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品数:1,120 被引量:1,796 H指数:14 相关作者: 李光安 许传宏 陈岚 刘珂艳 金薇薇 更多>> 相关机构: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社会与产业的对接──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探究 被引量:1 2007年 中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理念、模式条件上存在诸多问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利用学科交叉、中外交流,同产业建立产学关系,打通学校与社会实践的道路,并通过教学与设计项目和展赛活动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设计师的身份转换。 马新宇关键词:对接 社会 传统文化与当代IP塑造及传播——以四大名香为例 2025年 探讨了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采用符号学和传播学的方法,分析了如何将四大名香的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符号,并利用漫画叙事等形式进行传播与科普教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字化平台推广香文化IP,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实现文化复兴,而现代化转译与创新传播是实现香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杨文婕关键词:传统文化 IP设计 春晚舞台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5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非遗文化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传承与发展也呈现出蓬勃态势。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和各省级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纷纷为非遗文化搭建广阔舞台,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围,让非遗文化在更广泛的受众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针对春晚舞台上非遗文化传播策略的研究,从满足受众需求、内容创新、技术赋能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一方面,春晚舞台与非遗文化的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它也带动了全国各地的非遗文化消费,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李晓华中国茶叶的包装设计 被引量:7 2012年 茶为国饮,中国自古就有名茶,然而很遗憾的现状是中国茶产业还陷于国内市场的混乱争夺与国际市场的低迷状态。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茶叶产品同质化的趋势逐渐明显,包装设计已成为品牌塑造的重要载体。 方燕燕关键词:中国茶叶 全球经济一体化 产品同质化 茶产业 叙事视角下数字化首饰创作研究 2023年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时尚艺术和人们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数字时尚走进人们的生活。传统首饰艺术也走上了数字化道路,数字化首饰由此产生。数字化首饰承载了现代数字科技和传媒技术,兼具数字艺术和首饰艺术的双重特征,融入了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成为时尚版图中的一朵奇葩。在如今的数字化首饰创作之中,由于创作者对数字化首饰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创作定位群体不准确、设计理念模糊、成熟的可穿戴设备影响等因素,致使数字化首饰发展迷失方向,数字化首饰成为“可穿戴设备复制品”,或是高技术累加的“移动的电子设备”。文章借助叙事设计的原理,解读数字化首饰的内涵,并提出构建叙事性数字化首饰的策略。数字时代的叙事创作方式不再是单一线性的,逐渐从单向的创作者引导佩戴者、观众解读模式转变为不同身份的人之间、现实和虚拟之间、首饰和身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此时,数字化首饰既装饰身体,又量化身体,亦构建出现实和虚拟间展演的场域,形成一种特殊的媒介装置,将身体延伸,并以超文本的叙事连接构筑传达意境,身体成为界面,叙事穿梭其中。由此,就数字化首饰的物质形态而言,其气韵成为创作者首要考虑之事,应以气韵的变换达到情感的共鸣。实体数字化首饰创作时以物象形,装饰随形而走,色彩写气图貌,通过首饰最直观、可感的形象诉说其背后的故事。数字化首饰之“象”的构建要精准定位,突出首饰应有的数字功能,应用数字艺术创作方法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在虚拟和现实的环境中调动多感官的联动,将观众带到故事之中。数字化首饰之“神”的表达依赖创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悉心考量与编排,从而脱离浅显的表情达意。最终随着数字科技发展,数字化首饰与身体“融合”,进一步拓展数字时尚的版图。 杜金平 付亚芹 李琦 闵智颖关键词:设计创意 数字艺术 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设计特色探究 2024年 目的:风起云涌的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格局大变革的时期,当时大量西方纺织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广泛的宣传迅速站稳脚跟,中国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意识到商业美术在生产消费中的价值,开始探索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转型之路。商标设计作为品牌和产品的“脸面”,凭借极强的识别性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行业作为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市场竞争激烈,其商标注册量之多,约占民国商标总量的1/3。民国时期纺织品风格鲜明并与时代同频共振,研究纺织品商标设计特色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从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设计概述、设计特色、设计手法,以及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设计对中国现代商标设计的影响出发,论述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设计的特色和价值。结果: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具有精致写实的叙事性绘画风格特色、以图言志的抽象寓意性特色、中西结合的趋新善变特色、新潮前卫的现代几何风格特色。技法有对比、变形、象征、合成。结论:分析民国时期纺织品商标设计特色,能够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新时期商标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 梁臣臣 李芃关键词:民国时期 纺织品 商标设计 关于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思考 2015年 现代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一、枯燥的讲解,更多的是运用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使教学更为轻松、简单、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性和创造性。文章对教育技术和其发展形势进行了概述,并对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顾艺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 苗族文化元素在花西子品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年 近年来国风兴起,很多国货品牌都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设计之中,花西子就是其中之一,其发展迅猛,不到五年时间已成为国内著名彩妆品牌。花西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商品设计相结合,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文章使用案例分析法,从苗族文化元素的角度分析花西子的图案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文案设计,探究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商品的融合,旨在为民族文化元素和非遗的传承提供启发,为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提供新思路。 李雪雁 叶晓娴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 苗族文化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办法探析 被引量:8 2018年 本文从艺术硕士(艺术设计类)的招生方式、考核方法、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我国艺术硕士(艺术设计类)培养方案上存在的不足,并立足于"新工科"教育目标,对我国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的招生类型、国际合作方式、校企结合、艺工并举,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刘芹 许传宏 劳琪关键词:艺术硕士 艺术设计类 招生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12 2022年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研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可以有力阐释中国乡村建设背后的文化意义,为乡村振兴拓展思路。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针对2001—2022年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类型学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差异性,总结归纳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探讨文化景观在传统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属性,以此强调人与生存环境之间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 郭林娜 吴文治 赵斌 汪瑞霞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CITESPACE 类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