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作品数:122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顺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哲学宗教
  • 23篇文学
  • 19篇文化科学
  • 18篇艺术
  • 11篇历史地理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文化
  • 8篇气学
  • 8篇红楼
  • 8篇红楼梦
  • 7篇外销画
  • 7篇戏曲
  • 7篇《红楼梦》
  • 6篇艺术
  • 6篇圣经
  • 5篇儒家
  • 5篇苏辙
  • 5篇题材
  • 4篇德性
  • 4篇儒学
  • 4篇四书
  • 4篇乐教
  • 4篇工夫
  • 3篇修养
  • 3篇政治
  • 3篇儒家经典

机构

  • 113篇深圳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深圳市社会科...
  • 2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建设职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上海出版印刷...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韩国成均馆大...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中国文字博物...

作者

  • 2篇任珺
  • 1篇王顺然
  • 1篇白乐桑
  • 1篇陈楠
  • 1篇靳埭强

传媒

  • 8篇群言
  • 6篇艺术市场
  • 4篇孔子研究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哲学史
  • 3篇哲学动态
  • 3篇现代哲学
  • 3篇戏曲研究
  • 3篇东方翻译
  • 2篇哲学研究
  • 2篇文史知识
  • 2篇文史哲
  • 2篇戏曲艺术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华戏曲
  • 2篇圣经文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17篇2023
  • 19篇2022
  • 16篇2021
  • 16篇2020
  • 17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19世纪欧洲中国戏曲题材画的“真”与“失真”被引量:1
2022年
在17至19世纪“中国风”盛行的欧洲,戏曲成为欧洲画家笔下常见的中国文化题材。这些戏曲题材画有着不同的材源和纪实性,用作戏曲史料需区别对待、具体而论。或以西方已有图像为据,例如尼霍夫游记中《戏剧演员》插图,乃游记的荷兰文版本编辑者从尼霍夫原始画稿不同画作中提取元素,根据一定的构图范式,可能参考了其他资料并加以想象构制而成。或以中国本土图像为据,例如小德金书中《中国戏剧》插图,乃将《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中两个画面拆分捏合。或主要来源于纪实,例如额勒桑德的戏曲题材画,能够作为研究清代戏曲的图像证据,但也存在少许失真。画家对中国文化的陌生、受其熟知的西方事物误导、对构图审美的考虑,特别是对异文化“本真性”的追求等因素,是造成图像“失真”的重要原因。
陈雅新
关键词:戏曲中国风纪实性
冷眼看繁华——小议冷子兴
2021年
冷子兴人物虽小,分量却不轻,他不但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人物,而且对全书的主旨有一定的揭示作用。冷子兴第一次出现就占据一个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要知道,《红楼梦》各色人等数百,能够上得回目的寥寥无几,即使像贾赦、贾兰这样的贾家嫡系子孙都没有能在回目上露脸。而且,此回开篇还有一首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再次强调了冷子兴的重要性。
张惠
关键词:《红楼梦》回目贾家
宽容的边界:论罗尔斯的宽容原则
2023年
宽容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独特价值。一方面,多元主义带来十分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宽容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宽容与相对主义相区别,我们需要对宽容的边界作出限定。在公共理性的论证中,罗尔斯主张把社会基本结构作为主题,以回避法将政治正义观镶嵌进合理的学说,从而把宽容原则应用于政治哲学。这样一种方式在真诚性、纯粹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均受到挑战。罗尔斯的宽容原则需要吸纳内在批评的方法,这是促成真诚宽容的关键。
陈雅文
关键词:罗尔斯宽容中立性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概览
2022年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缘起于美国印度裔作家试图表现印度本土或印度移民群体遭受的创伤性事件的欲望,欧美自由、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下美国印度裔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及其种族移民政策对印度裔族群所造成的种族创伤主题是其表现的重点,但也不乏有对印度特殊历史时期遭受的民族创伤的叙述。本文尝试对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进行综合梳理,旨在概览这些小说所关注的创伤问题,创伤的表征方式,以及作家进行文学性创伤叙事的动因与应对策略。
王伟均刘格菲
关键词:创伤创伤叙事
从古印度民间神话到中国现代新十日谈小说——论沈从文故事小说《扇陀》的印度文学渊源被引量:1
2019年
短篇小说《扇陀》是沈从文取材《法苑珠林》所收录的"一角仙人故事"创作而成,1933年11月收入其"新十日谈"故事小说合集《月下小景》。《扇陀》在人物形象与故事主题上,较之佛经故事,进行了一番大胆而彻底的改写。早在1933年1月初次发表于《现代》杂志时,就已标出了"《新十日谈》之一"的字样,可谓是沈从文取材佛经故事重新创作的一篇中国现代新十日谈小说。但实际上,这一故事小说,无论是从故事的源流、文本的叙事艺术,还是故事主题的演绎与发展层面,都存在古印度民间神话发展影响的痕迹,因而有着深厚的印度文学渊源。
王伟均
关键词:《月下小景》
“乐崩”现象的背后:“大乐教”到“小乐事”转向中的“学统”再造与礼乐关系重构被引量:2
2022年
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乐崩",关系到自周初至战国中晚期整个礼乐传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从外在看,它代表着有完整乐制设计、支撑的周初"大乐教",向着春秋以降注重"乐"的艺术性、娱乐性的"小乐事"状态的转变;从内在看,它代表着从依赖于制度支撑的"学统",向着基于历史叙事以凝聚道德德性的形态转变。同时,"乐崩"促发了礼乐关系的重构:如果说"大乐教"的礼乐文明是以"乐"为托底的文化形态、文化场域,则"小乐事"中的"乐"便成为"礼"的辅助形式。礼乐关系的这种转变值得注意,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诸子(如孔子)之于礼乐问题的理解与判定。
王顺然
论罗尔斯的公民观
2019年
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所提出的公民概念专注于公共理性所偏好的公共身份(政治身份),却抹平了公共身份(政治身份)与非公共身份(道德身份)在个体心灵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尽管桑德尔对罗尔斯的自我观念的批判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但是他正确地指出了罗尔斯公民概念的内在紧张。罗尔斯为调和这种紧张做出了一定修正,这种修正还可以通过引入一种内在批评的方法来加以扩展。
陈雅文
关键词:罗尔斯公民
法藏19世纪中期戏曲题材外销画考论
2022年
外销画,即指18世纪至20世纪初,在中国广州等口岸城市绘制,通常兼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透视画技,专门售给外国商人和游人等的画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戏曲史料。笔者曾对19世纪初期戏曲题材外销画做过探讨,本文则将视线转向19世纪中期,法国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所藏戏曲题材画集便属于此时期。
陈雅新
关键词:戏曲题材历史博物馆外国商人外销画戏曲史料
21世纪儒家经典教育目标的新探索
2023年
21世纪儒家经典教育需要明确其教育特质和教育目标,为其自身重新定位并找到重新回归中国教育以实现儒学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儒家经典教育是一种整体发展观下的成人教育,内在隐含着对具有主体性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格养成的教育感化需求。儒家经典教育的关键是开展思维方式的训练,责任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目的是养成理想的君子人格。儒家经典教育目标的新探索是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祝安顺
关键词:儒家经典教育目标思维方式人格养成
从“黑船”到“红船”:粤剧戏船变迁新探被引量:1
2021年
论及粤剧戏船,或误以“红船”为粤剧戏船专有之名,或混淆粤剧戏船与歌伎船。其实,“红船”在明清两代可指诸多船种,在诗词中一般泛指船舶。粤剧戏船最早见诸乾隆初年记载;是广府本地班即粤剧班借用珠江上常见的内河客、货船,并不断进行“戏班化”改造而成的船种;至清末民国才始称“红船”,或仅是在颜色上与前一阶段所用“黑船”对比的结果。粤剧戏船的基本形制由创制于明永乐朝的漕运河船演变而来,为头低尾翘的平底浅船,长约22.1米,宽约4.5米,其结构、部件的形制、颜色皆大致可考。
陈雅新
关键词:红船外销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