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食管
  • 9篇食管癌
  • 5篇胃癌
  • 4篇晚期
  • 4篇化疗
  • 3篇药物
  • 3篇晚期胃癌
  • 3篇疗效
  • 3篇吉奥
  • 3篇癌痛
  • 3篇奥施康定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文拉法辛
  • 2篇盐酸文拉法辛...
  • 2篇抑郁
  • 2篇预后
  • 2篇症状
  • 2篇人文
  • 2篇食管癌高发区
  • 2篇自然村

机构

  • 21篇安阳地区医院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21篇刘敏
  • 17篇鲍启德
  • 13篇刘军清
  • 11篇周利霞
  • 11篇孙李凌
  • 10篇张海鹏
  • 7篇张强
  • 6篇王立东
  • 6篇张艳芳
  • 6篇宋昕
  • 6篇赵学科
  • 5篇王静静
  • 4篇张长江
  • 3篇杨兰兰
  • 2篇郭军芳
  • 2篇韩雪娜
  • 2篇范宗民
  • 2篇王强
  • 1篇李贝
  • 1篇陈培楠

传媒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研究
  • 1篇食管疾病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100例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急性恶心、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恶心总有效率82.0%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迟发性呕吐总有效率84.0%优于对照组的66.0%(P<0.05)。结论对因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行预防治疗,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鲍启德刘敏孙李凌周利霞
关键词:奥氮平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化疗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某自然村居民牙齿脱落与食管癌风险前瞻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某自然村牙齿脱落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24年7月对该自然村无症状居民连续随访16年,观察居民牙齿脱落及食管癌发生的情况。资料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结果总人群711人,失访136人,最终纳入统计575人,其中患食管癌者45人,牙齿有无脱落在食管癌患者中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牙齿脱落与食管癌发生有关(OR=3.977,95%CI:1.543~10.255),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牙齿脱落仍与食管癌发生有显著关系(OR=3.038,95%CI:1.035~8.914)。牙齿脱落颗数与食管癌发生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当牙齿脱落<12颗时,患食管癌风险会随着牙齿脱落颗数增加而增大;当牙齿脱落≥12颗时,患食管癌风险会随着牙齿脱落颗数增加而降低。结论该村牙齿脱落是食管癌发生危险因素。当牙齿脱落颗数<12时,随着牙齿脱落颗数增加,患癌风险增大。
王静静徐瑞华张艳芳赵学科张强宋昕魏梦霞郭军芳韩雪娜付亚如李贝刘军清雷玲玲刘敏鲍启德王立东
关键词:牙齿脱落食管癌队列研究
序贯放化疗治疗对食管癌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序贯放化疗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序贯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5.3%、67.6%,与对照组的63.6%、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更好,1年生存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
鲍启德孙李凌周利霞刘敏张海鹏王强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食管癌预后
奥施康定联合抗抑郁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在癌痛患治疗中的效果。方方方法:法: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奥施康定治疗,观察组...
鲍启德周利霞孙李凌刘敏张海鹏刘军清
关键词:奥施康定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抑郁癌痛
文献传递
一种腔道壁肿瘤化疗药物介入装置
本申请涉及药物介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腔道壁肿瘤化疗药物介入装置,其包括外插管,外插管的两端均呈敞口设置并分别为插入端和手持端;外插管的插入端设有若干绕外插管轴线呈周向设置的注药单元,注药单元包括转动连接于外插管的...
刘敏杨霄卢少峰屈海红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阿帕替尼组与替吉奥组,各24例。给予替吉奥组替吉奥治疗,给予阿帕替尼组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结果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20.83%)与替吉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疾病控制率(70.83%)高于替吉奥组(41.67%),生活质量好转率(50.00%)高于替吉奥组(20.83%),不良反应发生率(29.17%)低于替吉奥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EA、VEGF、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血清CEA、VEGF、MMP-9水平低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可提高老年晚期胃癌疾病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EA、VEGF、MMP-9水平,安全性较高。
刘敏
关键词:胃癌
国人饮茶与食管癌关系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饮茶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外数据库公开发表的饮茶与食管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至2023年,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利用Stata 17.0软件对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35项回顾性研究,合计病例组10062例,对照组18009例,合并OR值及95%CI为0.725(0.595~0.883)。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支持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可靠。结论饮茶是中国人群患食管癌的保护因素,通过饮茶可降低患食管癌的风险。
王静静刘敏杨卓张艳芳雷玲玲张强崔月龙宋昕赵学科付亚如刘军清王立东鲍启德
关键词:饮茶食管癌META分析
食管癌临床症状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最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 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8.74)、(58.38±8.36)、(60.45±8.38)、(58.03±8.0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χ~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χ~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χ~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
鲍启德张长江刘敏张海鹏周利霞宋昕刘军清赵学科孙李凌陈培楠崔月龙杜丹凤张向阳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症状年龄性别
食管癌高发区某自然村16年反流性食管炎样症状观察总结
2025年
目的调查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检出率异常影响因素,探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调查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某自然村村民的性别、学历、年龄、婚姻状态、有无反流性食管炎样症状(烧心、反酸、嗳气、呃逆、咽部异物感、咽下不利)、腌菜食用情况、食盐使用情况和食管癌发病情况等。分析16年前后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样症状的变化,以及与食管癌的关系。结果2008年流调711例,其中存在烧心、反酸、嗳气、呃逆、咽部异物感、咽下不利症状之一者213例(按照以上症状排序,如存在多项症状,取前者);存在至少两个相关症状者55例;其中存在烧心症状者最多,共108例(15.1%);其次是反酸、嗳气等。2024年流调同一批人群,因搬迁失访8人,共流调成功703人,其中存在烧心等症状之一者为189例(26.8%)(按照相关症状排序,如存在多项症状,取前者);存在至少两个相关症状者167例(23.7%);其中烧心症状者还是最多,共139例(19.7%);其次是反酸等。历经16年,我们还发现703例人群中有45例食管癌患者,而这45例患者均存在上述症状其中一项或多项。2008年与2024年具有反流性食管炎样症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2008年与2024年反流性食管炎样症状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样相关症状在食管癌高危地区人群中检出率16年间未见下降,高危因素仍存在,食管癌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密切,临床可据此为食管癌高危人群提供早期诊断治疗依据。
刘军清雷玲玲付亚如宋昕王静静赵学科刘敏范宗民代方舟韩雪娜杨卓钟侃杨赛张强鲍启德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流行病学调查
奥施康定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用于中重度癌痛止痛滴定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吗啡即释片10 mg q4 h滴定,观察组接受奥施康定10 mg q12 h滴定。观察比较24 h内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滴定4 h时,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9.26%,低于观察组的79.31%(P<0.05);24 h后,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81.48%,观察组为86.21%,两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腹胀和厌食,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奥施康定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滴定与吗啡即释片效果相当,且简便、快速。
鲍启德杨兰兰孙李凌周利霞张海鹏刘敏
关键词:奥施康定癌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