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高校热带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3 被引量:89H指数:5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结核
  • 8篇螺旋体
  • 8篇杆菌
  • 7篇结核病
  • 7篇结核分枝杆菌
  • 7篇分枝杆菌
  • 7篇伯氏疏螺旋体
  • 6篇细胞
  • 5篇莱姆
  • 5篇莱姆病
  • 3篇蛋白
  • 3篇细胞因子
  • 3篇免疫
  • 3篇分子检测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因子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机构

  • 33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昆明市儿童医...
  • 3篇云南省昆明市...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遂宁市中医院

作者

  • 29篇宝福凯
  • 28篇柳爱华
  • 6篇梁张
  • 5篇彭芸
  • 5篇张宇
  • 3篇沈龙强
  • 3篇赵桂萍
  • 2篇赵华
  • 1篇李冰雪
  • 1篇李静
  • 1篇冯时
  • 1篇赵振宇
  • 1篇唐林

传媒

  • 11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伯氏疏螺旋体毒力因子BmpA通过特定TLRs刺激THP-1细胞产生促炎趋化因子的研究
计震华宝福凯柳爱华
IL-17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cytokine,CK),其在慢性炎症疾病和抵御细胞内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研究已经证明IL-17与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相关,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深入探究IL-17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学的关系,对于结核病的疫苗改善设计、有效诊断和治疗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白若兰宝玲戴熙廷简苗苗计震华陶律延麻明彪彭芸彭芸宝福凯
关键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
立克次体的药物敏感试验与立克次体病临床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天然寄生于多种吸血节肢动物和昆虫体内,其生物学性状与细菌类似,已被列入生物战剂名录。立克次体病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引起轻度乃至致命性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立克次体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生活方式决定其抗生素药敏试验方式与细菌传统方式不同。本文主要综述立克次体的药敏试验和立克次体病的治疗进展。
麻明彪梁张李冰雪赵桂萍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立克次体立克次体病药敏试验
蛋白质印迹法中免染技术和总蛋白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当含有蛋白质的SDS-PAGE胶浸泡在三氯乙酸或氯仿中时,经三氯化合物的作用,使得蛋白质中的色氨酸经紫外光照射会发出可见光,因而可在SDS-PAGE凝胶上实现对蛋白质条带的定位与定性。免染技术即是基于此原理而发明的。基于免染技术,我们可以检测到待测样品中的总蛋白条带的光密度,进而利用目的蛋白条带光密度与总蛋白条带光密度的比值对目的蛋白进行定量。本文就蛋白质印迹法技术中的免染技术和总蛋白定量方法的原理和优势进行简要综述。
韩欣霖杨佳儒宝福凯宝福凯
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尿检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特别是儿童结核病,仍是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技术灵敏度、特异度较差,结核病病例常因为无法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而被延误治疗。儿童结核病病灶含菌量低,且患儿常无法咳出痰,因此,儿童结核病诊断较成人结核病诊断更具有挑战性。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细胞壁上的特异性抗原,可以在结核患者的尿液标本中检测到,尿LAM检测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本综述旨在总结LAM检测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王尉蓉范雨鑫孔璟刘玫肖陈晶晶高利吴新雅柳爱华柳爱华
关键词:儿童
抗结核新药普托马尼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由于对一线药物存在很大的耐药性,广泛耐药结核病和多药耐药结核病往往很难完全治愈。普托马尼(Pretomanid,PA-824)是目前临床试验评估中的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优选药物之一,该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和呼吸中毒两种机制,对复制型和静止型结核分枝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杀菌活性。本文通过探讨PA-824释放活性氮物质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强氧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延长早期杀菌活性、降低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载量的速度、引起可控性不良反应等作用,全面了解该药物的抗结核作用机理,包括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耐药性的发展、缩短结核病治疗的持续时间等。本文还阐述了PA-824、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联合治疗,该联合方案具有相当的杀菌活性,在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性方面具有协同或相加的作用潜力,对XDR-TB或者MDR-TB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改善目前结核病的治疗现状。
岳鹏曹文静徐鑫张宇张宇李连保罗丽莎计震华简苗苗丁喆周国忠文世媛孔璟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广泛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
CD14/TLR1-TLR2/p38 MAPK信号通路在莱姆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莱姆病的致病源是伯氏疏螺旋体,机体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病变、皮肤病变和关节损伤。炎症作为机体受到感染后的一种重要反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CD14/TLR1-TLR2/p38 MAPK信号通路通过CD14对伯氏疏螺旋体表面脂蛋白的识别,引起TLR1-TLR2、p38 MAPK等下游信号的激活,同时,机体分泌促炎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本文就CD14/TLR1-TLR2/p38 MAPK信号通路引起的炎症反应在莱姆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陆丽红丁喆简苗苗计震华宝福凯宝福凯
关键词:莱姆病炎症信号通路发病机制
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BBK3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BBK32是位于伯氏疏螺旋体外膜的纤连蛋白结合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7×10~3。它的分子结构由两个不同的亚结构域即N-端区域和C-端区域构成,这两个结构域在Bb致病机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螺旋体侵入机体引发莱姆病的过程中,BBK32参与了定植、启动微血管播散以及补体逃逸等致病机制;同时,BBK32有良好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检测BBK32抗体有利于LD诊断。进一步探索BBK32的分子结构和致病机制可为L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罗丽莎简苗苗陈泰桂计震华丁喆李连保柳爱华柳爱华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分子结构致病机制
神经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莱姆病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莱姆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神经莱姆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运用神经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对人类神经莱姆病进行模拟是研究该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神经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疾病发生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神经莱姆病的发生机制。神经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也可为其治疗和药物试验提供新的研究材料。本文主要对神经莱姆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建立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进行对比和概括,旨在为神经莱姆病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赵振宇唐林黎海怡柳爱华宝福凯
关键词:神经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伯氏疏螺旋体
结核新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MDR)的增多和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死灰复燃,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卡介苗(BCG)仍是目前人类普遍使用的抗结核疫苗,但其免疫预防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研究新型结核疫苗迫在眉睫,本文就近年来抗结核新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李洱花梁张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结核病卡介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