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作品数:1,364 被引量:4,885H指数:28
相关作者:贾国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80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06篇文化科学
  • 24篇哲学宗教
  • 15篇经济管理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语言文字
  • 14篇理学
  • 13篇社会学
  • 13篇文学
  • 11篇历史地理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艺术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61篇教育
  • 284篇教学
  • 176篇课程
  • 167篇教师
  • 145篇数学
  • 77篇学科
  • 57篇文化
  • 55篇地理
  • 50篇课堂
  • 49篇知识
  • 47篇视域
  • 43篇基础教育
  • 42篇高校
  • 40篇思维
  • 39篇语文
  • 37篇理教
  • 34篇跨学科
  • 32篇义务
  • 32篇义务教育
  • 29篇人工智能

机构

  • 1,305篇天津师范大学
  • 39篇北京师范大学
  • 36篇天津市教育科...
  • 18篇课程教材研究...
  • 1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11篇学研究院
  • 9篇河北师范大学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天津财经大学
  • 7篇人民教育出版...
  • 7篇北京市海淀区...
  • 6篇吉林大学
  • 6篇天津大学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6篇王毓珣
  • 8篇徐文彬
  • 5篇王颖
  • 5篇纪德奎
  • 5篇郭衎
  • 4篇冀小婷
  • 4篇吴霓
  • 4篇曹一鸣
  • 4篇郭晓丽
  • 3篇罗生全
  • 3篇闫国利
  • 3篇马志英
  • 3篇刘忠新
  • 3篇武星
  • 2篇张广君
  • 2篇高红成
  • 2篇申仁洪
  • 2篇宋乃庆
  • 2篇张楠
  • 2篇李强

传媒

  • 50篇天津师范大学...
  • 46篇教学与管理
  • 39篇教育理论与实...
  • 3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7篇课程.教材....
  • 2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6篇教育导刊
  • 15篇电化教育研究
  • 15篇中小学课堂教...
  • 14篇教育科学研究
  • 13篇数学教育学报
  • 13篇天津市教科院...
  • 13篇中小学教师培...
  • 13篇当代教育科学
  • 13篇电脑知识与技...
  • 13篇中国教育科学...
  • 12篇数学通报
  • 12篇内江师范学院...
  • 12篇远程教育杂志
  • 11篇中学数学教学

年份

  • 174篇2025
  • 237篇2024
  • 225篇2023
  • 197篇2022
  • 190篇2021
  • 199篇2020
  • 7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1
1,3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观叙事下的岭南史诗——评陈玺长篇小说《珠江潮》
2023年
小说《珠江潮》以独特的岭南文化为背景,以佘族大家庭为主枝干,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塑造了一系列意蕴丰赡的典型人物形象,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错综复杂的人物群像图谱。尤其着重聚焦了岭南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珠江两岸广阔的社会图景,以史诗式的架构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堪称一部“70年岭南百姓生活史”。
杨星丽曾海津
关键词:岭南文化人物群像
基于“金数据”网络平台的专业分流系统开发研究
2025年
随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逐步火热,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专业分流的高效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的效率问题,基于“金数据”平台开发了一套专业分流云系统。该系统通过账号管理、成绩查询与志愿填报三大模块,结合多表关联、逻辑跳转等技术,实现学生身份认证、成绩透明化展示以及志愿智能校验,并利用电子签名、数据唯一性约束保障流程的严谨性。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显著优化了分流效率,解决了传统流程中存在的冗余与信息不对称问题。该研究为专业分流的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借鉴,并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优化志愿匹配逻辑作出了前瞻性展望。
许靖宇
关键词:志愿填报
师范院校书法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20年
师范院校的书法课教学直接关乎未来中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师范院校的书法教学存在着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重点难以把握、书法课与写字课一样等问题。师范院校应重视书法教学,加大书法教学投入,提高书法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练习相结合,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张泽民
关键词:师范院校书法课书法教学教学方法教师引导
教育硕士生实践创新能力测评的价值、要素和关键性表现被引量:12
2022年
教育硕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于接受教师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等活动中,是其进行教育问题研究和教育规律探索的能力。教育硕士生实践创新能力测评对检验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进而丰富国家研究型教师储备具有重要价值。教育硕士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测评维度包括:研究教育实践问题能力、创新应用教育规律能力,其中研究教育实践问题能力的测评要素包括发现教育问题能力、分析教育问题能力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创新应用教育规律能力的测评要素包括发现教育规律能力和应用教育规律能力。教育实习、见习和研习、校内实训、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以及成绩评定,需要将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表现融入其中。
王光明苏明宇张楠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测评
生态视域下地理课堂“减负增效”的理念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从生态视域出发,以“双减”政策为契机,结合当下地理课堂生态的异化表征,从价值追求践行“生本”取向、教学目标立足生命整体、教学内容重构学习单元、教学方式生动多样化及师生对话生成、学习评价动态生成六个方面,提出地理课堂“减负增效”的理念追求与实施对策。
仲小敏赵明月
关键词:生态视域地理课堂减负增效
新时代《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改革:新要求及新路径被引量:1
2022年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改革学生评价、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研制的新要求是:培养目标突出中国底色,评价指标体现时代要求,评价方式具有国际水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亟待解决以下新问题:评价内容设计存在欠缺;在执行过程,功能定位存在偏差;评价反馈操控缺乏支持。《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改革的新路径是:评价内容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学生高阶能力;评价功能彰显育人本色,切实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保障做好顶层设计,提供方法支持。
张建伟王光明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举措。厘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设计理念和基本特征,基于跨学科视域对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五个维度对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旨在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重塑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何萍
关键词: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论“教育主体性”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学位论文“导论”撰写的视角
2025年
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以来存在“教育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讨论,主要学说有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三种。在主体性的视角下,教育主体性应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论断意味着教育主体性具有丰富的次级分类和分类层次,一种“五特征”的学说可作为教育主体性的基本次级分类。基于此,教育现象作为主体性的衍生和反映形式,不宜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风险则在于无法实现更多的交流对话;把教育规律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风险则在于容易使研究片面执着于某些确定性结论的得出,无助于研究本身的教育学品性。教育学学位论文导论部分的撰写方式也在相关讨论中得到了明晰。
王之洁胡扬洋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主体性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数学获奖项目:比较分析与改进建议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数据比较分析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8项数学获奖项目,发现数学获奖项目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上处于偏正态分布;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省域之间差距显著;小学教育和其它增势明显,中学教育有所下降;科研与管理部门成为获奖大户,中小幼获奖比例下滑;两届连续获奖者3人;数学教学研究热点有所变化.为此提出4条改进建议:借助精准帮扶,推动均衡发展;鼓励全段科研,构建创新生态;激励专兼合作,推进协同攻关;支持问题解决,提高科研质量.
王毓珣段沿沿
关键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
校园欺凌治理中教师的责任、困境与策略
2023年
中小学校园欺凌随着信息技术普遍应用衍生出新形式,青少年在校园欺凌中受到的伤害逐渐严重且复杂,教师在校园欺凌中的责任与身份定位值得重新审视。剖析校园欺凌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原因,再回归到现实中审视教师治理欺凌的多重困境,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的人”这一假设,尽力弥合“应然责任”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罅隙,并从“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这两个命题上进一步提出对策,从而实现校园欺凌有效治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张薇
关键词:教师责任教师专业发展
共1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