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地震激励对22MW超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影响研究
- 2025年
- 基于模态加速度法,在FAST软件中开发了海上风力机地震载荷计算模型,实现了风-浪-地震联合作用下风力机一体化耦合仿真,计算了不同环境工况下IEA 22 MW单桩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定量分析了地震激励对风轮载荷、塔顶振动和支撑结构载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地震会显著增大机舱振动加速度,最高可达7.7倍,对塔顶位移极限值影响较小,但会增大塔顶侧向位移变化,且由于缺乏气动阻尼耗散,振动幅度衰减速度较慢;与低容量海上风力机不同,地震载荷对22 MW单桩风力机桩基载荷几乎无影响,进行基础初步设计时可忽略地震载荷的作用。
- 王朝辉李向辉梁峰吕娜赖踊卿杨阳
- 关键词:地震影响动力学响应
- SSI效应对下一代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特性影响
- 2024年
- 为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成本,采用15 MW及以上容量的风力机成为未来风电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了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效应对下一代超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FAST二次开发,基于一组线性弹簧建立了单桩式IEA 15 MW风力机的SSI模型,计算了常规发电工况以及极端停机工况下的机舱振动和支撑结构弯矩。计算结果表明:忽略SSI效应会导致发电工况下塔顶弯矩和泥面处支撑结构弯矩的预估值明显偏低,对极端停机工况下结构动力学响应影响不甚明显,考虑和忽略SSI效应时,50 a一遇极端工况下的疲劳损伤相差不足3%;但在风速较低时,SSI效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在风速为8 m/s的工况下,塔顶和泥面弯矩最大值的预估结果分别偏低37.6%和20.1%;考虑SSI效应时,由于基础存在垂向运动,产生了较大的机舱振动,显著增大了支撑结构在泥面处的疲劳损伤。以上结果说明了设计超大型海上风力机时考虑SSI效应的必要性。
- 冷平吕娜赖踊卿何奔杨阳
-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动力学响应
- 海上(潮间带)风电场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吕娜姜贞强孙杏建季晓强张昆张钢戚海峰朱彬彬李君军李炜罗金平荣洪宝赵朝志赵生校郇彩云郑永明陈强高宏飙
- 海上风电是中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国海上风电开发经验缺乏,难度大,海洋环境存在海浪、潮流、台风、冲刷、腐蚀等各种复杂因素,海上(潮间带)风电场开发关键技术亟待研究。为安全、经济、高效地开发海上风电,华东勘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风电场风机可再生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