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胚胎脊髓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胚胎脊髓 (FSC)移植是否能够影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伤后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 将 6 0只大鼠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 +胚胎脊髓移植组 (A组 )和单纯脊髓半切洞损伤组 (B组 )。伤后 1,3 ,7,14,2 8d ,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 ,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GFAP的表达A组明显高于B组 ,A组损伤脊髓高表达GFAP持续至伤后 2 8d ,B组仅持续至伤后 14d。增加的GFAP阳性细胞数目与神经功能的改善相一致。 结论 胚胎脊髓移植能诱导大鼠损伤脊髓高表达GFAP免疫反应和GFAPmRNA蛋白 。
- 张强廖维宏王正国陈恒胜伍亚民李应玉
- 关键词:胚胎脊髓移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血管腔内技术联合超声清创机治疗糖尿病足21例分析
- 2013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腔内技术联合超声清创机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及腔内治疗,并联合应用超声清创机清创,观察溃疡愈合速度及时间。结果21例患者下肢动脉血供均得到明显改善,除1例小腿膝下截肢、1例小趾截肢外,余19例溃疡均在20~50天内愈合。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能改善糖尿病足血液灌注,超声清创机能对溃疡局部进行有效清创,二者结合能更快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
- 张强吴红军栾贻涛范胜家张学帅吕静徐屹立
- 关键词:放射性介入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继发血栓形成腔内外联合手术临床研究(附86例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腔内外联合一站式手术解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继发血栓的治疗经验。方法对8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继发血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均在DSA下行腔内外联合手术,根据病变位置不同及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最有利的个性化手术治疗,植入支架64枚,人工血管转流23例次,86例患者均伴有远端流出道或流入道病变,均在术中使用球囊扩张。8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保肢率100%,1例术后3天死于肺梗。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随访率为93%(80/86),疗效满意。结论根据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继发血栓形成的部位及狭窄或闭塞程度的不同,所以不能采取固定的模式去处理每位患者,腔内外联合一站式手术因为可以根据手术中具体情况而及时修订手术方向,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继发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 范胜家徐屹立吴红军栾贻涛张强吕静
-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栓联合手术
- 腔内外联合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39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腔内外联合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对39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行腔内外联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患者实行腔内外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强吴红军栾贻涛范胜家张学帅吕静徐屹立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闭塞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介入治疗血管支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6 0只大鼠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 (A组 ,30只 )和单纯脊髓损伤组 (B组 ,30只 )。损伤后 1,3,7,14,2 8d ,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法 ,TUNEL)以及Bcl- 2蛋白表达的测定 (免疫组化SP法 )。 结果 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l- 2蛋白阳性表达。大鼠脊髓损伤后 3d图像分析表明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A组 (12 .43± 5 .16 ) ,B组 (36 .2 7± 6 .2 8) ;Bcl- 2蛋白阳性细胞分别为 :A组 (37.6 8± 5 .83) ,B组 (2 1.48± 7.83)。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和 0 .0 5 )。 结论 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细胞凋亡。
- 张强廖维宏吴越伍亚民李应玉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大剂量神经细胞凋亡
- 自拟抗瘤中药方治疗对Ⅲ、Ⅳ期 NSCLC 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 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 2016年
- 探讨自拟抗瘤中药方治疗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 年 1 月-201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 NSCLC 患者 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化疗,观察组在西医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以 2 个化疗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 2 个月后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NSE、CEA、CYFRA21-1、CA125)水平,随访至 2015 年 10 月 31 日,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标记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共 37 例患者获得随访,3 例失访;对照组中 38 例患者获得随访,2 例失访。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 PFS 分别为 8.93 个月(1.67,12.87),5.21 个月(1.55,14.12);中位 OS 分别为 22.24 个月(3.87,29.49)和 16.09 个月(4.02,29.33),两组的中位 PFS 和 O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Ⅲ、Ⅳ期 NSCLC 患者而言,自拟抗瘤中药方辅助治疗在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有显著作用,并且自拟抗瘤中药方治疗在维持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王鑫张强
-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