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38 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超声
  • 4篇动脉
  • 4篇术后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4篇并发
  • 4篇步态
  • 4篇步态分析
  • 4篇超声检查
  • 3篇血管
  • 3篇药物
  • 3篇造影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 3篇护理
  • 3篇并发症
  • 3篇超声表现
  • 2篇蛋白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动脉造影

机构

  • 37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中西医...

作者

  • 37篇张静
  • 6篇周翔
  • 3篇程惊秋
  • 3篇左云霞
  • 3篇李静
  • 3篇刘飞
  • 3篇王谦
  • 3篇贺勇
  • 2篇赵欣
  • 2篇张雨薇
  • 2篇曾国军
  • 2篇袁宇
  • 2篇刘四维
  • 2篇李雷
  • 2篇龚萌
  • 2篇王冬梅
  • 2篇陆燕蓉
  • 2篇方媛
  • 2篇胡章学
  • 2篇黄鹤

传媒

  • 4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西藏医药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患者步行中肩峰-骨盆角度运动学特征的观察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与健康成人对比,探讨脑卒中患者步行中肩峰-骨盆角度的运动学特征,并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这一运动学特征变化的原因。方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5例(卒中组),招募9位健康成人受试者(对照组)。通过使用三维步态分析,比较2组受试者的步速、支撑相时间、支撑相肩峰-骨盆角度最大值和最小值、步态周期肩峰-骨盆角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主要结局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分析其生物力学基础。结果:2组受试者肩峰-骨盆角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步行支撑相肩峰-骨盆角度最大值与足偏角最大值成正相关,与胸廓旋转角度最小值、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最小值以及踝关节矢状轴力矩最小值存在负相关。脑卒中患者整个步态周期肩峰-骨盆角度最大值与髋关节屈伸力矩最大值、髋关节屈伸做功最大值、足偏角最大值成正相关;与髋关节屈伸角度最小值、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最小值以及踝关节矢状轴力矩最小值成负相关(均P<0.05,且相关系数ρ>0.5)。与健康成人相比,脑卒中患者在步行中的支撑相肩峰-骨盆最大值、步态周期肩峰-骨盆最大值及步速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步行中肩峰-骨盆角度变化与健康人群相比运动幅度下降,以同相运动模式为主。从生物力学角度理解,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发生变化,以髋策略调控为主。
张静黄夏荣叶赛青张杰张杰贾程森
关键词:脑卒中步态分析生物力学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对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疼痛和早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对开放性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疼痛和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开放性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术前做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静脉镇痛(T组),另一组术后行硬膜外镇痛(E组),比较2组术后2、24、48、72h的静息和咳嗽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肠功能、自主排尿功能等早期康复指标。结果与T组相比,E组术后2、24、48、72h的安静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所需时间明显减少。结论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较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并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张静刘飞左云霞赵祎琪曾小琪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及超声表现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HI)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FHI患儿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 8例中,7例单发,1例多发;上肢3例,手指1例,腋窝1例,臀部2例(1例并发腹壁包块),腰背部1例;6例表现为稍强回声,1例为弱回声,1例多发病灶表现为稍强与囊实性混合回声,边界不清;除1例腹壁病灶与皮肤层关系不密切外,其余病灶均与皮肤层关系密切;4例无明显血流信号,2例有点状或点线状血流信号,1例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1例多发病灶见点状血流信号。结论纤维性错构瘤多见于婴幼儿,多为发生于表浅部位的单发无痛性包块;超声呈稍强回声或囊实混合回声,与皮肤层关系密切。
张静周翔罗燕刘菊先邱逦彭玉兰
关键词:纤维性错构瘤婴儿超声检查
肾外横纹肌样瘤超声表现1例
2014年
患儿女,5个月,因“发现左侧肩背部包块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发现患儿左侧肩背部黄豆大小结节,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无红肿热痛,患儿无哭闹、发热,否认结核病史。
张静周翔王冬梅杨春燕周琛云
关键词:超声检查
术前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和并发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EN)制剂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探讨术前辅助免疫增强型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胃肠外科结直肠癌专业组收治的123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8例病人,在术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免疫增强型EN制剂;对照组65例,术前行常规治疗,使用普通口服EN制剂。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术前营养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病人血清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RS 2002营养风险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切口出血、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免疫增强型EN制剂可有效地提高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卡郭海燕张静胡艳杰黄明君
关键词:免疫营养结直肠癌并发症
超声造影诊断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二例被引量:1
2016年
例1患者女性,31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2.27μg/L,血清CA19-9、CA-125、CA15-3分别为35.71、35.79、6.13 k U/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0.54μg/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20 U/L,
张静周翔肖练杨春艳唐小兰
关键词:超声造影甲胎蛋白上腹部门脉期延迟期
二甲双胍联合MCT1抑制剂α-氰基-4-羟基苯乙烯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抑制剂α氰基-4-羟基苯乙烯(CHC)干扰乳酸代谢是否有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检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1mmol/L、5mmol/L)、CHC组(5mmol/L)及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5mmol/L和CHC 5mmol/L)24、48hLL/2细胞的增殖、乳酸代谢的改变及24h细胞凋亡变化。C57BL/6小鼠于右背侧皮下接种LL/2肿瘤细胞(5×105/只),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28只荷瘤小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0.1mL生理盐水灌胃,同时给予0.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二甲双胍治疗组(二甲双胍灌胃,200mg/kg,0.1mL/只,同时给予0.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CHC治疗组(CHC腹腔注射,100mg/kg,0.1mL/只,同时给予0.1mL生理盐水灌胃)和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上述剂量二甲双胍灌胃和CHC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测量体积大小并进行肿瘤组织原位凋亡检测。结果在体外,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CHC可以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乳酸生成,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CH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动物模型证实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CHC可以早期减缓肿瘤的生长,与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CH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二甲双胍联合CHC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乳酸代谢,诱导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郭福春王力强张静王永生
关键词:二甲双胍乳酸凋亡
食管癌术后患者血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120例患者为研究组A,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分为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9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术式选择、实验室指标、合并症、AJCC肿瘤分期、术后抗凝措施、实验室凝血指标等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血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拟定护理计划。结果研究组A单因素分析,基线资料比较中,血栓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且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骨折、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预防血栓及治疗依从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 05);血栓组D-D、Fbg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优良等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是保护因素,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拟定相应护理计划,降低DVT的发生率。
雷冬梅韩丰屹张静
关键词:食管癌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无创肝纤检查中的运用
2019年
1概述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现代医院管理逐步引进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工具,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探讨了使用PDCA循环工具在提高无创肝纤检查质量和效率上的作用。
谢敏张静杨堰滟赵娟张秀杰刘关键许立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现代医院管理
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一例
2016年
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右上腹痛4年多,加重1月"入院。4年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无其他伴随症状,休息后缓解,进食油脂类食物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未予重视。1个月前自觉疼痛加重,伴放射痛,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轻压痛,其余均正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右侧膈下见一肿块影,有包膜,大小10.8 cm×14.5 cm×15.7 cm,
张静肖练周翔杨春艳唐小兰
关键词:持续性钝痛壁结节脂肪成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