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过速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症
  • 1篇折返
  • 1篇折返性
  • 1篇折返性心动过...
  • 1篇置换手术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射频消融治疗
  • 1篇手术
  • 1篇酸血症

机构

  • 2篇广东省心血管...

作者

  • 2篇吴樱
  • 2篇黄英杰
  • 1篇詹贤章
  • 1篇余丹青
  • 1篇魏学标
  • 1篇陈晓兰
  • 1篇黄洁棱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尿酸血症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不良事件的关系:>40岁患者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中老年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的院内及1年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入选2009年3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并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手术中老年患者(>40岁),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因素分析评估高尿酸血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共有632名患者入选,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381)和血尿酸正常组(n=251)。高尿酸血症组院内死亡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7.6%vs 2.0%,P=0.002)。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093,P=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校正影响预后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NYHA心功能III-IV级和术后急性肾损伤后,高尿酸血症与院内死亡率(OR=3.07,95%CI:1.13,8.37,P=0.028)和1年死亡率(HR=3.14,95%CI:1.30,7.62,P=0.011)独立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手术后1年死亡率累积率较高(Log-rank=11.73,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中老年风湿性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院内死亡及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吴樱柯组辉黄英杰黄洁棱余丹青魏学标陈晓兰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
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对其术中残余回波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残余回波的分布规律,研究术中使用压力消融大头是否能减少残余回波的出现。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AVNRT患者56例,均使用TactiCath Quartz(TCQ)光感应压力消融大头。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显示压力组)和对照组(隐藏压力组),均行射频消融手术,在常规部位(小A大V)消融后,观察残余回波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数据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消融点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贴靠压力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出现残余回波的个数,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倾向(P=0.057)。残余回波的分布,最多见于更靠近HIS区域(12例),其次是更靠近心房区域(4例)和冠状窦口顶部区域(4例)。结论使用压力导管对于靶点贴靠的准确性明显高于非压力导管,贴靠更好,可能会减少残余回波的发生。残余回波大部分分布于更靠近HIS区,其次分别为更靠近心房区和冠状窦口顶部区,分布特点与慢-快型AVNRT的折返环相符合。
黄英杰吴樱詹贤章
关键词: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回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