:47%~81%),合并特异度为92%(95%CI:88%~95%),合并阳性预测值为61%(95%CI:33%~85%),合并阴性预测值为93%(95%CI:90%~96%),合并曲线下面积为0.92±0.04;Meta回归发现研究样本量大小、CV-A16病例占比是导致不同研究结果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目前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CV-A16 IgM的诊断效能相对较差,临床应用需谨慎,仍需要进一步加强ELISA法试剂盒的研发。
张天琛章承锋潘欢弘赵玉芹
关键词: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META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