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微通道
  • 2篇畸形
  • 2篇脊柱
  • 2篇发生率
  • 1篇吊带
  • 1篇悬吊
  • 1篇悬吊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网
  • 1篇压伤
  • 1篇英文文献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质
  • 1篇硬质塑料
  • 1篇愈合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 1篇运动神经元病
  • 1篇整复
  • 1篇支具

机构

  • 12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12篇刘伟
  • 4篇刘瑞鸣
  • 3篇李锋
  • 3篇归来
  • 3篇安纲
  • 2篇张莹莹
  • 2篇韩敏
  • 2篇赵刚
  • 2篇辛涛
  • 1篇张海霞
  • 1篇邹德波
  • 1篇梁淑增
  • 1篇路新强
  • 1篇吕晓迎
  • 1篇张晓林
  • 1篇胡秀华
  • 1篇张智勇
  • 1篇金萍
  • 1篇钱德俭
  • 1篇唐晓军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骨外板截除术矫治下颌角肥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外板截除术矫治下颌角肥大的可行性。方法中国实验用小香猪8头,建立截除下颌骨体部外板的动物模型;自下颌骨颏孔后0.5cm至角前切迹,截除单侧面积3.0cm×1.5cm下颌骨体部外板,对侧不手术作为自身对照;术后24周,处死动物,进行下颌骨大体形态观察,分别测量颏孔后1、2、3、4、5cm处下颌骨内、外板及全层厚度,同时行下颌骨局部生物力学的测定。结果下颌骨外板截除术后,局部骨骼大体形态无明显变形;术侧下颌骨体部内板变厚,外板变薄,总的厚度变薄(P〈0.05)。术侧下颌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1397.74±889.17)N,刚度(7994.69±5137.7)N,强度(754.74±370.90)N/cm^2与对照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下颌骨外板截除术矫治下颌角肥大手术可行。
刘伟张智勇刘瑞鸣归来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下颌骨外板截骨
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骨相容性研究(一)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天然羟基磷灰石(Hydroxyaptite HA)/壳聚糖(Chitosan)复合材料(NHC)的骨组织相容性及与骨发生结合的界面情况。方法:将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植入兔颅骨中,用CT、三维CT和扫描电镜进行组织形态学方面的观察研究。结果:NHC植入后,植入体周围逐渐形成新骨,胶原成分逐渐成熟并减少。6个月时NHC于周围骨大部分发生融合,10个月时NHC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结合,成一骨性整体。结论:NHC有良好的骨组织相容性,能与骨发生骨整合。
唐晓军归来吕晓迎刘伟路新强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相容性
瘤周肿胀技术配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索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中减少出血及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2003年4月~2008年4月,应用瘤周肿胀技术配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8例。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瘤体,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创面。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出血量约100~300ml。随访3个月~1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扩张皮瓣成活良好。结论:瘤周肿胀技术配合扩张器技术可以较好地完成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完整切除及修复。
刘伟张海霞刘瑞鸣安纲归来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肿胀技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足碾压伤救治体会
目的:足碾压伤属严重多发伤、高能量伤,伤情复杂,常濒临截肢,能否保肢需要仔细甄别。本研究旨在探讨足碾压伤的有效治疗对策和疗效。
赵刚孙义峰钱德俭刘伟
关键词:分类救治保肢治疗
面斜裂的病因与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刘伟归来
关键词:面斜裂先天性畸形病因围产儿死亡率英文文献发生率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上半面部皱纹58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刘伟刘瑞鸣梁淑增安纲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肉毒毒素注射运动神经元病哺乳期妇女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初步探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6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有3例患者合并糖尿...
张春明韩建波赵刚窦连大刘伟左贵来孙义峰仲伟波
关键词:ILIZAROV糖尿病足创面
微通道显微镜手术在脊柱脊髓疾病中的应用
2025年
脊柱脊髓疾病作为全球重大健康负担,其后遗症高风险与复杂治疗需求推动了微创技术的发展。微通道显微镜手术(Microscopic Microchannel Surgery, MMS)通过结合微创通道技术与显微成像系统,实现了精准、低创伤的脊柱外科干预。本文系统描述了微通道显微镜手术在脊柱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重点剖析其技术原理、临床优势与局限性。研究表明,微通道显微镜手术通过小切口与逐级扩张通道,显著减少术中组织损伤与术后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及高风险人群;在颈椎病领域,改良术式(如AMTc、AETc)进一步拓展了其适应症,兼顾生物力学保留与病变精准切除。尽管微通道显微镜手术在腰椎与椎管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与开放手术相当的疗效,但其技术门槛高、操作空间有限等问题仍需突破。未来研究应聚焦适应症扩展、脊柱稳定性及长期疗效验证,以推动脊柱微创外科的精准化与个体化发展。Spinal and spinal cord diseases are a significant global health burden. The high risk of sequelae and complex treatment requirements have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Microscopic Microchannel Surgery (MMS), which combines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technology with a microimaging system, has enabled precise and minimally traumatic spinal intervention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MM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intradural tumors, with a focus on its technical principles, clinical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MS, through small incisions and gradual expansion of the channel,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traoperative tissue damag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making it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elderly patients and high-risk populations. In the field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odified s
刘伟刘伟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疾病椎管内肿瘤
一种硬脊膜悬吊式脊柱微通道及通道建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硬脊膜悬吊式脊柱微通道及通道建立系统,包括两端敞口的通道管和连接柄,通道管的第一端与连接柄相连,通道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在靠近通道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悬吊缺口,悬吊缺口位于外螺纹下方,硬脊...
辛涛李锋刘伟张莹莹韩敏侯成业
一种颈腕支具吊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腕支具吊带,包括硬质塑料板、吊带,其中,硬质塑料板中间有凹槽,凹槽内铺设软海绵,硬质塑料板外层包裹防雨布,吊带连接在防雨布上;硬质塑料板前端设有手腕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颈腕吊带后,可...
宋淑香于泓刘伟邹德波胡秀华金萍张晓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