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622 被引量:1,524H指数:17
- 相关作者:李培健侯晓丽赵京侯晓丽张立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走向——以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为例
- 2019年
- 文章基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探索分析中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五个走向,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及教育管理现代化,确保安定有序地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 焦莹莹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非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有限放开的可能、意义及策略设计——以城乡融合为视野被引量:4
- 2019年
- 在劳动力人口流出严重的“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治理精英匮乏的难题。提倡、鼓励和引导乡贤回归当是务实和理性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为广大农村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乡贤回归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逻辑的自洽性、现实的可欲性和实践的可行性。但部分非农户人口的返乡的意愿和可能现实地受到农村现有宅基地政策的约束。消除放活宅基地权会导致“圈地运动”的疑虑,不论从乡村振兴的前提性条件还是从政策导向来看,有限放开非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对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地方基层政府应该在坚持宅基地“三权分置”“适度放活”的原则下,对有限放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做出策略性设计,因地制宜地探索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改革之策。
- 铁锴
- 关键词:城乡融合宅基地使用权
- 红军长征中的学习史及其经验启示
- 2023年
- 学习兴党,学习强军,学习强国。在百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劈波斩浪,不断前进,创造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工农红军作为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非常重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本文主要从梳理长征日记、报刊、回忆录等资料人手,结合相关文献,对红军长征中的学习史进行分析,以期弥补这一时期学习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而探寻和理解党领导工农红军在艰难环境中克敌制胜的精神密码。
- 裴恒涛
- 关键词:红军长征工农红军回忆录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CGM模型的唐代长沙窑纹样提取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针对传统纹样创新设计中纹样因子与用户感性需求耦合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用户纹样意象偏好优选模型。首先梳理分析目标纹样,运用Canny算法对纹样进行边缘的检测与提取,初步构建纹样样本库;在此基础上引入语义差异法获得用户对文物的感性意象评价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感性意象与纹样因子之间的优选决策模型,确定关键性设计元素,并以CGM模型为依据开展设计衍生;最后通过设计实例验证研究的可行性。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的纹样因子评价模型,有助于实现纹样客观提取与现代产品设计转译,拓展以用户为导向的传统纹样创新设计新途径。
- 冯青郝茜琳吴晓明王辉王沚琪
- 关键词:产品设计灰色关联分析法唐代长沙窑
- 中国传统村庄信任研究——以汉中市S村为例
- 2015年
- 通过汉中市S村的调查访谈发现,传统村庄中的村民,对信任维护主体、对熟人以及陌生人的信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由经济、文化、劳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并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流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将现代社会信任与传统村庄信任相融合,重构村庄信任的基础。
- 雒亚男田小燕
-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机制的路径探析
- 2023年
-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课程思政”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推进机制进行了探究。笔者从教育主体、发展环境、教学内容和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梳理了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 张颖周斌
- 略论秦统一中的秦墨学被引量:3
- 2019年
- 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成因,不能忽视秦墨学。墨家学者早在秦献公时期就来到秦国,得到重用并逐渐发展出秦墨学,在秦统一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一是秦墨学在充分吸收春秋以来的墨家各派以及法家、儒家等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对秦统一的学术影响不仅表现在立足城防的军事技术层面,还体现在立意进攻的统一理论层面。二是秦墨学者通过创造性阐释,将墨学从“役夫之道”转向“治国之道”,突破春秋以来墨学平民化的发展模式,从而将墨学导引到秦统一的治国实践层面。秦墨学的创新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秦统一的历史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
- 吴保传张爱红
- 关键词:《吕氏春秋》商鞅变法
-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形成逻辑与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首次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一理论强调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为核心。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揭示了生产力在新时代的新特征。这一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带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罗兮苒杨书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践机制问题调研分析
-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调研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实践过程中存在动力机制不足、传播机制不畅、制约机制不力、协调机制不顺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带来负面...
- 孙红湘徐永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不是私事被引量:2
- 2019年
- 家风状况既影响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行为作风,也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新时代要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严培养优良家风,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周蓉
- 关键词:领导干部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