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33 被引量:16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的交直流混联线路潜供电弧抑制措施 2024年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影响,分析分级可控高抗与小电抗联动控制的措施对潜供电弧抑制效果,提出一种改进型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串补度20%、补偿度70%及小电抗700 mH时,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最小,抑制效果最佳。此外,采用潜供电弧熄灭后旁路断路器断开的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加快熄弧速率,提高单相重合闸成功率。研究成果为HRPC在远距离大容量混联线路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刘洋 何柏娜 崔荣喜 李辉 吴硕 孟凡涛 代维汉 尉元龙 王硕 张东进关键词:潜供电弧 主动配电网故障时刻和故障区域的同步数据统计特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2019年 针对主动配电网故障时刻确定和故障区域识别问题,将数据统计理论应用于同步数据的故障特征提取上,提出了一种使用同步数据统计特性进行主动配电网故障区域和故障时刻判别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微相量测量单元的量测数据构建历史数据集和在线数据集,然后通过求解在线数据相对历史数据的最大方差偏离方向来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价。为求解方向问题,文中将最大方差偏离方向问题转化为广义特征值求解问题,并建立基于协方差矩阵最大奇异值的比率的评价指标,最后根据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故障发生时刻和故障区域。通过改进的IEEE 34母线系统对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时间确定和故障区域定位方法具有自适应性且是准确可靠的。 刘洋 赵艳雷 王舢姗 凌平关键词:同步数据 故障诊断 统计特性 量测装置优化配置下的分布式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9 2021年 变电站端故障监测"高阻"现象可能使得配电网故障定位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量测装置优化配置下的分布式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所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量测装置全局最优配置下,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时间特性实现分布式故障区段定位。首先,改进的l2,1主元分析方法被用来识别配电网中状态变化敏感的节点作为全局最优配置位置,然后根据配置结果构建了故障监测域并得到故障监测增广矩阵,进而给出故障区段判别规则,最后依据行波测距基础理论完成故障点定位。使用PSCAD/EMTDC搭建的改进IEEE34节点馈线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识别出故障区段且对过渡阻抗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定位结果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的影响。 胡明峰 刘洋 华斌关键词:配电网 优化配置 故障区段 分布式定位 故障定位 基于动态核独立成分统计散度的高阻故障检测 2024年 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核独立成分统计散度的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方法。将滞后系数和核独立成分分析结合得到动态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将Wasserstein散度引入T^(2)统计量形成动态独立成分散度判别统计量,对动态核多元独立成分间的概率分布差异进行度量,最后将统计量幅值和越限时间构成判别条件用于对统计量度量结果的判别,实现高阻故障检测。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不同类型的高阻故障,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崔来熙 刘洋 张雪关键词:配电网 高阻故障 故障检测 散度 基于光伏充电的低压混合式断路器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 2024年 直流断路器是实现直流系统电流故障清除和隔离的关键设备。基于人工过零点的直流断路器熄弧时刻具有不确定性,且换流电容需要更换辅助电源,降低断路器可靠性,增加维护成本。为此,在传统直流断路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充电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断路器过零点未熄弧时闭锁IGBT开关,加速电弧熄灭,并设计光伏储能供电系统为换流电容预充电能,以保障断路器持续运行。同时对所提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开断时序、拓扑参数进行了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实验平台建立了150 V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模型,讨论IGBT开关器件闭锁时刻及电阻电容二极管(resistance-capacitance diode,RCD)缓冲电路对断路器开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正常和短路工况下断路器开断过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孔令哲 何柏娜 李辉 刘雨佳 边晨曦 娄辉 戴雪婷 刘洋关键词:拓扑结构 IGBT开关 基于改进动态主元分析的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 被引量:8 2022年 传统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方法无法对配电网数据缺失值完成插补,导致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检测结果存在偏差。现提出基于改进动态主元分析的配电网高阻故障检测方法。利用GMDH算法填充配电网的数据缺失值,寻找配电网数据的最优复杂度。改进动态主元分析法,扩充配电网数据,建立配电网电量观测数据矩阵。求解该矩阵,获取SPE及T;的统计量,完成配电网的高阻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检测配电网高阻故障,可有效检测出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优势。 王舢姗 张存山 刘洋 胡明峰关键词:动态主元分析 配电网 高阻故障 基于同步量测全尺度能量的配电网高阻故障动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2020年 高阻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HIF)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HIF检测对配电网来说比较重要,而微型相量测量单元在配电网中的使用为配电网HIF动态检测提供有利条件。文章针对配电网HIF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全尺度能量的配电网高阻故障动态检测方法。检测包括2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克尔内克积和变分模态分解将工频电流信号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然后采用Teager-Kaiser能量算子计算所有尺度能量;第二阶段使用具有复合指标的改进主元分析方法对第一阶段获得的尺度能量矩阵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判别标准实现对HIF的识别。仿真和实例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检测出HIF,对过渡阻抗、噪声均具有鲁棒性。 刘洋 赵艳雷 Nirmal Nair 姚维强关键词:配电网 同步测量 主元分析 源荷不确定对电压稳定性影响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024年 为促进科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了不确定源荷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的虚拟实验教学,开展教学与科研互助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虚拟实验以电压稳定性理论为基础,以小规模电力系统为仿真算例,仿真参数完备,有助于学生对复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科学问题的探索,了解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科技前沿,启发学生从仿真中体会“探索-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该实验可作为电压稳定分析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王蕾 焦提操 李震梅 刘洋 张厚升 李冠冠关键词:电压稳定性 不确定性 虚拟实验教学 新能源 基于行波波形综合相似度比较的电缆故障选线 被引量:31 2022年 针对现有小电流接地故障行波选线方法高度依赖行波初始波头的不足,通过分析三芯电缆故障行波折、反射过程,提出了基于行波电流波形综合相似度比较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缆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变换提取电缆故障产生的金属护层接地线行波电流时频信息,然后构造行波电流信号的时频能量矩阵和波形相似度矩阵,进而根据波形相似度矩阵计算每条线路和其他线路的行波波形综合相似度系数,最后通过比较波形综合相似度系数实现故障选线。仿真和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暂态行波故障信息,且不受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位置、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选线结果准确、可靠。 王雪菲 李京 陈平 陈平 刘洋 于毅关键词:三芯电缆 金属护层 行波 故障选线 多功能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开关型有源频率选择表面(AFSS)的波束可重构天线,通过电感性金属网栅表面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周期嵌入PIN二极管电控微波开关,得到了一种多功能AFSS设计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够实现通带开关功能,而且还能够实现极化分离功能。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谱域法给出了每组PIN管不同偏置情况的FSS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两组二极管同时导通可在TE、TM极化时实现大于8GHz频段的全透射高通滤波功能,当两组二极管同时截止可在TE、TM极化时实现9.3GHz频点的全反射带阻滤波,而仅一组导通时在9.3GHz具有TE、TM极化分离器的功能。该结构可方便地调整偏置电压控制二极管通断,为复杂电磁环境下应用的FSS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贾宏燕 李田泽 杨淑连 魏芹芹 刘洋 徐芝美关键词:PIN二极管 开关功能 极化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