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583 被引量:12,770H指数:45
相关作者:王金安李翠平周喻赵怡晴谭玉叶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70篇期刊文章
  • 1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8篇矿业工程
  • 293篇建筑科学
  • 1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8篇天文地球
  • 65篇冶金工程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36篇化学工程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文化科学
  • 23篇理学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经济管理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机械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29篇充填
  • 98篇值模拟
  • 96篇数值模拟
  • 91篇采矿
  • 81篇尾砂
  • 80篇充填体
  • 72篇铁矿
  • 69篇尾矿
  • 62篇岩体
  • 59篇矿山
  • 58篇胶结充填
  • 56篇膏体
  • 54篇全尾砂
  • 52篇露天
  • 51篇边坡
  • 46篇混凝土
  • 45篇巷道
  • 44篇声发射
  • 43篇单轴
  • 39篇胶凝

机构

  • 1,504篇北京科技大学
  • 96篇金川集团股份...
  • 39篇昆明理工大学
  • 2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9篇中电建路桥集...
  • 18篇黄金集团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5篇武汉钢铁(集...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江西理工大学
  • 1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北京矿冶研究...
  • 9篇中铁十五局集...
  • 8篇清华大学
  • 8篇金诚信矿业管...
  • 7篇北京联合大学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7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29篇吴爱祥
  • 111篇高谦
  • 107篇倪文
  • 88篇吴顺川
  • 76篇杨志强
  • 68篇尹升华
  • 67篇张英华
  • 67篇宋卫东
  • 67篇高玉坤
  • 65篇金爱兵
  • 64篇高永涛
  • 63篇黄志安
  • 57篇王贻明
  • 55篇王洪江
  • 54篇李仲学
  • 53篇孙体昌
  • 50篇周喻
  • 49篇李翠平
  • 47篇蔡美峰
  • 45篇赵怡晴

传媒

  • 136篇矿业研究与开...
  • 98篇中南大学学报...
  • 92篇工程科学学报
  • 91篇北京科技大学...
  • 89篇岩土力学
  • 62篇中国矿业
  • 59篇煤炭学报
  • 55篇中国有色金属...
  • 39篇有色金属(矿...
  • 3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6篇岩石力学与工...
  • 25篇黄金
  • 25篇中国安全生产...
  • 2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6篇材料导报
  • 15篇矿冶工程
  • 14篇东北大学学报...
  • 13篇煤矿安全
  • 1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2篇采矿技术

年份

  • 16篇2025
  • 35篇2024
  • 43篇2023
  • 90篇2022
  • 74篇2021
  • 97篇2020
  • 79篇2019
  • 88篇2018
  • 85篇2017
  • 117篇2016
  • 146篇2015
  • 130篇2014
  • 114篇2013
  • 96篇2012
  • 84篇2011
  • 41篇2010
  • 32篇2009
  • 43篇2008
  • 48篇2007
  • 37篇2006
1,5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渣-海水湿排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
众所周知,矿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废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及混凝土中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它们的研究(王薇,2008)。目前粉煤灰按排放工艺不同分为干排粉煤灰和湿排粉煤灰。湿排粉煤灰又分为淡水排粉煤灰和海水排粉煤...
伏程红倪文王中杰吴辉范敦城
关键词:复合胶凝材料湿排粉煤灰矿渣粉
文献传递
地震中尾矿库液化失稳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2008年"5.12"汶川8.0级强烈地震,使四川省9座尾矿库遭受震害影响.笔者在实验室采用动三轴试验机对细尾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地震对尾矿坝的动荷载作用机理,研究了动力条件下饱和散粒体如尾砂的液化机理以及尾矿库动力失稳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得出了地震中尾矿坝易发生液化失稳的关键部位.
蔡嗣经张栋何理
关键词:地震尾矿库数值模拟
铁矿直接还原工艺及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论述了国内外铁矿直接还原的现状及进展,从铁矿直接还原工艺研究、理论研究及铁矿直接还原中使用的不同还原剂的影响方面,阐述了在直接还原铁氧化物或铁矿石球团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还原过程动力学是铁矿直接还原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其直接还原过程是分步进行的。对于挥发分物质在铁矿煤基直接还原中的作用,研究者们说法不一。
徐承焱孙体昌杨慧芬莫晓兰李永利杨大伟祁超英李志祥
关键词:铁矿动力学热力学
地震波传播速度原位试验及计算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本质安全型微震监测系统,在煤矿深部采场的顶底板中布设微震监测台网,对测区内的校验炮微震信号进行了原位采集实验。分别采用组合法、走时残差优化法、定位误差优化法、定位残差优化法和联合反演法进行了地震波速度的优化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定位误差优化法计算结果最可靠,定位残差优化法计算结果是不可靠的;这一结论对于缺少校验数据情况下的速度选取具有重要意义,也证明了在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下,走时残差最小并不能保证可靠的定位精度;在缺少原位试验数据情况下,速度和震源参数的联合反演结果,对速度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顶、底板地震波传播速度分析计算,认为煤层和巷道是造成底板地震波平均速度较低的原因。
王进强姜福兴吕文生王存文
关键词:地震波速度原位试验微地震监测
臭氧投加量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水库水影响的中试被引量:9
2014年
臭氧投加量是O3/BAC(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净水效果和处理费用.试验分别采用预臭氧+常规工艺+生物活性炭工艺(下称工艺Ⅰ)和常规工艺+主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下称工艺Ⅱ),以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UV254降幅为评价指标,确定了O3/BAC工艺中最佳预臭氧投加量和最佳主臭氧投加量,并分别对比了臭氧投加前后工艺Ⅰ和工艺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工艺Ⅰ中,最佳预臭氧投加量为0.78 mg/L,该预臭氧投加量下CODMn去除率和UV254降幅分别较无预臭氧工艺提高28.8%和43.7%;工艺Ⅱ中,最佳主臭氧投加量为1.20 mg/L,该主臭氧投加量下CODMn去除率和UV254降幅分别较无主臭氧工艺提高44.8%和73.3%.可见,在合适的臭氧投加量下,O3/BAC工艺能够高效去除丹江口水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投加主臭氧的工艺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投加预臭氧的工艺Ⅰ更好.
邬晓东周北海袁蓉芳张磊顾军农
关键词:预臭氧臭氧投加量丹江口水库
组合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试验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19年
为探究组合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利用大冶铁矿全尾砂制备灰砂比分别为1∶4,1∶6,1∶8和1∶10的三分层柱状组合胶结充填体试样,借助SANS数显式试验机开展不同配比组合充填体单轴压缩试验。以大冶铁矿为工程背景,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优化了充填方案并开展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组合充填体顶底分层为1∶4时,二分层灰砂比降低,胶结充填体整体强度弱化明显;当二分层配比1∶10时,顶底层灰砂比减小,充填体整体强度逐渐降低,但影响较小。且组合充填体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中部首先发生破坏,顶部和底部伴随拉伸和剪切破坏。2)采空区-171^-159 m灰砂比1∶4,-159^-120 m配比均为1∶8方案最优,同时现场充填体取芯强度较好。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试验采场309矿柱回采,实现了回采率92.14%、贫化率为9.07%的良好技术指标。
曹帅薛改利宋卫东
关键词:数值模拟力学特性
基于DIC技术的矿岩散体剪切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散体边坡滑坡特性,揭示矿岩散体剪切作用下运动特征,利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可视化剪切模型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DIC)开展矿岩散体直剪试验,研究剪切作用下矿岩散体颗粒剪切面颗粒运动、局部应变和剪切带的演变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距剪入口1/3剪切面长度处剪胀效应发生突变,表现为颗粒位移和旋转的加速度正负发生改变;2)随着剪切率增加,局部应变分布由随机位置逐渐向剪切面聚集转变,剪切面局部应变概率密度以及上下两部分最大剪切带厚度随时间均呈logistics函数形式变化;3)局部应变贯穿剪切面形成类似于“半梭形”剪切带,上部呈圆弧面,上下两部分最大厚度差为颗粒中位粒径的2~3倍;4)散体边坡滑坡中也有类似直剪试验的颗粒运动突变点,在距剪入口1/3剪切面长度处进行治理能够有效预防边坡滑坡。
金爱兵姚宝顺唐坤林孙浩赵怡晴
关键词:矿岩散体直剪试验剪切带DIC
综合改进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针对标准BP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提出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提高其收敛速度;引入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克服其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问题。应用综合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对已知的实际边坡进行了预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标准BP神经网络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与标准的BP神经网络相比,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较大地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龙高永涛吴顺川严琼
关键词:神经网络边坡稳定性
超细水泥注浆溶液配比优化及扩散规律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某铜矿节理裂隙发育,矿体围岩极其破碎,需大量加固支护,优选超细水泥注浆工艺,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针对不同水灰比(W/C)及水泥浆/水玻璃体积比(C/S)开展了配合比优化室内试验和理论研究,提出满足注浆强度要求的最佳水灰比(W/C)、水泥浆/水玻璃体积比(C/S),并基于推荐注浆溶液配合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确定了注浆压力及扩散半径等参数,建成了注浆工艺系统。现场工业应用表明:按照推荐注浆材料配比及工艺施工,炮孔成孔率提高25%,采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增大了110 m2,采场中矿石滞留量减少了约10%,矿石回收率提高了23.3%,实现了加固矿体,提高炮孔成孔率,增大矿石回收率的目标。
吴爱祥于少峰韩斌王贻明黄明清王勇
关键词:水灰比配合比优化水玻璃
塌陷区下部采场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岩移预测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分析塌陷区下部顶板的稳定性,采用了RMR岩体分类与Q系统岩体分类对某矿区围岩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得出围岩条件,并建立塌陷区力学模型分析了采空区顶板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了-127 m中段采空区顶板已具备塌陷的力学条件。根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127 m中段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根据监测值进行岩移量时间序列预报。预报结果表明,-127m中段顶板岩移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塌陷势能在逐渐积累,应采取支护方案控制岩移量,并定期进行时间序列预报,掌握岩移量变化趋势。
龚剑胡乃联王孝东李迪崔翔
关键词:三维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时间序列
共1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