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清水亭学校
- 作品数:137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机构: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南京市翠屏山小学宜兴市东域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教学做合一”搭起高效课堂的台阶被引量:1
- 2015年
-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助于我们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种种表现,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引导学生质疑,有自主探究精神,平等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融会贯通社会生活,拓展"教学做合一"的广度,我们要自觉践行行知思想,解放孩子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 潘天锋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
- 高效课堂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探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课堂改革是一次伟大的尝试,高效课堂下,学习小组的作用举足轻重,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上不可缺的元素。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符合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 杨赐秀
-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
- 论“少教多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本文围绕“少教多学”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引用夸美纽斯的观点,提出如何把握其尺度的困惑,并通过阐述“少教多学”的必要性、实践方法及意义来寻求答案。强调这一理念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列举了深度备课、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针对低年级特点教学等实践方式,最后总结了“少教多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价值和培养思考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 张敏娜
- 关键词:教学实践
-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性探讨
- 2011年
- 一、前言
数学课程是一门有其自身特殊性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遵循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仅需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学习逆向、求异的解题思路;最后,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案还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帮助下,进一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潘恭银
-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性多媒体教学设备学习数学传统教学模式数学课程
- 构建写作支架,写好“科学创造类”想象作文
- 2025年
- “科学创造类”想象作文在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写作前无法打开思路、写作中不能让故事奇特且令人信服、写作后难以评价和修改等言语困境,构建清晰、可操作的写作支架,助力学生写好“科学创造类”想象作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许莎莎
- 关键词:习作教学想象作文
-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实施模式
- 2019年
-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型的课程,国家为了使素质教育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亲自实践的能力采取的措施。综合实践活动十年来的开展情况,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但其中呈现出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学校经常将课程占用,对该课程表现出轻视的态度;教师不清楚课程的价值所在,难以着手加强培训;学生难以进入社会实践;希望本研究可以使某些并未成功开展该的课程小学得到一些前车之鉴。
- 刘羽
-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主题学习课程实施个案研究
- 让倾听成为“师生相似”的媒介
- 2011年
-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促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教学中关注每一名学生意味着尊重每一名学生,倾听每一名学生.课堂教学离不开倾听,没有倾听就构不成教育.教师倾听是师生沟通、保持相似性的基础.四个"倾听策略",将帮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倾听者.
- 沈俊
- 关键词:教师倾听
- 打造“富有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
- 2012年
- 现今社会,随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开展,其课堂要求和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尝试也在不断地形成和丰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呢?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 李德勇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课堂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尝试基础教育
- “少教多学”课堂小组合作展示环节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 2018年
- 建构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课堂展示环节,但在实践中发现: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愿意主动上台展示或者展示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实践中提升展示环节的效果,如尝试培养自信、经历过程、考评促进、合理调控等策略。
- 吕长春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让实践”的思考和探索
- 2019年
- "让实践"是语文"让学"理念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实践"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也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做到真正的"让实践",需要明确:问题的生成来源于学生是"让实践"的必要前提;语文教师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是"让实践"的有效保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让实践"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让实践"才会带来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精彩,才会带给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
- 熊涵
-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