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3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艺术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艺术
  • 12篇声乐
  • 10篇音乐
  • 7篇歌唱
  • 6篇声乐艺术
  • 6篇乐教
  • 6篇教学
  • 6篇唱法
  • 5篇文化
  • 4篇演唱
  • 4篇民歌
  • 4篇民族声乐
  • 4篇教育
  • 3篇音乐教育
  • 3篇审美
  • 3篇声乐教学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唱法
  • 3篇发声
  • 3篇表演

机构

  • 36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李娜
  • 2篇郭建民
  • 1篇张娜

传媒

  • 4篇艺术研究(哈...
  • 3篇戏剧之家
  • 3篇音乐天地
  • 3篇民族音乐
  • 2篇音乐创作
  • 2篇音乐生活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艺术教育
  • 2篇广播歌选
  • 2篇黄河之声
  • 2篇歌唱世界
  • 1篇乐器
  • 1篇北方音乐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歌海
  • 1篇乐府新声(沈...
  • 1篇艺海
  • 1篇福建艺术
  • 1篇东北之窗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写自己·唱自己·宣泄自己——央视《中国好歌曲》述评被引量:1
2015年
和其他选秀节目不同的是,不看重歌手外形、嗓音等条件,而是着重展现音乐作品的魅力和创作灵感,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的创作力量,这就是横空出世的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一经播出后获得了强烈的反响,这在当下的电视荧屏是不多见的。“好声音容易,好歌曲不易”,虽说是一句玩笑活,却真切的反映了十几年来流行乐坛的尴尬现状。
李娜
关键词:歌曲央视宣泄创作灵感选秀节目音乐作品
再论声乐教学“乐感”培养
2015年
通常,乐感较差的学生,很大的原因就是先前接受的专业课过于注重技术,使学生走进了理性的胡同,而音乐恰恰是灵性的,必须培养学生把音符变成形象,把演唱的音乐与精神或者某种艺术形象联系到一起。■通过歌曲训练培养"好乐感"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有这样的想法,低年级的学生能力不行,方法不够完善。
李娜
关键词:发声练习歌唱技能字腹二度创作声音概念
辽剧花绽放 戏曲飘奇香
2024年
《辽剧经典唱段演唱会》于2024年6月8日全国非遗日当天举办,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旅厅支持、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瓦房店市委宣传部主办,“辽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牛正茂携众多辽剧名家齐聚一堂,演唱了《加林与巧珍》《月在别时圆》《圆谎》《奉天落子》《姜云胜》等15首经典唱段。这些唱段通过辽剧的表现形式,不仅讲述了“辽南故事”,同时也深刻地呈现了其人文思想和思政元素,向大众传达了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能量。
李娜
关键词:经典唱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演唱会代表性传承人人文思想
声乐教学中的手段被引量:3
2010年
声乐教学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艺术学科,声乐教学的课堂,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对象不同,情况千变万化,方法多种多样,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各有不同,虽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就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
李娜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实践歌唱技巧发声方法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一是指民族民间唱法,另一种是戏曲、曲艺唱法,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文化艺术,这两种唱法伴随着历史的年轮,加之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探索,逐步融会贯通于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使之成为相对成熟和完整的歌唱艺术体系。当然,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得益于中国传统唱法的"薪火相传"式的不断传承和传播,因此,在当下音乐文化多元化背景之下,中国民族艺术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多元音乐文化交织复杂因素的挑战,具体说是以西方声乐艺术为基础,还是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并将传统的唱法发扬光大得以传承与传播,最终实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又一次腾飞,这是本文的主要议题。
李娜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精神传承
大连地区音乐文化特色与源流梳理
2017年
大连地区曾是远离皇权政治中心、北方诸民族战乱之地,是南北贸易海上交通枢纽、大规模迁徙地,又曾是近代异族列强互相争夺、殖民统治的战略要地。但大连在冲击和战乱中不仅将本地区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还将移民文化融合到本地文化中。他在被殖民统治时期虽然接受新文化,但传统音乐文化并没有被全部教化而消失,反而更加繁荣。
李娜张宁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文化特色殖民统治时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南北贸易
论歌唱意识的“内感觉”和“外感觉”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主要阐述了歌唱者在歌唱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听众听到的声音在感觉上是两回事,并指出在高音区上,唱者的感觉和听觉的感觉是相反的,这对于声乐教学与声乐学习中如何使用好"意识"这个机能调节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忽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在教学中把声音引入歧途。
李娜
关键词:歌唱意识
辽南民歌的概述、演唱与情感表达——以辽南民歌《摇篮曲》为例
2025年
文章旨在剖析辽南民歌的演唱与情感表达,通过对其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的全面梳理,以及对发声技巧、演唱风格的探究,揭示辽南民歌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方式。以辽南民歌《摇篮曲》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阐述演唱与情感表达的紧密关联及相互影响。辽南民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李娜岳欣曈
关键词:演唱情感表达摇篮曲
歌剧《伤逝》创演新感受
2015年
歌剧《伤逝》是中西方歌剧结合的成功典范,讲述着中国人的故事,作者和主演也都是中国人,既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今年恰逢歌剧《伤逝》曲作者施光南先生诞辰75周年,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复排了歌剧《伤逝》,分别在深圳保利剧院和大连保利剧院上演,让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歌剧之夜。
李娜
关键词:西方歌剧《伤逝》思维观念施光南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征研究
2018年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中,声乐表演、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研究到民族唱法与其它唱法的融合比较研究等,均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本文把研究视角放在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特征的研究上。我们要把握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历史的基本脉络,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风格特征作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解读,并对未来民族声乐的发展进行展望。
李娜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