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作品数:1,406 被引量:5,098H指数:25
相关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系)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45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社会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4篇护理
  • 109篇细胞
  • 84篇老年
  • 75篇手术
  • 75篇小儿
  • 71篇疗效
  • 57篇糖尿
  • 57篇糖尿病
  • 53篇术后
  • 52篇肺炎
  • 51篇肿瘤
  • 47篇蛋白
  • 47篇干预
  • 42篇血管
  • 42篇儿童
  • 39篇动脉
  • 34篇关节
  • 34篇病变
  • 31篇康复
  • 30篇急性

机构

  • 1,275篇遵义医科大学
  • 64篇遵义医科大学...
  • 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20篇贵州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陕西中医药大...
  • 11篇遵义医药高等...
  • 10篇贵州省人民医...
  • 9篇遵义市第一人...
  • 8篇遵义市红花岗...
  • 6篇复旦大学
  • 6篇贵州航天医院
  • 4篇贵州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遵义市中医院
  • 4篇贵州中医药大...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李修洋
  • 11篇赵林华
  • 8篇仝小林
  • 8篇李青伟
  • 3篇王荣品
  • 3篇郑玉娇
  • 2篇朱向东
  • 2篇陈娟
  • 2篇刘文科
  • 2篇廖芯
  • 2篇路苹
  • 2篇王涵
  • 2篇祝晓云
  • 2篇林轶群
  • 1篇何丽云
  • 1篇吴多斌
  • 1篇张翊玲
  • 1篇易岂建
  • 1篇李艳春
  • 1篇潘岳松

传媒

  • 128篇中文科技期刊...
  • 99篇中国老年学杂...
  • 60篇中文科技期刊...
  • 51篇中文科技期刊...
  • 35篇遵义医科大学...
  • 3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8篇中华医院感染...
  • 2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0篇中国组织工程...
  • 19篇首都食品与医...
  • 18篇国际眼科杂志
  • 17篇现代医药卫生
  • 17篇实用医学杂志
  • 16篇沈阳药科大学...
  • 16篇中华中医药学...
  • 15篇医学食疗与健...
  • 14篇中国社区医师
  • 13篇当代医药论丛
  • 1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6
  • 90篇2025
  • 161篇2024
  • 173篇2023
  • 272篇2022
  • 259篇2021
  • 232篇2020
  • 87篇2019
1,4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分析结节性硬化症的全球研究现状及趋势
2022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全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6月24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上关于Tsc治疗的英文文献,用计量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3380篇文献,2010年—2015年Tsc研究领域全球出版文献整体呈增长趋势,2016年—2018年趋于稳定,2019年—2020年略有降低。文献发表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1628篇),其次是中国(497篇)及意大利(248篇)。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是Sahin Mustafa(75篇,被引3125频次)。文献发表量最多的期刊是PLoS One(97篇,被引2707频次)。世界范围发表文献最多的机构是哈佛大学(158篇,被引11821频次)。中国发表文献最多的机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文章研究领域位于前三位的是神经科学与神经病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相关研究热词排前五名的依次为tuberous sclerosis(941频次),epilepsy(290频次),mtor(260频次),angiomyolipoma(159频次),Tsc2(139频次)。最近研究热词为everolimus,children,Tsc1等。结论:近10年来,全球对Tsc的研究仍有较高的热度,美国贡献度及关联度方面最大。中国在该领域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神经科学与神经病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等。将来的研究热点可能仍为作用机制、药物治疗、儿科学等相关研究。
杨敏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结节性硬化症可视化
circ_NEK6/miR-503-5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circ_NEK6/miR-503-5p分子轴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5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qRT-PCR法检测血清中circ_NEK6、miR-503-5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分为si-circ_NEK6组、miR-503-5p组和si-circ_NEK6+anti-miR-503-5p组以及相应的对照组(si-NC组、miR-NC组、si-circ_NEK6+anti-miR-NC组);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与Transwell实验测定;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NEK6与miR-503-5p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中circ_NEK6高表达(P<0.05),miR-503-5p低表达(P<0.05);si-circ_NEK6组U266细胞miR-503-5p的表达、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水平增加(均P<0.05),而克隆数、迁移数和Bcl-2水平降低(均P<0.05);circ_NEK6可靶向结合miR-503-5p;在miR-503-5p组U266细胞,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水平上升(均P<0.05),而克隆数、迁移数和Bcl-2水平降低(均P<0.05);此外,si-circ_NEK6+anti-miR-503-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水平降低(均P<0.05),而克隆数、迁移数和Bcl-2水平升高(P<0.05)。结论敲低circ_NEK6可以通过靶向miR-503-5p降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
葛金丽李行李强柘娜娜周震沧刘兆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凋亡
超微血管成像评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级甲状腺结节血流特征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评价超微血管成像(SMI)检测血流分布及内部血管特征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15例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3个结节,采用SMI及CDFI模式观察结节血流分布和内部血管特征,比较二者鉴别诊断TI-RADS 4级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69个良性结节以Ⅱ型血流为主,54个恶性结节以Ⅲ型血流为主。SMI对良性结节Ⅱ型及恶性结节Ⅲ型血流显示率均明显高于CDFI(P均<0.01)。SMI及CDF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92.59%和72.22%,特异度分别为89.85%和81.16%,准确率分别为91.06%和77.24%。SMI对恶性结节内走行扭曲血管和穿支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DFI(P均<0.01)。结论甲状腺TI-RADS 4级良恶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存在差异;SMI可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杨光旭万静吴作辉王意丹胡瀚中彭格红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小儿感染性腹泻82例病原体检测分析
2020年
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检测结果。方法:选出本院儿科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均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其病原体检测结果。结果: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的病原体中,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构成比为45.12%,其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8.29%)、沙门菌(14.63%)、志贺菌(8.54%)、副溶血弧菌(7.32%)以及其他(6.10%);轮状病毒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病原体常见如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大便常规检验可检出导致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有助于临床对该病的及早诊断与治疗。
刘婷婷李光贵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体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VATS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竖脊肌平面阻滞对VATS患者术后镇痛及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拟择期进行VATS手术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B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ESPB组患者在术前采用0.31%的罗哌卡因30 ml进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操作。记录患者术后24 h内的NRS疼痛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术后第1天的40项恢复量表(QoR-40)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SPB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和24 h的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ESP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总使用量以及每小时每千克体重舒芬太尼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6±23.4)μg vs.(122.3±28.9)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P<0.0001);[(0.82±0.17)μg/(kg·h)vs.(1.30±0.33)μg/(kg·h)]。另外,ESPB组术后第一天的QoR-4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6(180.5~188.5)vs.181(1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VATS患者,术前采用竖脊肌平面阻滞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
皮勇杨义辉马世颖
关键词:术后疼痛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美容整形术后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性分析
2020年
心理护理应用于美容整形术后护理工作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接收的60名美容整形患者基本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人。常规护理法常常适用于对照组,心理护理法多用于观察组,根据两组病患护理效果展开具体分析和讨论。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病患各项生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SAS、SDS分值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相对明显。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美容整形术后护理可对病患生理、心理状况加以调节,加强美容整形手术效果,故值得推广引用。
罗琴
关键词:美容整形心理护理
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2021年
评价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重型颅脑创伤病患,分成1组(n=38)、2组(n=38),分别行传统去骨瓣减压术与大骨瓣减压术,对比其效果。结果:2组术后的GCS评分(12.5±1.4分)高于1组(10.8±1.1分),NIHSS评分、颅内压(14.7±2.1分、16.9±2.8mmHg)低于1组(20.5±2.9分、22.1±3.2mmHg),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1组(15.8%),P<0.05;2组的有效率与存活率(76.3%、97.4%)高于1组(52.6%、86.8%),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显著,可减轻昏迷程度,改善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压,并发症少,且有效率与存活率高,值得推行。
唐斌胡颖李建萍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程度神经功能颅内压并发症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1年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入院接受非全麻手术的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利用奇偶分组的方式分化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期间,选择舒适护理进行基础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及痊愈后期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综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干预情况来看,在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非常麻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期间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心理状态,促使手术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提升手术的满意度,另外也可以加强患者后期的痊愈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邓婕婕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心理状况满意度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年
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1 d,加重1 d”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考虑脑梗死,予以治疗无明显好转;6 d前出现右侧颜面、右侧肢体麻木,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不能持筷,行走不利,但可自行行走;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1 d前出现行走拖拽,需搀扶行走,右上肢上抬费力;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姚本海刘娇唐青青左浩郭红曾尤超詹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急性脑梗死
仝小林院士从“脏腑风湿”谈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8
2022年
《医宗金鉴·凡例》指出:"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中医经典如木之根,水之源,习医之人,必以研读医经为首务,博极医源,方能明辨真要,验于临床。从《黄帝内经》到近代百年,痹病的诊疗体系逐渐完备。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风湿病专家,李济仁思求经旨,演其所知,突破了狭义痹病的桎梏,提出了广义痹病的内涵,其在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痹痿通论,体脏互观"思想,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发展。仝小林院士师承于李济仁教授,在李济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内经》中的"伏邪"理论,提出了"脏腑风湿"学说。从"痹痿通论,体脏互观"到"脏腑风湿",共同构建了当代中医"痹病"新的理论体系,为包括风湿免疫类疾病在内的诸多疑难杂病的辨治开辟了新思路,展示了中医学薪火相传的大医精神,是中医经典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鲍婷婷杨映映宋斌于同月沈梦菲雷烨李修洋
关键词:痹病
共1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