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4篇韧带
  • 4篇软骨
  • 4篇术后
  • 4篇踝关节
  • 3篇截骨
  • 3篇骨软骨
  • 2篇异体
  • 2篇韧带重建
  • 2篇软骨损伤
  • 2篇同种异体
  • 2篇平足
  • 2篇平足症
  • 2篇踝损伤
  • 2篇外侧韧带
  • 2篇骨软骨损伤
  • 2篇骨损伤
  • 2篇骨移植
  • 2篇关节镜
  • 2篇关节炎

机构

  • 16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16篇崔亮
  • 13篇杨宗宇
  • 10篇李森田
  • 10篇刘非
  • 9篇刘核达
  • 8篇左俊水
  • 3篇冯娜娜
  • 3篇范焕焕
  • 1篇袁令晨
  • 1篇武晔
  • 1篇姚书章
  • 1篇李双标
  • 1篇齐少霞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医正骨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7~50岁,中位数33岁。左侧17例,右侧18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踝关节扭伤病史。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按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的影像学分型标准,均为完全撕裂型。病程8个月至6年,中位数1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观察距骨倾斜角变化;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均高于术前[(47.00±4.03)分,(90.27±2.49)分,t=-85.300,P=0.000;(3.93±1.86)分,(6.20±1.13)分,t=-9.472,P=0.001],距骨倾斜角较术前降低(18.07°±2.64°,4.60°±1.10°,t=25.254,P=0.001)。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排斥反应及螺钉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水平、缩小距骨倾斜角,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宗宇刘非崔亮刘核达左俊水李森田
关键词:踝损伤关节不稳定性外侧韧带半腱肌
呼吸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配合下肢静脉泵对足踝部创伤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呼吸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配合下肢静脉泵对足踝部创伤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8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足踝部创伤手术治疗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93)和观察组(n=95)。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呼吸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配合下肢静脉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同时间的肢体疼痛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血液流变学、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足踝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16%(3/95),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2.90%(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视觉模拟评分、肿胀体积、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量、血流峰速度、血流速增大时维持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创伤术后患者,呼吸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配合下肢静脉泵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者术后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足踝部功能的恢复。
崔亮杨宗宇魏余晋陶世武孙国昌冯娜娜刘非范焕焕谷洪川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独活寄生汤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软骨代谢指标和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氧化应激、软骨代谢指标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接受结筋病灶点温针灸治疗)、研究组(68例,接受独活寄生汤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软骨代谢指标[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蛋白聚糖(PG)、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LPR3炎症小体信使核糖核酸(m 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血清SOD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WOMAC评分、血清MDA、COMP、CTX-Ⅱ、PG、NLRP3 mRNA表达、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表达、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治疗KOA患者,可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软骨代谢指标,抑制NLRP3炎症小体。
王闯刘旭崔亮陶世武杨宗宇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氧化应激软骨代谢
踝关节镜手术联合改良Bromstr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骨软骨损伤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踝关节镜手术联合改良Bromstr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采用踝关节镜手术联合改良Bromstr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骨软骨损伤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45岁,中位数30岁;左踝18例,右踝18例。病程6~60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及距骨倾斜角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1个月,中位数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发生踝关节再扭伤,踝关节慢性肿痛均消失,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末次随访时,距骨倾斜角由术前11.78°±1.59°减小至4.36°±1.73°,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47.94±2.38)分升至(88.39±2.17)分,Tegner活动水平评分由术前(4.45±1.44)分升至(5.94±1.09)分。结论:采用踝关节镜手术联合改良Bromstr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骨软骨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能明显减轻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体征,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宗宇刘非崔亮刘核达左俊水李森田
关键词:踝损伤软骨损伤
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给予非保留残端重建治疗,研究组给予保留残端重建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均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以及本体感觉功能早期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刘核达左俊水杨宗宇武晔崔亮李森田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功能关节镜
红花化瘀汤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红花化瘀汤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予红花化瘀汤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共治疗5周。比较2组治疗前、中、后踝关节活动度、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足功能指数(FFI)和足踝能力评估量表(FAAM)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实际完成42例,对照组实际完成43例。治疗2周、治疗后2组踝关节活动度均逐渐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治疗后2组SF-MPQ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组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2周、治疗后2组FF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组F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2周、治疗后2组FFI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组FAA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红花化瘀汤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早期踝关节OA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减轻踝关节疼痛,提高患足功能。
杨宗宇刘旭崔亮陶世武魏余晋孙国昌冯娜娜刘非
关键词:踝关节熏洗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老年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老年创伤性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创伤骨科患者98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49)术后接受常规西药干预;研究组(n=49)术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骨固肾汤联合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81±0.64)分]显著降低(P<0.05);骨折愈合时间[(63.79±6.75)d]和完全负重时间[(77.05±4.21)d]显著缩短(P<0.05);关节活动度(ROM)得分[(89.48±6.79)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汉密尔顿焦虑(HAMA)[(6.50±1.05)分]和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5.02±1.15)分]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20%)更低和临床疗效(85.71%)更高(P<0.05)。结论 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促进骨折快速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范焕焕崔亮
关键词:骨科创伤中西医结合术后功能
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治疗肱骨小头坏死1例被引量:1
2019年
肱骨小头坏死罕见,不同于儿童肱骨小头骨骺缺血坏死|笔者于2016-05诊治1例成人肱骨小头坏死,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21岁,军人。患者于6个月前训练时伤及右肘,当即致右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但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入院前1个月,疼痛逐渐加重,右肘伸直活动部分受限,门诊检查后住院治疗。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有外伤史但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杨宗宇崔亮刘核达姚书章李森田
关键词:肱骨小头缺血坏死骨软骨病例报道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并恶性改变及远处关节外转移1例被引量:1
2020年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恶性改变者罕见,多发生于单个大关节,膝关节多见,其次为髋、踝、肩关节^([1]),小关节及多关节受累罕见。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关节外累及腱鞘的病变称为腱鞘巨细胞瘤,而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与腱鞘巨细胞瘤可侵蚀周围软组织及软骨,破坏关节面,进而损伤关节和肢体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笔者于2018-05诊治1例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报道如下。
杨宗宇李双标崔亮刘非陶世武李森田
关键词: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腱鞘巨细胞瘤
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治疗Hepple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HeppleⅤ期距骨内穹隆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内踝截骨、病灶清理、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HeppleⅤ期距骨内穹隆骨软骨损伤23例。术中经内踝截骨,显露距骨内穹隆,清理坏死软骨,去除病灶及软骨下骨囊肿,自同侧髂骨取带骨膜骨栓,采取打压固定技术将骨栓植入距骨受区,固定内踝截骨块。[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12~36个月,平均(19.57±6.45)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增加(P<0.05),并且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Hepple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病灶清理、带骨膜髂骨移植联合PRP注射可修复软骨缺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林杨宗宇刘核达黄飞崔亮左俊水袁令晨李森田齐少霞
关键词:内踝截骨富血小板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