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作品数:487 被引量:2,485H指数:20
相关作者:孙立张晨光张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1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86篇中医
  • 38篇抑郁
  • 37篇细胞
  • 28篇中医药
  • 27篇疗效
  • 27篇META分析
  • 26篇抑郁症
  • 26篇中药
  • 21篇骨质
  • 21篇骨质疏松
  • 21篇关节炎
  • 20篇肝郁
  • 19篇药理
  • 17篇腰椎
  • 17篇脾虚
  • 17篇逍遥散
  • 15篇药理学
  • 14篇脂肪
  • 13篇酒精
  • 11篇网络药理学

机构

  • 478篇暨南大学
  • 56篇广州中医药大...
  • 48篇暨南大学附属...
  • 47篇北京中医药大...
  • 2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8篇广东省中医院
  • 16篇湖南中医药大...
  • 13篇深圳市人民医...
  • 10篇江门市五邑中...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7篇暨南大学第一...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潍坊市益都中...
  • 4篇深圳市中医院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云南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第二中...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2篇张荣华
  • 14篇何蓉蓉
  • 12篇杨丽
  • 11篇李怡芳
  • 11篇栗原博
  • 9篇韩莉
  • 8篇林昌松
  • 8篇朱晓峰
  • 7篇王攀攀
  • 6篇李先涛
  • 6篇赵仓焕
  • 6篇孙升云
  • 4篇王强
  • 4篇赵晓山
  • 4篇龚兆会
  • 4篇张桂娟
  • 4篇刘海全
  • 4篇唐树杰
  • 4篇梁银
  • 4篇罗卓

传媒

  • 39篇中华中医药杂...
  • 20篇亚太传统医药
  • 1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0篇中医杂志
  • 10篇新中医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世界科学技术...
  • 8篇湖南中医杂志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医骨伤...
  • 8篇中国中医药现...
  • 8篇中医药导报
  • 8篇世界中医药
  • 7篇中国民间疗法
  • 7篇中华物理医学...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9篇2025
  • 58篇2024
  • 52篇2023
  • 51篇2022
  • 51篇2021
  • 60篇2020
  • 64篇2019
  • 52篇2018
  • 4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2
  • 1篇2001
4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诊断模型构建方法比较及量表的应用形式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诊断模型构建的方法比较,及应用于临床量表的形式。方法:分别计算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综合赋权法对量表各条目的权重值,比较各自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确定最佳证候诊断权重值,形成应用于临床的量表。结果:AUC从高到低的排序: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综合赋权法,将最优客观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组合权重值及阈值,明确该证候主次舌脉不同维度的临床量表,诊断模式:主症2条+次症至少1条(共6条)+舌象/脉象至少1类。结论:本研究用客观赋权法对抑郁症肝郁气滞证中医诊断量表的权重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量表的应用形式。
方格谈宇权廉坤张君宇李新纯张雪花周旋陈家旭李先涛胡志希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气滞证阈值主观赋权法
唐兴荣教授辨治不孕症临床经验
2018年
对唐兴荣教授辨治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唐教授临床治疗不孕症以"分男女、辨虚实、分步论治、重视生活习惯的影响"的辨治思路为特色,"通、和、补"三法结合,以"和阴阳"为治疗核心,临证时将不孕症患者分为肝郁、肾虚、血瘀、痰湿4个主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颇佳。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周丹王嘉丽林汉瑜钟小文邱扬唐兴荣
关键词:不孕症辨证论治
肝癌“瘀毒”病机与肠道微环境关系刍议被引量:7
2022年
正气亏虚、瘀毒炽盛是肝癌发病的关键中医病机,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机特点表现为瘀毒留滞,邪伏于肝。在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肠道微环境紊乱及其引起的菌群易位、肠黏膜屏障受损,肠源性有毒代谢产物增多是肝癌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协同因素。临床上采用扶正补虚、化瘀解毒的中医治法,可以延缓肝癌的进展,并减轻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环境紊乱,减轻肠源性有毒代谢产物由肠入肝有关。综合来看,肝癌瘀毒炽盛的病机特点与肠道微环境紊乱关系密切,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微观物质基础。
孔怡琳张玉佩
关键词:肝癌瘀毒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2025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西医治疗DN效果较差,甚至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性使其在DN防治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虽然中医药治疗DN已成为热点话题,但其辨证、治疗的方法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回顾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DN的临床观察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和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水湿、痰浊和瘀血为DN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有单药(黄芪、茯苓、山药、山萸和丹参)中药复方(参芪地黄汤、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防己黄芪汤和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合百令胶囊和丹蛭降糖胶囊等)自拟方(消肾方、消肾固精汤、补肾消瘤汤和利湿化瘀活血汤);中医外治法有针灸、灌肠、中药注射、穴位贴敷、埋线、耳穴压豆、足浴和硬膏。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症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和延缓DN进展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以期通过综合分析为未来中医药防治DN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孙顺郑玉玲程蕙钟达源陈弈东朱艳茹唐薇李雯卉唐奇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消渴中医药治疗
越鞠丸干预CUMS小鼠对抑郁样行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PACAP/PAC1-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24年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染色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损伤;胃肠组织病理、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评估胃肠功能;ELISA法检测PACAP、VIP、IL-6、TNF-α、BDN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C1-R、Vipr1、Vipr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尼氏体数量减少,胃肠运动减慢,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0.01),PACAP、VIP、BDNF表达降低(P<0.05,P<0.01),海马、胃窦、十二指肠组织PAC1-R、Vipr1、Vipr2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越鞠丸低、高剂量组可改善除Vipr1、Vipr2之外的其他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越鞠丸可通过PACAP/PAC1-R降低炎症因子,升高BDNF水平,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王艳高田田王子颖陈刚陶伟伟
关键词:越鞠丸PACAP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症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复方防治进展被引量:12
2020年
抑郁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失、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自杀,位于全球负担疾病前列。合适的抑郁症动物模型更有利于认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以及抗抑郁新药的开发。近年来,中医药复方在抑郁症防治中体现出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完善抑郁症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各种抑郁症动物模型初步归纳为4大类,即应激模型、药物模型、手术模型和基因模型,并总结了4类模型下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点缺点以及在各种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应用下中医药复方的防治研究进展。
笪晓丽李晓娟邱文琪陈家旭
关键词:抑郁症动物模型中医药应激模型
运动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中老年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负担。临床观察表明,运动疗法如腰椎屈曲伸展运动、核心稳定训练、自行车训练、减重支持步行训练与水中运动等在治疗LS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训练方式的有效性与机制并未明确,目前运动治疗尚缺乏量化标准。本文针对运动治疗LSS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运动疗法提供参考。
黄鸿昊袁昕布国俊唐树杰
关键词:运动疗法腰椎管狭窄症
《灵枢经》“刺三变”针法基于病位治疗外感病探颐
2024年
“刺三变”针法是《灵枢·寿夭刚柔》中的重要针法。论述了“刺三变”中“卫”“营”“寒痹”的内涵及三者的病位联系特点,认为三者在病位上具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特点,同时围绕病位特点,从“辨证辨位,明确针具刺法”,“甄别病位,确立刺灸选穴”,“据邪深浅,指导刺灸时间”,以及“结合形气,修正刺灸强度”4个方面入手,对“刺三变”针法治疗“卫”“营”“寒痹”为代表的外感病的治疗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外感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思路参考。
周斌田宁湛文灏林艳梅肖炜
关键词:《灵枢经》寒痹病位外感病
论中医气血与衰老
2024年
衰老是机体发生整体性、退行性变化的过程,是生命活动自然规律中的必经阶段,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如今,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结合,进一步揭示了气血调节在延缓衰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由此,文章分析中医对衰老的认识,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探讨气血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阐述阴阳与气血在衰老中的重要性,以及论证现代研究对气血在衰老中的具体作用,从而强调调节气血平和、顺时养生对抗衰老的重要性,指导中医抗衰养生的理念,为人类健康长寿提供更多有益启示。
王蓉燕齐杨帆李文乐朱文俊胡曼娜丁娜娜刘玥芸薛哲唐青涛陈家旭
关键词:抗衰老气血中医养生健康
浅述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历史发展被引量:5
2017年
人迎寸口脉诊法在《黄帝内经》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医家对该法的理解逐渐偏离《黄帝内经》的本义,临床医家多采用"独取寸口"脉法,这与当时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关。
李秋露李绮雯黄嘉伟张晨光孙立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