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886 被引量:1,232H指数:13
- 相关作者:杨玉华苗贵山魏世梅雷永强梁妙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虚拟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 2011年
- 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在论述我国虚拟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王振
- 关键词:虚拟经济
- 以“两个结合”推动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
- 2025年
- 文化自信是中国在当今世界中崛起和自我认知过程中的核心概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结合”战略思想为增强我国人民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历史之维下,汲取百年来的历史经验成果,把握历史主动保持认知清醒;在辩证之维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多元性与一体性在辩证统一下的有机结合;在价值之维下,“两个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实要求与基本要义,这是我们党坚持初心和使命,走好新“赶考”路的高度价值凝练。阐明以“两个结合”推动文化自信,能够使中国更自信地应对全球挑战,提高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党建道路上的重要探索。
- 周叶馨纪中强
-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 1930年代“新年的梦想”之剖析
- 2022年
- 1930年代的中国曾经有过一场关于“新年的梦想”的社会调查,收回的两百多个“梦想”基本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基本体现了这一时期时代思潮的走向,是1930年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命运认识水平的一次集体展现。但是,19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这一残酷背景下,“梦想”中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对黑暗现实失望后的情绪渲泄,大多缺乏对未来的强悍自信,反而充满无力践行梦想的失望和悲愤。
- 任金帅
- 关键词:《东方杂志》
- 技术史视野下的“三元里抗英事件”
- 2022年
- 发生在1841年5月29—30日的广州"三元里抗英事件",约有7500名民众,持冷热兵器,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等优势,将一个百人的英军连,在手持的燧发枪无法打火的情况下围困之,最终此连却在英军两个水兵连手持击发枪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入侵英军中仅7人死亡,25人受伤。如此小的斩获,匪夷所思。这里,被围英军中的击发枪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如果不是天降大雨的缘故,英军可能会发挥其陆上"纵队战术"的优势,如此民众损失将会更大。该事件暴露出清朝军事技术的落后,也初步触发了一些反清意识的产生。
- 刘鸿亮李淼
- 林则徐外购“剑桥”号商船与中英广州乌涌之战
- 2024年
- 林则徐在短暂的广东任期内,引进了西方较为先进的风帆战船,提升了广东水师的作战能力。1841年2月,在广州黄埔附近的乌涌炮台,中英两国军队发生激烈战斗。林则徐所引进并改造的风帆战船,未能发挥出预期的战斗力,致使清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乌涌战役规模不大,在鸦片战争中并不占据显著地位,但中国外购最大洋船被侵略军炸沉的事件,象征着中国在“师夷长技”道路上遭遇的困境。同时,这一事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从物质层面尝试融入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启了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
- 刘鸿亮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诱发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消解策略
- 2025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端分支,在赋能信息生成与传播等方面彰显出卓越优势,但在资本逻辑内嵌、技术“自主性”衍生价值偏向和“把关”主体格局变革的共同影响下,易引发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被侵蚀、被干扰及被弱化三重风险,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消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诱发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应当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推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
- 田耕刘振江
- 关键词:人工智能意识形态生成逻辑消解策略
- 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践行分析
- 2023年
- 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重要精神品质和优良传统,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养,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代要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践行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挺身而出、舍己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三方面共同构成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党员干部不仅要明确担当精神的内涵,还要从主动担当、持续斗争、提升担当能力等方面,勇于担当作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 刘梦晓唐文希
- 关键词:党员干部担当精神
-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 2025年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国情怀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家国情怀的基础是自我修身,逻辑起点是家风传承,核心内容是热爱祖国。培育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更是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作用,激发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内生动力,使家国情怀成为高职学生的精神坐标,以使命担当引领报国行动。
- 韩雪丽王一锴
-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职院校高职学生
- 基于劳动的分工与贸易的逻辑生成——亚当·斯密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文本解读被引量:2
- 2013年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揭示了从劳动到分工、从分工到贸易的经济学逻辑。分工的产生有其社会必然性,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分工是商品经济的路径依赖,分工的发展导致贸易的普遍化和商业社会的生成。
- 刘宁
- 关键词:分工
- 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究——多元价值观取向背景下
- 2015年
- 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南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在高校教育发展的今天,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好的现象和问题。为此,提出应在明确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加强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寻求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合理途径,把南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能看到好的效果。
- 董方韩雯雯韩凯
-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