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滤泡淋巴瘤几个问题分析
- 滤泡淋巴瘤(FL)是惰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类型,至今仍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肿瘤。过去的单纯化疗或放疗未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表现为进展复发与缓解相互交替的演变过程。FL常有t(14;18)染色体易位,导致抗凋亡细胞蛋白...
- 朱军平琳燕宋玉琴谢彦
- 关键词:DLBCL预后因子免疫化疗放射免疫治疗复发难治生发中心
- 文献传递
- 霍奇金淋巴瘤前瞻性对照治疗研究
- 目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属于对放化疗比较敏感、可治愈的一类肿瘤。随着疗效提高和生存期延长,心肺毒性、第二肿瘤及生殖系统毒性等远期并发症受到关注。为探讨HL最佳的综合治疗策略,提高疗效,...
- 张运涛勇威本朱军郑文王小沛谢彦林宁晶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
- 文献传递
- 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及VEGFR-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本研究检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寻找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和因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86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EGF-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呈低表达水平,而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VEGFR-2在年龄>60岁淋巴瘤患者中表达较高;VEGF-D在IPI>2分的患者组中表达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VEGF-D在IPI>2分患者组中呈低水平表达;VEGF-D、VEGF-C在无B症状组高水平表达。因子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VEGF-D与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D、VEGFR-2、VEGFR-3在淋巴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细化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了解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 刘芳宋玉琴张晨傅志英平凌燕应志涛郑文王小沛谢彦林宁晶涂梅峰朱军
- 关键词:淋巴瘤VEGF-CVEGF-DVEGFR-2VEGFR-3
- 细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NHL患者细针穿刺淋巴结标本进行细胞涂片瑞氏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其诊断结果与传统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8例病理诊...
- 谢彦勇威本朱军张运涛郑文王小沛河福金
- 关键词:NHL细胞涂片流式细胞术细针穿刺
- 文献传递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淋巴瘤患者19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肝功能损害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淋巴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8月病理确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伴HBsAg^+的1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参照WHO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对治疗后肝功能损害进行分析。同时检测了部分患者的HBV—DNA,并分析其与治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19例患者中有12例(63.2%)发生了,肝功能损害。4例(21.1%)患者发生了Ⅰ度肝功能损害,6例(31.2%)患者发生了Ⅱ度肝功能损害,2例(10.5%)患者发生了Ⅲ度肝功能损害。无一例患者发生Ⅳ度肝功能损害?治疗前HBV—DNA〉10^7copy/ml的患者6例中有5例(83.3%)发生了肝功能损害,而治疗前HBV—DNA〈10^4copy/ml的患者5例中有3例(60%)发生了肝功能损害。结论HBsAg^+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概率较高:HBsAg^+淋巴瘤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时应该慎重,并进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
- 谢彦朱军郑文张运涛王小沛宋玉琴涂梅峰
-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乙型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转化型淋巴瘤14例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11年
- 淋巴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病理类型的转化,称之为转化型淋巴瘤(transformedlymphoma,TL),通常伴有侵袭性的临床过程,常规治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预后不佳。现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诊治的14例TL患者,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治疗方法与生存的分析。
- 刘卫平郑文王小沛宋玉琴谢彦涂梅峰林宁晶平凌燕应志涛邓丽娟张晨朱军
- 关键词: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病理类型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2年11月北京肿瘤医院80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原发部位分为胃组和非胃组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胃组32例(40.0%),非胃组48例(60.0%)。两组比较,胃组患者易出现贫血[50.0%(16/32)比25.O%(12/48),P=0.022];非胃组患者Ⅲ-Ⅳ期比例高于胃组[35.4%(17/48)比12,5%(4/32),P=0,022]。中位随访30个月,5年总体生存(os)率为90.0%,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O%。非胃组Ⅲ~Ⅳ期手术联合化疗组3年PFS率优于单独手术组(83.0%比33.0%),中位PFS期分别为43.4个月和20.3个月(P=0.040)。初治选择化疗者含利妥昔单抗组和单纯化疗组5年0s率分别为100.0%和86.0%(P=0.106)。多因素分析中初始疗效(OR=0.258,P=0.020)和白蛋白减低(OR=3.967,P=0.009)是Pb-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非胃MALT淋巴瘤进展期较常见,进展期患者可考虑全身治疗;胃MALT淋巴瘤手术治疗易残留。
- 田乐张晨刘卫平王小沛郑文谢彦林宁晶应志涛平凌燕邓丽娟宋玉琴朱军
- 关键词:疾病特征预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继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 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淋巴瘤继发肝脏浸润较为常见。早期诊断和治疗肝脏NHL,是临床难点之一。回顾总结5年中44例继发性肝脏NHL的临床表现、影...
- 郑文勇威本朱军张运涛王小沛林宁晶谢彦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继发性
- 文献传递
- 阿霉素和依托泊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5
- 2008年
-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是起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大类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PTCL-U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低,而在我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约占T细胞淋巴瘤的50%,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15%。
- 郑文朱军谢彦陆爱萍王小沛张运涛涂梅峰林宁晶宋玉琴平凌燕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
- 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RIP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是否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并初步观察RIP3的表达是否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相关。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淋巴瘤和非肿瘤侵润淋巴结病理组织中RIP3表达,并观察RIP3亚细胞定位。结果:(1)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相对弱表达。(2)RIP3表达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为研究RIP3是否与淋巴瘤的发病、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 任建鸿郑文谢彦崔建涛宋玉琴李忠武时云飞林宁晶王小沛涂梅峰应志涛平凌燕刘卫平邓丽娟张晨朱军
- 关键词:淋巴瘤病理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