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红细胞生成
  • 7篇红细胞生成素
  • 6篇细胞生成素
  • 5篇人红细胞生成...
  • 4篇重组人红细胞...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出血热
  • 4篇出血热
  • 3篇贫血
  • 3篇气溶胶
  • 3篇细胞
  • 3篇消毒
  • 3篇基因
  • 3篇RHEPO
  • 3篇EHFV
  • 3篇病毒
  • 3篇臭氧
  • 2篇注射液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医学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军事...

作者

  • 18篇史江
  • 11篇陶开华
  • 9篇胡云龙
  • 7篇张云
  • 6篇赵学忠
  • 5篇吴光华
  • 4篇王心如
  • 3篇张炳根
  • 2篇郑法雷
  • 2篇李越希
  • 2篇刁勇
  • 2篇周国华
  • 2篇张建昌
  • 1篇岳军明
  • 1篇刘劲松
  • 1篇刘劲松
  • 1篇施国民
  • 1篇乔仁良
  • 1篇王祝鸣
  • 1篇吴梧桐

传媒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南京医学院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消毒与灭菌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5篇1991
  • 1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注射液的研制、临床应用及产业化生产
2000年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注射液是临床上肾性贫血的特效治疗药物。也可治疗非肾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放疗和化疗所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癌性贫血)。
史江方君胡云龙聂海洋刁勇吴钢周国华古倬良陶开华张广仁郑法雷
关键词:RHEPO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人EPO cDNA基因在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被引量:2
1999年
建立稳定表达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工程细胞株。方法:用 DNA磷酸钙共转染法,将人EPO cDNA的表达质粒 pCDB与标志质粒 pSV-dhfr共转染到 CHO-dhfr-细胞中。用 ELISA法检测到 70个克隆的细胞培养上清,筛选出50个克隆细胞系。结果:经MTX加压扩增,获得4系高效表达EPO的细胞系(B4、C3、F10、G7),表达量为 2. 2~10 μg/(106 cell· 24 h),EPO的分泌量在上述细胞系扩增了 11~31倍。 F10细胞系表达量为最高,并进一步亚克隆纯化。其中F10-6亚克隆细胞株的平均表达水平为10 ug/(106cell·24 h),细胞冻存后复苏传代15次,EPO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以F10-6亚克隆细胞株建立了工程细胞株。
胡云龙方君史江聂海洋施国民许祥裕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CDNACHO细胞
实验大白鼠吸入EHFV气溶胶后病毒在巨噬细胞内增殖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气溶胶被大白鼠吸入后,首先作用于肺泡巨噬细胞,随即肺泡内单个核细胞增多,病毒在其胞浆内增殖,最后定位于肺组织Ⅱ型上皮细胞内。结果表明,EHFV气溶胶可通过呼吸道使实验大白鼠感染,病毒在体内的传播可能是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张云史江胡云龙赵学忠张建昌吴光华王心如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
大鼠吸入EHFV气溶胶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动态观察
1992年
本次试验研究表明:实验大白鼠吸入EHFV气溶胶后第5天部份实验鼠血中即可检测到EHFV抗原,14天后EHF抗原全部消失,病毒血症可持续7天左右;第7天肺组织中可检测到EHF抗原其IF强度和病毒感染滴度亦随感染时间而增高。EHF抗原阳性的肺组织中IgA水平显著高于EHF抗原阴性的肺。肺组织中IgA的增高可能有促进EHFV的感染,这对研究EHFV气溶胶感染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张云胡云龙史江张建昌赵学忠吴光华王心如明志君王祝鸣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抗体
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和扁桃体单个核细胞产生IL-2及IFNr能力的研究
1991年
检测了45例IgA肾病患者的扁桃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2和IFNr的能力。结果发现两种细胞的IL-2产生能力明显高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正常人,IFNr产生能力则未见显著差异。扁桃体单个核细胞的IL-2和IFNr产生能力明显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示T淋已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对B细胞功能的表达产生调节作用。因而T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对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IL-2产生能力较IFNr更能反映出IgA肾病患者的T细胞功能状态。
史江张云陶开华王元伦刘劲松俞雨生姚健赵荣
关键词:IGA肾病白细胞介素2
人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转移与表达被引量:4
1998年
将人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克隆在CMV启动子的下游,构建EPO表达质粒,在BHK21细胞中表达成功后,将该质粒经脂质体包埋,再导入到小鼠的骨骼肌内,在体内亦获得了表达,一个月时小鼠血浆中人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量高达1340ng/L。
岳军明焦保权贾补年户荣良金宁一殷震史江聂海洋胡云龙吴钢周宗安
关键词:人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转移贫血基因疗法
臭氧对HBsAg的灭活效果的研究
1991年
在未找到更为理想、实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消毒效果指标的情况下,多用HBsAg做为消毒剂灭活乙肝病毒的有效指标。本文就臭氧在空气和水中对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常用医疗器械及物品进行抗原灭活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臭氧发生器为华东石油地质局制造的SMB-I型,臭氧发生量为2000mg/Hr。
陶开华张炳根史江
关键词:臭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化学消毒
八氯二丙醚(S_(421))致突变性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本文对八氯二丙醚(S_(421))的致突变性进行初步试验观察。结果证实:S_421是一种体外致突变物(Ames试验阳性)。哺乳动物体内试验则未观察出致突变效应(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因而推论:S_(421)是一种可疑致突变物,哺乳动物可能对其具有解毒功能。
史江陶开华张云唐汉满
关键词:致突变性
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被引量:4
1991年
1987年12月和1989年5月在江苏省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发现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并提示在今后控制和消灭EHF疫源地时,除大面积和重点地区反复灭鼠外,还应加强消毒和杀虫等措施。
张云陶开华史江胡云龙赵学忠吴光华王心如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臭氧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1992年
臭氧是一种高效、广谱、速效的消毒剂。其杀菌作用除在饮水和污水消毒方面得到应用之外,还被用作医院病房、手术室的空气消毒,且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使臭氧能在安全无害条件下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我们采用SMB—Ⅱ型臭氧发生器,用较低浓度的臭氧对人工表面污染后的常用医疗物品进行消毒。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陶开华张炳根史江
关键词:臭氧消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