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微相
  • 3篇沉积微相
  • 2篇油层
  • 2篇微相研究
  • 2篇沉积微相研究
  • 1篇单砂体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学特征
  • 1篇油田
  • 1篇致密
  • 1篇萨南油田
  • 1篇砂体
  • 1篇试验区
  • 1篇苏里格
  • 1篇苏里格气田
  • 1篇甜点
  • 1篇气田
  • 1篇主力油层
  • 1篇芦草沟组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作者

  • 4篇马世忠
  • 4篇王浩
  • 3篇何宇
  • 3篇李杭
  • 2篇张宇鹏
  • 1篇冉启全
  • 1篇袁江如
  • 1篇何伟
  • 1篇赵天琦
  • 1篇张亚奇
  • 1篇王鹏丽
  • 1篇袁大伟

传媒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州煤炭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厚油层垂向单砂体精细解剖与刻画被引量:1
2017年
以大庆油田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为例,针对厚油层开展了垂向的精细识别。利用3727井层有效砂体数据,建立河道类别判定标准,划分出了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河道砂体。通过对河道切叠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将小层内原有的单河道砂体细分为多河道砂体。建立了研究区复合河道砂体空间叠置关系,识别出了单独的骑墙河道,为探究厚油层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井间连通关系打下了基础。
李杭马世忠张斌弛鲍俊驰赵天琦何宇王浩
关键词:沉积微相
大庆油田萨南七东试验区主力油层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对萨南七东试验区主力油层进行精细解剖,通过高精度层序划分与对比,单期河道级别时间单元微相精细刻画,建立了390口井9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建立研究区1种相、3个亚相、26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包括心滩、辫状河道、分流河道、溢岸砂、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确定了9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为研究储层特征打下地质基础。
张亚奇马世忠王鹏丽满文光张宇鹏何宇王浩李杭
关键词:沉积微相萨南油田
苏里格气田苏东27—36密井网区山1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苏里格气田苏东27—36密井网区山1段进行精细解剖,以沉积旋回为依据的地层精细划分与统一对比,对达单期河流旋回的沉积时间单元微相精细刻画,建立了86口井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山1段岩石学特征为主要发育灰绿色粗砂岩、灰绿色中砂岩和绿灰色细砂岩,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辉石,碎屑粒度较粗、分选较差,结构成熟度较低。沉积构造特征为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也可以看出隐平行层理等;层面构造主要为岩性突变面,单个层内普遍为正粒序特征。说明山1段为河流相沉积环境,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特征建立研究区9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河道、废弃河道、溢岸砂和泛滥平原泥等沉积微相,为以后的气田开发和储层特征研究奠定了基础。
何宇马世忠王树慧何伟张宇鹏李杭王浩卢出农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河流相沉积微相苏里格气田
致密油储层不同尺度、多重介质建模方法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为例被引量:12
2017年
致密油储层历经多重地质作用,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离散、岩性混杂,常规建模不能有效刻画其内部复杂性.针对其发育不同尺度孔隙、复杂天然/人工缝网的特点,本文提出以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天然/人工裂缝的识别与描述技术为基础,集不同尺度孔隙、不同尺度天然/人工裂缝于一体的地质建模方法,即基于压汞资料,将孔隙型基质储层分级,相控随机模拟储层分布模型;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蚂蚁体等技术,人机交互、确定性模拟大-中尺度天然裂缝;以测井解释小尺度、薄片鉴定微尺度天然裂缝为基础,地震参与随机模拟裂缝发育密度体,采用示性点过程法随机模拟小尺度与微尺度天然裂缝;以微地震资料为主,确定性加随机性综合模拟不同尺度人工压裂缝.以新疆吉木萨尔凹陷某油田开发先导试验区芦二段上甜点为例,按上述方法建立致密油藏模型,突出致密油藏特点,为数值模拟提供了高精度的多重介质油藏模拟静态模型.
何伟马世忠袁江如冉启全袁大伟李东亮牛东亮王浩
关键词: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