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栋
- 作品数:23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散曲文献学的新视域被引量:1
- 2004年
- 杨栋
- 关键词:散曲文献学学术品位田野调查文物考古
- 20世纪散曲学史(二)被引量:1
- 2003年
- 一、散曲史论与文论的主要话题 散曲之所以能够独立成学,首先是因为除了文学本身之外,还广泛地与文献学、历史学、古代戏曲学、古代音乐学、近代语言(包括音韵、语法与词汇)学以及由音乐语言学所构成的格律学等诸多学科直接关联,内容十分广博。其中有关散曲的历史研究与对于文本的批评阐释则居于研究的本体或终极地位,事实上也构成了20世纪散曲学的重头或主体,呈现着极为丰富复杂的形态。因此,有必要从中挑选几个热门话题予以总结评介。
- 杨栋赵晓龙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甚至全球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最近欧美等发达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汇率的变动势必会对中国进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着力对固定汇率制度...
- 杨栋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进出口时滞效应J曲线效应
- 带过曲成因新探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带过曲的本质为小令联唱,在元曲的传播中形成,不必有赖套数摆渡才得以出现。在今日所见文人带过曲、套数曲组背后有一个民间用曲唱曲的广大试验场,这才是带过曲诞生的源头所在。当然,在带过曲体式诞生之后,将套数中使用成熟的曲组摘取出来用作带过曲曲牌,是问题的另一层面。套数曲组是汇入带过曲的流,而非带过曲诞生的源。
- 杨栋时俊静
- 《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被引量:13
- 2010年
- 《张协状元》是目前国内学界公认的宋代戏文惟一存世样本,究竟早到什么时候,是否宋人编剧,其实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国戏曲何时成熟与南北曲交叉孰为起源等曲史疑案的破解。本文利用近年出土磁州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调牌,与从剧本中新发掘的系列内证互相发明,研讨编剧时代,证明剧本中与元曲本生曲的同名曲调来源于北曲,否定宋代编剧说,肯定为元初之作,并进一步推断《张》剧编写于杭州而非南戏故乡温州。基于此,中国戏剧的成熟是否应以元杂剧为标志与南北曲孰早孰晚、孰源孰流等古代戏曲史的疑案可随之大体澄清。
- 杨栋
- 关键词:《张协状元》编剧中国戏曲金元词磁州窑曲调
- 学理、方法与事实真相——对《〈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质疑者的答辩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一文的专题批评,从学理、方法以及与[山坡羊]、[斗蛤蟆]、带过曲、南北合套等曲学基本问题相关的事实真相等七个方面进行申辩与澄清,指出质疑者与同类研讨中存在的"有断无证"、"牵扯抬杠"、"曲解"、"隐瞒"等普遍倾向,提出科学研究与争鸣应当坚持遵守"证据加逻辑加反证"的规约,在补充《张协状元》道白中存在"入派三声"等大量北方方语以及其他新证据材料的同时,也修正调整了一些或错误或表达不确实而容易引出误解的提法或推论。
- 杨栋
- 关键词:《张协状元》北方方言
- 冀南出土磁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被引量:12
- 2004年
- 以前的散曲史暨文学史著作一谈到元散曲的民间起源阶段 ,常发现没有一首作品可以举证 ,因此只好留作空白。近年不断有出土宋金磁窑所制瓷枕书有 [庆宣和 ]、[赏花时 ]、[落梅风 ]、[喜春来 ]、[月中仙 ]、[摊破浣溪沙 ]、[点绛唇 ]、[朝天子 ]、[折花三茎 ]等词曲牌调的报告 ,现在把我们十年来在河北南部调查和收藏的金元词曲抄录于下 ,并附考证辨读 ,不仅可补《全元散曲》之遗 ,而且提供了当时人记录北曲的早期版本。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北散曲在民间阶段的原始生态和词曲共生与互生的复杂关系及其传播路径提供了实物标本 (有关图片见彩色插页 )。
- 杨栋
- 关键词:出土器物元朝散曲北曲瓷枕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经典阐释中的疑古精神被引量:1
- 2016年
- 回到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立论根据是认为《武成》"血之流杵"的记载不可靠,而此判断的根据则是"武王至仁"的先行观念。不惟《武成》篇,孟子以先行儒家观念来解释《诗》《书》是其释义学最重要的特点,其根本旨趣在于宣扬儒家思想,至于解说是否符合文本原意反而变得次要,当先行观念与文本记载发生剧烈冲突时,疑《书》思想的产生就成了逻辑上的必然。孟子是最早质疑经典的思想家,其思想在中国经典释义学史上影响深远。
- 张亚东杨栋
- 关键词:疑古
- 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被引量:7
- 2000年
- 关于《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编著年代 ,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与《成宗实录》记述 ,“此乃元朝时语也” ,由当时的朝鲜译官编定。二书中有不少可资元曲研究借鉴的珍贵材料。在曲学语言学方面 ,以前的元曲释词著作都未见引据二书。如对“丽春院”等词语的解释均有极高的参证价值。此外 ,对儿化音的描述也可补《中原音韵》之缺。关于元曲形式内容方面的资料 ,如二书多处记述了唱曲、弹弦子的情况 ,特别是所记交“五个钱”入构栏看“诸般唱词” ,对于研究金元演艺的发展 ,弥足珍贵。元曲多写田园山水风光 ,表现避世隐逸的倾向 ,过去总以为是元代士子受压迫、无出路所致。《朴》书会话中也多有此种内容 ,与元曲精神一致 ,看来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审美思潮 。
- 杨栋
- 关键词:元曲研究
- 卢前对近代散曲学的贡献被引量:7
- 2000年
- 卢前是一位蜚声中外的曲学理论家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散曲史”概念 ,其散曲美学观新旧兼容 ,体现出极端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卢氏还是一位业绩卓著的散曲文献学家。
- 杨栋
- 关键词: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