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调节细胞FoxP3+Treg及免疫蛋白PD-L1在宫颈病变微环境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细胞FoxP3+Treg和免疫蛋白PD-L1在宫颈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和PD-L1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45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病变组织中的FoxP3+Treg(H=43.211,P=0.000)和PD-L1蛋白(t=213.00,P=0.00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随着病理级别升高,FoxP3+Treg的侵袭性(H=28.307,P=0.000)和PD-L1蛋白在异常分化细胞中的表达增加(t=239.000,P=0.028);FoxP3+Treg与异常分化细胞中PD-L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364,P=0.003)。结论在宫颈癌进展的不同病理阶段,局部微环境中FoxP3+Treg数目随宫颈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而增多,异常分化细胞中PD-L1的表达增强。
- 马茜赵敏伊魏星赵娟杨婷张倩王凯杨筱凤
- 关键词:免疫微环境TREGFOXP3PD-L1
- 760名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自然转归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自然转归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V-DNA分型检测技术对760例初次感染HR-HPV的西安地区女性进行随访检测,必要时行液基细胞学和/或阴道镜检查。结果 760名女性生殖道HR-HPV自然清除率为71.58%,中位时间8.10个月;持续感染率为22.63%,中位时间17.23个月;进展率为5.79%,中位时间29.34个月。50岁以上年龄组自然清除率(P=0.000)、持续感染率(P=0.000)和进展率(P=0.040)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感染组持续感染率明显低于单一感染组(P=0.010),但其中位时间明显长于单一感染组(P=0.018)。易进展型别为HPV-16、HPV-33、HPV-58、HPV-18、HPV-52、HPV-68,其中HPV-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癌(CC)中最常见,占85.00%。结论多数HR-HPV感染在2年内被清除,仅少数进展为CIN/CC。50岁以上女性自然清除率低,持续感染率和进展率高,多重感染影响病毒持续,HPV-16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致癌株。
- 张倩曹頔马茜李娜崔绪琴杨筱凤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性别和年龄对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截断值及效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性别和年龄对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截断值及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有hs-cTnT检测结果的173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总体及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hs-cTnT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和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差异。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hs-cTnT诊断AMI的截断值不同,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0295、0.0185μg/L,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分别为0.0125、0.0175、0.0255、0.0325μg/L,呈现出男性hs-cTnT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特点;总体、男性、女性和上述年龄段患者中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7.6%、85.2%、89.3%、97.1%、89.1%、87.3%、82.9%,特异度分别为91.1%、92.3%、92.1%、86.2%、90.7%、93.0%、91.3%。结论在AMI的诊断中需要考虑性别、年龄对hs-cTnT诊断效能的影响,根据特定人群建立不同的诊断截断值对AMI的临床诊治有利。
- 郑煜博杨伟闫淼佳王颖梁艳丽张倩任延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截断值
- 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相关甲基化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筛选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预后相关甲基化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在BLC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BLCA项目的样本数据,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相关评分大于5的甲基化相关基因。使用Lasso回归筛选确定预后相关基因。GO及KEGG富集分析用于探索预后基因的功能和参与通路,Cox回归分析确定具有潜在预后价值的基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对预后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共获得411例带有临床样本的数据和206个甲基化相关基因。Lasso回归筛选出11种(VHL、THBS1、SMYD2、RARB、PRMT6、MYC、IGF2、ICMT、EGFR、DLEC1、CARM1)具有显著预后价值的甲基化相关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补体与凝血级联、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酪氨酸代谢通路。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浸润[HR=2.556,95%CI(1.190,5.491)]及IGF2高表达[HR=3.088,95%CI(1.348,7.075)]与BLCA预后不良相关,VHL高表达[HR=0.358,95%CI(0.151,0.845)]与BLCA预后改善相关,ROC分析显示,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AUC值分别为0.773、0.719和0.725,表明预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结论本研究筛选了11种有显著预后价值的甲基化相关基因,肿瘤浸润、IGF2高表达、VHL高表达可能与BLCA预后相关。
- 路惠茹耿辉梁亮张倩李磊殷锋彦罗晓辉吕军李涛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