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电子电信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通信
  • 5篇网络
  • 4篇资源分配
  • 3篇视频
  • 2篇调度
  • 2篇多输出
  • 2篇多输入多输出
  • 2篇信道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视频编码
  • 2篇无线
  • 2篇无线传感
  • 2篇无线通信
  • 2篇联网
  • 2篇卷积
  • 2篇卷积神经网络
  • 2篇可伸缩
  • 2篇可伸缩视频编...
  • 2篇角动量

机构

  • 21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国网智能电网...
  • 1篇滁州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山东管理学院
  • 1篇南京南瑞信息...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作者

  • 21篇王磊
  • 8篇郑宝玉
  • 4篇崔景伍
  • 1篇李雷
  • 1篇王精明
  • 1篇邱晓晖
  • 1篇贾国强
  • 1篇丁正
  • 1篇王俊
  • 1篇刘春
  • 1篇孔瑞溪
  • 1篇赵君喜
  • 1篇时艳玲
  • 1篇连涛
  • 1篇聂和平
  • 1篇王乐

传媒

  • 5篇软件导刊
  • 3篇信号处理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通信技术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计算机与信息...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同时基于容量和误码性能的天线选择算法
2009年
天线选择是降低多天线通信系统的硬件复杂度以及改善空域相关性能的有效途径,在现有的天线选择算法中,基于系统容量和基于误码性能的算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环境。该文在详细分析这两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基于容量和误码率的天线选择算法,即SCE算法,并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算法性能。
王磊贾国强王精明
关键词:天线选择信道容量误码率
矿井监测系统网关的设计
2012年
利用CC2430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无线传输,现场采集器采集数据并通过逐级跳转的方式把数据传送到协调器,协调器通过RS232串行口与ARM处理器通信并实现在ARM上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显示,ARM处理器最终通过网线连接井下路由器与井上PC机进行通信,接入局域网中的客户端可以随时以网页形式访问ARM上的数据以及实时的视频监控。以网页的形式访问ARM上由ZigBee传来的数据是该项目中的一大创新点,此外,协调井下ARM与井上PC间通信的路由器本身就具有易于扩充节点和扩大网络规模的优势。
刘春孔瑞溪王磊聂和平连涛邱晓晖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网CC2430ARM处理器WEB
基于投影空间下奇异值分解的海面小目标CFAR检测被引量:7
202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空间下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杂波抑制方法。在雷达回波数据中,利用待检测单元的邻近单元构造杂波空间,并将杂波空间在投影空间下进行奇异值分解以实现杂波抑制。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检测器,即将正交投影(orthogonal projection,OP)、奇异值分解和传统恒虚警(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器相结合,记为OP-SVD-CFAR。将OP-SVD-CFAR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与OP-CFAR检测器、最大特征值的矩阵CFAR检测器、SVD-FRFT检测器和CA-CFAR检测器的性能分别进行比较,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OP-SVD-CFAR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时艳玲王磊李君豪
关键词:海杂波杂波抑制雷达探测奇异值分解
面向车联网场景的网络切片效用最大化资源分配方案
2025年
5G网络切片技术是满足车联网业务低延迟、高可靠性要求的重要选择。为满足车联网业务差异化和多样化服务需求,设计一种基于最大化网络效用的车联网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定义了网络效用函数,在兼顾传输速率、时延的同时考虑了车辆移动性对网络效用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记忆库的双Sigmoid粒子群算法。其中,动态记忆库通过维护一个动态更新的记忆库来增加群体多样性,有效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双Sigmoid函数更新惯性权重因子解决了算法前后期过渡不平滑等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次优算法运行时间缩短了5.5%,同场景车联网网络切片资源分配公平性系数提升了9.62%,网络效用提升了7.86%,为提高车联网服务质量提供了参考。
鲍禹丞窦海娥姚继明王磊
关键词:车联网粒子群算法罚函数法
基于结构化匹配追踪算法的动态多用户检测性能分析
2019年
在面向物联网(In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5G系统中,更有效的多路访问对于处理大量物联网用户或设备产生的零星流量问题至关重要,这些用户或设备大多数时间处于非活动状态,但时不时地会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接入或离开无线网络。非正交多址(NOMA)正是一种解决5G物联网系统中大规模连接问题的重要方案,此技术需要用到动态多用户检测(MUD)技术。这里将对新提出的基于结构化匹配追踪(SMP)的动态多用户检测技术展开讨论与分析。
王磊
关键词:多用户检测
面向实时视频流传输的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案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基站视频流量激增问题日趋严重。为此,设计一种面向视频传输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联合资源分配方案,将原问题可分解为实时视频任务卸载决策问题和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问题。该方案利用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的分层特性,通过编码将视频流转换为基础层和增强层,以适应用户信道间的差异性,降低视频上传运输成本,提高用户体验质量。考虑到移动边缘计算就近服务用户的特点,该方案将视频任务卸载至边缘端进行解析,用于解决视频层数选择、卸载基站选择以及联合资源优化问题。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卸载可行性明显更高,且有效减少了传输时延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用户的视频传输性能。
徐奥王磊王俊崔景伍郑宝玉
关键词:视频流量可伸缩视频编码资源分配
物联网中面向用户体验质量的触觉编码与网络资源分配联合方案
2025年
融合听觉、视觉和触觉交互的多模态应用有望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式的体验和丰富的交互功能,即将成为下一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关键服务。然而,IoT中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和分布式特性给触觉通信的高时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触觉编码和网络资源分配的联合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灵活可伸缩的触觉编码方法,结合人类触觉感知机制,能够自适应IoT复杂多变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需求;其次,构建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的网络资源按需分配机制,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升触觉通信服务的QoE和网络资源效能方面效果显著。该研究成果为未来IoT场景下的高效多模态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张旭光陈鸣锴康彬王磊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资源分配
5G环境下智能无感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2年
目前高校中教学督导工作还只能通过人工课堂观察、查看低分辨率和传输速率慢的视频监控来非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这既会造成课堂进度和效果反馈的滞后、片面、模糊,也带来了较大的人力成本及费用支出,且高校教学质量并未出现明显提升。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和难题,引入目前主流的5G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无感化改革课堂质量评价机制,使得课堂质量检测更加高效化、智能化。本系统实现了利用高清摄像头采集课堂视频信息,从而识别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专注度,进而研发出直观化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系统,为教学质量实时进行量化评价提供了精准依照和衡量标准,并为高校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
陈鸣锴郑楷鹏庄文芹王磊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视频监控
对抗全双工主动窃听的安全高效D2D通信策略
2024年
第5代(The 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同频双工技术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将这项技术运用到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系统通信的安全性。然而,非法用户运用全双工技术将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针对D2D通信系统中存在全双工主动窃听者恶意干扰D2D用户的问题,主要研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对抗全双工恶意窃听者的安全高效功率分配方案。由于合法用户和主动窃听者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在保证保密速率要求的情况下,分别考虑单链路与多链路的场景,研究以最小化D2D用户消耗功率和最大化窃听效用为目标的最佳功率分配策略。由于D2D用户和恶意窃听者的优化问题不能分开解决,通过将它们之间的交互构建成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基于二分法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仿真表明,通过合理的功率分配能够有效对抗全双工恶意窃听者的窃听和干扰,从而实现安全高效通信,满足更高的系统安全性需求。
胡阳杨爽张明韦存王磊江雪
关键词:物理层安全全双工
基于强关联平滑约束的目标检测模型剪枝方法
2024年
目标检测模型的轻量化研究虽已产生诸多代表性成果,但现有方法在模型高比例剪枝时会出现检测精度断崖式衰减。在探索主流目标检测网络剪枝性能衰减的根源时发现剪枝后梯度的波动是影响模型性能的关键。为此构建了基于强关联平滑约束的剪枝框架(Pruning Framework based on Strong Correlation Smoothing Constraint,SCSC)。首先将历史梯度及当前梯度定义为自蒸馏理论中的教师及学生,通过学生模仿教师的方式使学生梯度最大程度接近教师梯度,实现梯度平滑;其次依据梯度平滑结果提出基于强关联约束的剪枝方案,将历史梯度与当前梯度组成强关联组,通过强化历史梯度对当前梯度更新的贡献增强模型权重参数稀疏度。在PASCAL VOC2007数据集进行测试,SCSC对比主流剪枝方法取得了2个百分点的平均精度提升;在KITTI数据集中,SCSC剪枝率为80%时,相较于原网络识别精度衰减仅为3个百分点。
康彬李卓邱坤窦海娥王磊郑宝玉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