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作品数:45 被引量:164 H指数:7 相关作者: 刘尚忠 罗一民 周海芝 吴英姿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确定NgAgo-gDNA对靶RNA的有效性并鉴定其新的切割位点 目的 探讨NgAgo-gDNA 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外和细胞实验中的编辑能力,并验证NgAgo-gDNA 基因技术的新切割位点。方法 体外切割实验:采用双酶切的方法构建pET-24a-NgAgo 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 谢亚莉 胡政 罗迪贤关键词:GDNA RNA编辑 慢性肝胆疾病的个性化护理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胆疾病护理经验。方法:问卷调查,应用Epi Inf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6份问卷回收78份,回收率90.7%。结论:个性化护理首先了解患者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然后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药物及饮食指导。 吴英姿关键词:胆囊炎 胆结石 数据收集 鼻咽癌中GLRX3的表达及其对铁代谢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GLRX3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其对铁代谢的影响和相关通路的调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LRX3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GLRX3 mRNA的表达水平;将人鼻咽癌上皮细胞HONE1设置为4组,分别为未转染的细胞对照组(Control组),转染对照序列shRNA-NC的细胞阴性对照组(shNC组),转染序列shRNA-GLRX3的细胞组(shGLRX3组),铁离子螯合剂处理细胞组(DFO组);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GLRX3、Ferritin、TFR1、Wnt1、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GLRX3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ontrol组和shNC组相比较,shGLRX3组细胞中GLRX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shGLRX3组铁代谢相关蛋白Ferritin、TFR1的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shGLRX3组与DFO组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较Control组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shGLRX3组细胞和DFO组细胞中Wnt1、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低鼻咽癌中高表达的GLRX3可能通过下调肿瘤细胞的铁代谢相关蛋白,抑制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这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荣小涵 文浩杰 周娟 崔毅 唐金勇关键词:鼻咽癌 铁代谢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衣原体发育周期研究进展 2019年 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衣原体与其他胞内寄生菌(如立克次氏体)致病性具有较大差异,这与其独特的双相发育周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拟就衣原体原体和始体的生物学特性、原体入侵及其分化、始体次级分化及其出胞等方面作一综述。 罗丽裴 文雅婷 陈虹亮关键词:衣原体 原体 包涵体 加酶消毒法对消化内镜及附件消毒效果的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加酶消毒法对内镜及附件的消毒效果。方法:内镜消毒采用酶洁液刷洗和全浸泡消毒程序,观察细菌及HBsAg阳性率,并与未加酶消毒法比较。结果:加酶消毒法细菌及HBsAg阳性率均为0;未加酶消毒法内镜及附件消毒后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3.0%和9.0%,HBsAg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加酶消毒法效果显著优于未加酶消毒法(P<0.05)。结论:加酶消毒法清洗彻底,消毒效果更好。 蒋水英 刘伟 刘尚忠美沙拉嗪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内毒素-Toll样受体4-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08年 越来越多的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炎症性肠病(inflanmlatorv bowel disease,IBD)相关性证据表明,调节NF-κB通路可能是IBD治疗的主要靶点。而5-氨基水杨酸制剂(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如美沙拉嗪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研究表明5-ASA作用机制广泛,如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等。本研究观察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内毒素(LPS)-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5-ASA治疗IBD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 刘伟 戎兰 丁伟群 蒋义斌 钟良 孙大裕关键词:细胞核因子-ΚB TOLL样受体 实验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美沙拉嗪 内毒素 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临床评价 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评价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724例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随机采用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或常规麦氏(或横)切口分层缝合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单层缝合组)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切除者,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分层缝合法者(分层缝合组)(P<0.0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切除病人中,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比较,临床效果无优越性(P>0.05),疼痛程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应做为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标准方法。右下腹切口的分层缝合法应做为单纯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吕会增 陈图锋 徐明 魏波 郭卫平 郑宗珩 罗一民 卫洪波关键词:阑尾炎 腹壁切口 两种不同切口缝合法在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缝合法在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613例采用右下腹切口行化脓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采用腹膜外单层缝合(单层缝合组259例)或常规切口分层缝合(分层缝合组354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层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7 d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分层缝合组(P〈0.01);两组术后24 h下床活动者及镇痛药物应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10例平均随访17个月,两组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孔刚 陈图锋 郑宗珩 徐明 罗一民 吕会增关键词:阑尾切除术 干扰素刺激因子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调控 2025年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来源的异常DNA产生应答,发挥抗病毒与抗肿瘤的经典作用。在应对外界刺激和生存压力时,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损伤同细胞死亡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维持细胞活力,机体进化出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用于调控细胞器功能,防止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而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TING与多种细胞器调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并且参与调节部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共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综述STING与细胞器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STING在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以及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旨在通过对STING及其下游通路和细胞器之间交互作用的总结与梳理,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思路。 李金儒 李金儒 戴新贵 姚咏明关键词:人类疾病 原发性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确诊、年龄11~71岁的12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资料。包括甲状旁腺癌并甲状腺肿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MEN-1)1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甲状旁腺瘤10例,其中1例为双侧甲状旁腺瘤并MEN-1,1例合并甲状腺肿,1例为异位腺瘤。结果依靠血钙、血磷、B超、CT及99mTc-MIBI等检查10例在术前确诊(2例术后确诊)。8例腺瘤和1例囊肿行单侧探查及甲状旁腺瘤切除;行双侧探查3例,其中1例甲状旁腺瘤并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包括旁腺瘤),1例甲状旁腺癌为MEN-1行根治性切除及切除垂体肿瘤手术,1例甲状旁腺瘤并MEN-1术前行胰岛素瘤和肾上腺皮质瘤切除。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随访期间11例血钙正常,8例无症状生存;1例腺瘤术后对侧甲状旁腺增生,再次手术。结论定位明确的单发甲状旁腺瘤或囊肿可单侧探查,MEN-1和腺癌或伴结节甲状腺肿者应双侧探查。术后密切随访不仅可确定手术效果,而且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患者和MEN-I患者。 吕会增 陈图峰 郑宗珩 黄勇 徐明 罗一民 卫洪波 张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