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高危
  • 2篇高危人群
  • 2篇兵团
  • 2篇不确定度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动物源性
  • 1篇动物源性食品
  • 1篇源性食品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筛查分析
  • 1篇食品
  • 1篇团场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法

机构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4篇周志成
  • 2篇石明才
  • 1篇黄文耀
  • 1篇周妍
  • 1篇闻胜
  • 1篇刘潇
  • 1篇张云玲
  • 1篇熊碧
  • 1篇张云玲

传媒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丙酮进行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工作场所中丙酮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降低部分主要分量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实施有效控制。方法按GBZ/T 160.5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中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中丙酮进行监测,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监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分析。结果工作场所中丙酮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较大,主要分量是采样(监测对象的不均匀性和采样体积计量)和在标准曲线上比较法求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工作场所中丙酮监测进行不确定度控制后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由14%.0降至5.7%。结论通过增加监测次数能够有效提高监测质量。
张云玲黄文耀熊碧周志成
关键词:丙酮不确定度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评定,分析其不确定度来源,控制克伦特罗结果的质量。方法依据GB/T22286-2008对肉制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进行检测,按检测过程依据JJF1059.1-2012,对克伦特罗残留量各分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单次测定不确定度达0.62μg/kg,其主要分量是待测液在标准曲线上求值所引入的分量和重复性分量,分别为70.00%和30.00%,相对不确定度达28.00%,以6次平均值报告结果为ρ=(2.18±0.25)μg/kg,相对不确定度11.50%。结论液质质法测定克伦特罗残留量不确定度较大,根据待测液浓度制备跨度较小标准曲线和多次重复测定是减小不确定度的有效方法。
张云玲周志成周妍刘潇闻胜
关键词:克伦特罗不确定度
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四个团场30~6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四个团场30~60岁居民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与评价,为制订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1团和89团两个团场高危人群作为干预组,开展健康教育、个体健康指导和自我管理;对83团和90团两个团场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经干预一年后,对二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分析。结果干预组193名,男101名(51.53%),女92名(48.47%),年龄(46.92±4.06)岁;对照组178名,男94名(52.81%),女84名(47.19%),年龄(47.28±3.96)岁;按性别、年龄、族别、婚姻、职业、文化和脑卒中危险因素构成比较,两组人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年后,两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变化均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除血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治疗率和糖尿病治疗率与控制率外,干预组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趋势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对消除或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周志成石明才
关键词:脑卒中干预
兵团第五师双河市30~6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分布情况,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对81团、83团、89团和90团四个团场30~60岁居民2 400名,进行一对一人群问卷调查、健康体检和抽血化验,筛查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庭史等脑卒中高危因素,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高危因素发生率为126.46%,其中体育锻炼少为30.55%、吸烟为20.29%、超重或肥胖为19.79%、血脂异常为20.08%、高血压为17.96%、糖尿病为9.33%、心脏病为2.5%、脑卒中家族史为1.08%;不同性别间比较发现:除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和脑卒中家族史外,体育锻炼少、吸烟、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暴露率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界定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占15.46%、中危人群占18.42%、低危人群占66.12%;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是影响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应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因素,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应采取对应预防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周志成石明才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危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