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光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动脉搭桥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搭桥
  • 3篇冠状动脉搭桥...
  • 3篇搭桥术
  • 2篇术后
  • 2篇转运
  • 2篇左室
  • 2篇左室扭转
  • 2篇左室扭转运动
  • 2篇冠状动脉搭桥...
  • 2篇搭桥术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毒性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桓台县人民医...
  • 1篇内蒙古航天医...

作者

  • 8篇陈伟光
  • 7篇王柏春
  • 3篇姜永日
  • 3篇殷哲煜
  • 2篇董晓秋
  • 1篇连杰
  • 1篇史航
  • 1篇王凯
  • 1篇张学峰
  • 1篇李荣淼

传媒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G1254023X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趋化因子CX3CL1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冠心病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G1254023X干预的冠心病(CHD)小鼠主动脉血管直径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趋化因子Chemokine(C-X3-Cmotif)ligand1(CX3CL1)的表达,初步探究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10(ADAM10)影响CHD的机制。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养Ap0E基因敲除小鼠制备CHD小鼠模型;采用B超法测量G1254023X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的主动脉血管直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小鼠外周血IL-6R、CX3CL1的浓度;采用苏木素一伊红染色法(HE)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的病理变化;分别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B),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三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IL-6R、CX3CL1的表达差异。测量G1254023X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的主动脉血管直径。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血管直径显著大于G1254023X组;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大于G1254023X组;外周血样本和主动脉组织中IL-6R、CX3CL1浓度G1254023X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各项指标G1254023X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特异性ADAM10抑制剂G1254023X可以有效缓解CHD小鼠主动脉血管直径狭窄,抑制IL-6R、CX3CL1的表达,延缓冠心病发展。
陈伟光王柏春官莹姜永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受体冠心病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扭转运动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左心室扭转运动的特点,探讨左室扭转运动在术后早期评价心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1)选择本院心脏外科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男37例,女23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
殷哲煜王柏春陈伟光樊占威宋璐董晓秋
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下降,且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出血量少,免疫细胞水平波动较小,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凯宋巍陈伟光姜永日
关键词:胸腺肽胸腔镜手术生存期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TGF-β1信号通路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TGF-β1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揭示TGF-β1信号通路在心房颤动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样本采自于90例开胸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心房颤动组50例,窦性心律组40例。应用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验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各信号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包括:非smad信号通路中ERK1/2、JNK和P38;Rac1信号通路中Rac1、connexin 43和N-cadherin,并分析上述6种蛋白与Ⅰ型胶原蛋白的关系。结果Realtime-PCR结果显示与窦律组比较,在房颤组中ERK1/2(P=0.007)、P38(P=0.028)、connexin 43(P=0.040)和N-cadherin(P=0.003) mRNA表达上调。JNK(P=0.210)、Rac1(P=0.463)房颤组与窦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印记显示与窦律组比较,在房颤组中ColⅠ(P〈0.001)、ERK1/2(P=0.015)、P38(P=0.013)、connexin 43(P=0.036)和N-cadherin(P=0.003)蛋白表达上调。JNK(P=0.081)、Rac1(P=0.753)房颤组与窦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结果和mRNA表达一致。另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6种检测因子的蛋白表达均与ColⅠ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8、0.353、0.568、0.345、0.488、0.490),P值分别为(0.009、0.024、0.015、0.038、0.036、0.044)。结论在风心病房颤的心房中存在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堆积,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TGF-β1下游信号分子ERK1/2、P38、connexin 43和N-cadherin存在过表达,可能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有关。6种目的蛋白均与ColⅠ蛋白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能与风心病心房纤维化、心肌胶原增多有关。
史航李荣淼姜永日樊占威陈伟光宋巍王四清王柏春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
茯苓酸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Caspase-3及Akt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茯苓酸在BALB/c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中的疗效以及对Caspase-3和Ak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BALB/c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茯苓酸组共三组,每组50只。制备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后茯苓酸组腹腔注射茯苓酸提取液0.1mL/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g,每日1次,连用15d。在第4、8、15d取出心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Caspase-3及Akt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茯苓酸组心肌病理积分显著降低(P<0.05);茯苓酸组Caspase-3表达活性相对较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Akt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茯苓酸组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茯苓酸可能是通过上调Akt蛋白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来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炎性和损伤。
陈伟光张学峰官莹王柏春
关键词:茯苓酸病毒性心肌炎CASPASE-3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扭转运动
殷哲煜王柏春陈伟光樊占威宋璐董晓秋
分支化胸腹主动脉替换术20例临床分析
2025年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是一种极其复杂且风险巨大的术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常将内脏动脉周围的动脉瘤壁修剪成动脉补片进行吻合。近些年,对解剖及组织分型的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胸腹主动脉瘤,采用不同的分支化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策略,往往可以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收益。本研究回顾20例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rawford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4例。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7例。手术均依据相应Crawford分型,分支化处理内脏血管重建主动脉瘤或夹层累及内脏血管。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0天内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永久性截瘫1例,肾衰竭1例。结果显示分支化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治术后患者早期预后良好。
陈伟光邵先泽刘辞源孙明飞赵轩王柏春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左心腔声学造影评价CABG后左心室扭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左心腔声学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心室扭动的变化,探讨其评价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选择本院心脏外科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左室射血分数≥50%。排除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另外选择30名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正常的人做为对照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同时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2)分别于搭桥术前1-3天、术后早期(7-15)天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进行左心腔超声造影。开启4D模式,获取左室扭动参数,并进行手术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左心腔造影可以提高设备自动描记的准确性。术前病例组的左室整体扭动幅度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早期左室扭动角度略高于术前,仅中间段增高幅度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后三个月左室扭动逐渐增强,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术后早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联合左心腔造影可以准确检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后左心室扭动的变化。左室扭动可以敏感地反映术后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殷哲煜王柏春陈伟光连杰娄阳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