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骨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指标
  • 1篇伤患者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术后恢复
  • 1篇四肢
  • 1篇四肢粉碎性骨...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椎管
  • 1篇椎管成形
  • 1篇椎管成形术
  • 1篇椎管狭窄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退化
  • 1篇钛网
  • 1篇脱位

机构

  • 3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铜川矿务局中...

作者

  • 3篇周波
  • 1篇辛欣
  • 1篇肖东波
  • 1篇李国庆
  • 1篇岳晨
  • 1篇冯建宏
  • 1篇张勇
  • 1篇张群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9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将在伤后3 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A组,将在伤后3~7 d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B组,将在伤后14 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脊柱功能、神经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评分。结果治疗后1、6、12个月,三组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高于A组和C组(P<0.05)。治疗后1、6、12个月,三组的ASI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高于A组和C组,A组上升幅度高于C组(P<0.05)。治疗后1、6、12个月,B组的运动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A组、C组,A组高于C组(P<0.05)。治疗后1、6、12个月,三组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高于A组和C组,A组下降幅度高于C组(P<0.05)。结论早期开展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有利于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加快脊髓功能恢复,其中在伤后3~7 d选择手术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周波王哲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脊柱功能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程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ALP和NGF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MIPPO联合LCP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其骨折端愈合、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胡万彪何玉涛张云胡伟周波
关键词:四肢粉碎性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血清指标关节功能
钛网后方椎管成形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全椎板切除后钛网椎管后方成形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术中遗留椎管缺损行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5个月,平均1年9个月。治疗前后的VSA和JOA的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无钛网移位及下沉,未见腰椎不稳及复位丢失。术后钛网成形椎管内未见硬膜外瘢痕对脊髓神经卡压。结论:钛网椎管成形术对于维持下腰椎脊柱后方椎管完整性,减缓脊柱退变及不稳的发生,预防硬膜外瘢痕化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辛欣李国庆岳晨张勇冯建宏肖东波张群周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