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癌
  • 1篇血清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抗体
  • 1篇荧光抗体技术
  • 1篇顺铂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定钢板治疗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新疆石河子大...

作者

  • 3篇李晶
  • 2篇巩平
  • 1篇王于理
  • 1篇李焕焕
  • 1篇万鹏
  • 1篇林芷伊
  • 1篇尤伟艳
  • 1篇李娜
  • 1篇姜北
  • 1篇赵丹宁
  • 1篇李刚
  • 1篇苏帆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髓内钉和微创接骨板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 对比微创髓内钉(PHN)与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结合锁定钢板在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Ⅱ型)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Ⅱ型)骨折患者,PHN组和MIPO结合锁定钢板(MIPO+PHLIOS)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体重、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MIPO+PHLIOS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峰撞击、腋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骨不愈、临床疗效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IPO+PHLIOS组肩关节活动范围显著高于PHN组(P<0.001).结论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对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Ⅱ型)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疗效,但PHN组更具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的优势,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彭方亮尤伟艳李晶李珂邱忠鹏李刚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钢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NSCLC患者30例为肺癌组,收集同期入院治疗的肺良性疾病及健康志愿者各10例为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免疫荧光法检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者外周血CT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出CTC,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18例(60%)检出CTC,两组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C阳性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患者病理分期有关(P<0.05)。化疗前检测CTC阳性18例(60%);化疗后检测CTC阳性11例(37%),化疗前后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运用配对设计的χ2检验,结果显示CTC数目评价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00,P>0.05),且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吻合度(κ=0.557)。相关分析显示,CTC数目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434,P=0.017)。结论治疗前CTC阳性率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同时发现其与疗效具有相关性,通过CTC数目可以预测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
李晶姜北万鹏李娜王于理巩平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荧光抗体技术
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患者40例作为肺癌组,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肺癌组给予铂类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周期为21 d,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组化疗前后及正常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疗效、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是否吸烟、性别、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有望成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也可能为晚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
赵丹宁李焕焕林芷伊李晶苏帆巩平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顺铂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