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 作品数:64 被引量:143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雄孙剑韩斌陈家驹陈琛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中国之莺”的“青春之歌”——历史音频中的表演史研究,以周小燕先生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周小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她的录音活动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百代、大中华等公司都曾录制唱片,出国学习后,根据文献记载,也曾在欧洲录音并出版唱片。新中国成立后,周小燕积极投入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在繁忙的社会活动、行政工作与教学演出之外,还录制了一批唱片。这批珍贵的历史音频资料为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并研究作为表演艺术家的周小燕,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文本。文章通过对周小燕历史音频文献(1948~1959)的搜集、梳理与考据,从历史音频文献本体特征出发,对周小燕的表演艺术发展与成就做出分析,同时也分享在音乐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史、风格史、技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些思考,并由此探索适合音乐表演艺术规律的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 韩斌钱仁平史微
- 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萧友梅档案》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音乐手稿(Music Manuscript)是作曲家通过文本和符号的有机组合,亲手书面记录的乐曲。这种使作品音响可视化的音乐手稿,不仅具有文献的校勘价值,更是一种值得保存的重要文化资源。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音乐图书馆,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08年秋正式启动"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以工作坊形式,由上海、台北、华盛顿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团队,共同探讨、逐步建立起一套既遵循国际先进手稿典藏标准的流程与机制,又具有上音乃至中国特色的手稿档案保存标准与措施,对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多年来累积的一大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音乐作品手稿进行分批典藏与数字化保存。该文以《萧友梅档案》为例,介绍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关于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
- 钱仁平肖阳
- 关键词:数字化萧友梅
- 廖辅叔与陈田鹤、江定仙合作的两首悼歌被引量:3
- 2012年
- 1935年廖辅叔曾与陈田鹤、江定仙合作,为不幸去世的国立音专学生、女高音歌唱家孙德志创作了两首悼歌。文章对这两首歌的历史创作背景以及孙德志其人作了详细阐述,并附原刊于《新夜报》上的这两首歌的复印件。
- 张雄
- 关键词:廖辅叔陈田鹤江定仙
- 黄自研究三题
- 2025年
- 文章通过黄自的“佛曲”、海外黄自研究及黄自的音乐史学著述的“研究三题”,对学界较少关注的黄自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作者提出了为什么“音乐史”成为黄自临终遗言、为什么黄自坚守着“保守风格”的音乐创作手法,以及为什么黄自的艺术歌曲的旋律适合重新填词成为“佛化”歌曲等以一系列问题,为推进黄自研究的深入提供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 洛秦陈琛
- 关键词:黄自佛曲中国近代音乐史
- 已被证明的基础与五声音调——黄自与韦瀚章的首部艺术歌曲《思乡》~([1])
- 2025年
- 本文以黄自与韦瀚章合作的首部艺术歌曲《思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艺术创作中的文化隐喻、音乐形态特征及其在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意义。《思乡》不仅超越了个体乡愁的情感抒发,还承载了战时知识分子的集体文化记忆,更以音乐创作实践回应了萧友梅关于“新体乐歌”兼具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构想。作为代表性成果,在歌词文本层面,韦瀚章既延续了文言诗词的凝练意境,又以白话句式增强文本的现代性,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脉与现代意识的交融”这一文化命题;在音乐创作方面,黄自展现了其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娴熟掌握,并践行了“中西音乐元素有机融合”的理论主张。
- 斯蒂芬·M.琼斯陈琛洛秦
- 关键词:黄自《思乡》艺术歌曲中西融合
- 全球音乐史研究的视野、方法与叙事——ICTMD全球音乐史研究分会的成立背景与面临的挑战被引量:1
- 2024年
- 全球(音乐)史迄今为止并非一个定义明确的领域,但将全球理解为研究地方、区域或国家与世界关系的视角于当下(民族)音乐学并不陌生。“世界音乐”研究在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双重转向中重新审视时间与空间的断裂,音乐理论家寻找某种足以“统摄”全球音乐的分析工具,民族音乐学家重省“比较音乐学”,提出“多线程历史”“全球音乐圈”和“后欧洲思维”的设想。无论是构拟跨文化的共性与对话,还是从人类行动方案和地方术语中探讨人类音乐文化的差异与相互关联,或是以“微观历史”和“路”的流动性探索“全球网络”的音乐史,力图“去中心”的“全球史”都不应止于反霸权的结论或目的。如何通过民族志的专门知识将历史的线索落在实处?如何在史志互向中探索空间、时间、行动者和结构的“联通性”?文章讨论了全球音乐史写作的驱动力与问题,并展望文明互鉴意义上的全球音乐史。
- 萧梅凌嘉穗
- 关键词:世界音乐文化间性
- 中国气息 时代特征--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创作被引量:13
- 2013年
- 一、王建民二胡狂想曲创作概述自刘天华创作的十首二胡独奏曲问世以来,我国专业二胡音乐的创作已经历了不平凡的一个世纪。期间,众多优秀的作曲家为我国二胡音乐创作事业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精品,他们在充分表达与挖掘本民族音乐文化中独特的语言方式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融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共性之中有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将二胡音乐创作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
- 钱仁平唐荣
- 关键词:二胡音乐二胡独奏曲现代作曲技法二胡演奏家苗族飞歌
- 中国音乐编年史的理论思考——北宋音乐编年史研究的个案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以北宋音乐编年史为研究个案,探讨编年史作用于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三个方面的意义:呈现音乐史过程化、细节化的发展脉络,呈现音乐史完整的生态图像以及找寻音乐史发展的时间标尺。同时,笔者还指出音乐编年史课题在目前学界的学术意义与定位,即音乐编年史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是具有"基础性"、"实验性"、"延展性"的研究课题。
- 黄艺鸥
- 关键词:编年史
- 春在枝头已十分——钢琴教育家巫一舟先生的学生时代
- 2013年
- 巫一舟先生(1913.4.9-1997.12.29)是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老前辈。作者在整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特别是"国立音专"史方面的老档案过程中,"巫一舟"这个名字频繁遇到。相对于作曲家、理论家,老一辈表演艺术教育家的存世文献甚少,文章阐述、提供了一些在武汉不容易找到的有关巫一舟先生的资料。
- 钱仁平
- 关键词:钢琴家生平史料
- 让历史照进未来 让音乐弥漫世界——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综述被引量:5
- 2012年
- 一、缘起2011年11月21日至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承办,音乐工程系、音乐学系协办的"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①,在建校84周年校庆之际,于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 钱仁平孙剑
- 关键词:音乐文献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