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油菜
  • 7篇杂交
  • 7篇制种
  • 7篇制种技术
  • 6篇高产
  • 5篇高产制种
  • 3篇选育
  • 3篇杂交水稻
  • 3篇水稻
  • 3篇芥酸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高产制种技术
  • 2篇杂交油菜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香型
  • 2篇小麦
  • 2篇甘蓝型杂交油...
  • 2篇高芥酸

机构

  • 15篇四川国豪种业...
  • 7篇绵阳市农业科...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张敏
  • 7篇徐黎峰
  • 6篇李守国
  • 6篇吴泽江
  • 5篇侯锡学
  • 5篇吴凡
  • 4篇周雷
  • 3篇周玉刚
  • 3篇王学春
  • 3篇杨国涛
  • 3篇胡运高
  • 3篇张学财
  • 1篇徐黎锋
  • 1篇陈永军
  • 1篇刘蓉
  • 1篇王红妮
  • 1篇张洋
  • 1篇胡晓清
  • 1篇唐艳
  • 1篇彭友林

传媒

  • 9篇中国种业
  • 2篇杂交水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绵油31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6
2022年
绵油3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甘蓝型油菜高芥酸隐性核不育系绵703AB-2作母本,以优质高芥酸隐性核不育恢复系绵恢957-204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工业用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9)510008。该品种广适、高产、高油、高芥酸、抗性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秋季种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制种产量从8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130kg/667m^(2),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农户收入逐年提高。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徐黎峰侯锡学李守国宋俊峰杨荣合张敏王强吴泽江胡言辉唐剑王得名赵婧霞贾茜茜张瑜邓孝全
关键词:高芥酸油菜高产制种技术
玉米新品种绵单1273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绵单1273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绵723×成205-22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在四川、新疆、甘肃武威等地多年来制种质量和产量比较,结合绵单1273父母本特性,从播种前后到田间管理等多方面详细叙述了制种要求,从收获时机的把握及后期保存,强调了制种技术环节中穗期管理的可控性。
徐黎峰周玉刚王晏张敏张敏邓元宝张学财张学财赵兴龙何丹
关键词: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不同花序生产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2017年
以14个四川盆地宜栽甘蓝型杂交油菜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来源的花序生产力大小及其对单株产量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一次分枝花序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关系最为密切且在品种间变异不大。主花序生产力和一次分枝花序生产力相互促进,二者均对二次分枝花序生产力有一定抑制作用,通径分析表明直接作用一次分枝花序最大,二次分枝花序大于主花序。杂种优势育种时,一次分枝花序生产力作首要考虑的同时,还应重点考虑一次分枝花序在单株产量中贡献程度限度和二次分枝花序的生产力。
张敏张学财左尚云李守国钟凯徐黎峰张洋庞春鹏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生产力单株产量贡献率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蓉7优523制种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蓉7优523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7A和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恢复系绵恢523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037。
徐黎峰周玉刚王晏胡言辉李守国李守国张敏张敏李春财邓元宝熊波陈远洋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制种
有机无机氮配施对高芥酸油菜绵油30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有机无机氮配施对高芥酸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处理(纯施有机肥、纯施无机肥、20%、30%、40%、50%有机肥替代量)对高芥酸工业型油菜(绵油309)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高芥酸工业型油菜的高产、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一定比例有机无机氮配施可以显著提升油菜产量,30%有机氮配施处理产量最高,达3501.63 kg/hm^(2),较纯施有机肥显著增产24.84%,较纯施无机肥显著增产23.47%;有机无机氮配施促进油菜主序和分枝的生长发育。30%有机氮肥替代处理下在不影响芥酸含量的同时增加含油量,进而达到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芥酸和食用油脂产量的目的;还能够提高土壤氮储量,从而使土壤维持较高肥力水平,实现油菜的减肥增效,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黄苗刘蓉张敏孙利琼陈虹王学春杨国涛胡运高
关键词:无机氮
小麦品种国豪麦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8年
国豪麦3号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李生荣研究员用自育的优良矮秆新品系1227-185(审定名:绵麦185)作母本,选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99-1522(审定名:川麦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F_1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99-1572(审定名:川麦42)配制复合杂交组合经改良系谱法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稳产、熟期转色好、商品性好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6001。国家麦3号由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和销售。
邓元宝吴泽江侯锡学侯锡学张学财张敏李生荣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核三系双低杂交品种绵油51的选育及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2025年
绵油5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自有优质双低核三系不育系绵289MA-2作母本、优质耐菌核病恢复系绵恢106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核三系双低杂交组合,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510007,适宜在平丘生态区四川、重庆、贵州贵阳冬油菜地区秋季种植。该品种具有杂交优势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含油率高、抗逆性强、成熟期中等偏早、株型紧凑、适宜机收、适应种植范围广等突出优点,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核三系油菜品种,更有利于油菜制种质量控制和产量提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总结了绵油5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制种技术等,以期更好地促进绵油51的推广与应用,助力粮油安全。
张敏张敏蒙大庆徐黎峰周雷王登杰杨荣合周雷王强褚旭东李守国陈亮贾茜茜肖娅李守国叶雨科
关键词:双低油菜选育制种技术
香型水稻不育系国香1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国香1A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宜香1B与广抗13B杂交后与宜香1B回交,再与宜香1A测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香型三系水稻不育系,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国香1A香味浓,异交结实好,目前已配制3个杂交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周雷吴凡吴凡吴泽江侯锡学张敏吴泽江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香型选育
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2019年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选育了绵阳32号、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杂麦638等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选育为四川乃至西南麦区杂交小麦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等系列杂交小麦品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绵杂麦系列品种(MTS-1为母本)的高产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推广,总结了一套适宜四川麦区的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高效制种和栽培技术,以供制种户和种植户利用。
邓元宝吴泽江何员江张敏陶军吴凡周玉刚侯锡学李生荣任勇
关键词:制种技术栽培技术
氮磷调控对高芥酸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氮磷肥互作处理下高芥酸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以期探明适应高芥酸油菜品种稳产提质的氮磷肥施用处理。[方法]以高芥酸型油菜‘绵油309’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0 kg·hm^(-2)(N0)、60 kg·hm^(-2)(N1)、120 kg·hm^(-2)(N2)、180 kg·hm^(-2)(N3)4个氮肥水平和0 kg·hm^(-2)(P0)、45 kg·hm^(-2)(P1)、90 kg·hm^(-2)(P2)、120 kg·hm^(-2)(P3)4个磷肥水平,共16个处理,比较不同氮磷水平对高芥酸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氮磷肥通过影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进而影响油菜产量,2020年和2021年均在N3P2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2020年最大值为2848.7 kg·hm^(-2),比最小值(929.4 kg·hm^(-2))增产206.5%,2021年最大值为2908.3 kg·hm^(-2),比最小值(927.4 kg·hm^(-2))增产213.6%。2020和2021年在N3P2处理下菜籽油产量最高达1144.0、1353.1 kg·hm^(-2),芥酸产量最高分别为582.5、685.8 kg·hm^(-2)。氮肥对高芥酸油菜的含油量具有极显著影响,2年均在N2条件下含油量最高(41%~42%);氮磷肥对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2年均在N2P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55.0%。[结论]合理的施用氮肥和磷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绵油309’作为芥酸加工型油菜,当施氮量为180 kg·hm^(-2)和施磷量为90 kg·hm^(-2)时可以实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杨国星张敏杨国涛陈虹张国豪刘倩王汝丹王学春胡运高
关键词:油菜氮肥磷肥芥酸脂肪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