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阻滞
  • 1篇杜氟合剂
  • 1篇心率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心血管应激
  • 1篇心血管应激反...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隐神经
  • 1篇应激反应
  • 1篇支气管插管
  • 1篇神经痛
  • 1篇手术
  • 1篇双腔支气管
  • 1篇双腔支气管插...
  • 1篇体位
  • 1篇通气
  • 1篇通气参数

机构

  • 5篇浙江省安吉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6篇商剑
  • 1篇柯昌斌
  • 1篇邱飞梅
  • 1篇赵立来
  • 1篇王敏
  • 1篇吴捷
  • 1篇潘继品
  • 1篇吴捷
  • 1篇周敏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三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三踝手术中实施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联合隐神经阻滞(SNB)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对三踝手术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医院病例档案的严格筛选,最终纳入了8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外周神经阻滞(PSNB)联合全身神经阻滞(SNB),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的创伤应激指标、神经阻滞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T_(0)时心率、血压对比(P>0.05),T_(1)时两组心率、血压均低于T_(0),且对照组较观察组更低(P<0.05),T2时观察组心率、收缩压高于T_(0),对照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高于T_(0),且对照组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较对照组长,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踝手术患者实施PSNB联合SNB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均可实现良好的麻醉阻滞效果,有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程达商剑
顽固性足趾痛1例
病例患者,女,56岁,中学图书管理员,左足大拇趾疼痛30余年,疼痛发作时如针刺样,触痛明显,持续时间长数小时甚至更长,发作间隔时间无明显规律,无明显诱因。既往曾在东北支边,后因拇趾疼痛回原籍。PE无关节红肿变形,足背搏动...
商剑
关键词:顽固性神经阻滞
文献传递
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体重15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7):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NC.siRNA)组(NS组)和CXCL13-siRNA组(cs组)。NP组、Ns组和cs组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L5脊神经,但不结扎。Ns组和cs组分别鞘内注射Nc-siRNA慢病毒和CXCL13-siRNA慢病毒10μl。分别于术后3、7和14d时测定机械痛阈,然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和Neun的共表达情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CXCL13和GFAP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CXCL13和GFAP的mRNA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NP、NS组和C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下降,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c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升高,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Ns组各时点机械痛阈、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CXCL13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和维持。
商剑柯昌斌邱飞梅赵立来
关键词:神经痛脊髓
喉罩和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参数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喉罩通气具有对气道刺激轻微、心血管反应小等优点。老年患者合并症较多,对剧烈血流动力学波动较为忌讳。本次研究探讨喉罩防治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效果以及喉罩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王敏吴捷商剑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喉罩通气老年患者通气参数心血管应激反应心血管反应
双腔支气管插管后体位改变前后对其位置及肺隔离效果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探讨左侧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后体位改变对气管导管位置改变情况及肺隔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胸科麻醉手术拟行单肺通气的78例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行DLT左主支气管插管,根据插管深度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头保持中立位,从气管腔侧插入纤支镜,A组:正前方可见隆突,调整导管位置,充气后可见隆突位于左侧蓝色支气管套囊上缘,再从左侧支气管腔插入纤支镜,可见左侧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B组:正前方可见隆突,调整导管位置,充气后左侧蓝色支气管套囊上缘在隆突下不可见,再从左侧支气管腔插入纤支镜,调整导管位置,使隆突位置调整至左侧蓝色支气管套囊上缘与左侧支气管不透光黑线的正中间,可见左侧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C组:可见隆突下左侧支气管腔不透光的黑线,再从左侧支气管腔插入纤支镜,可见左侧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患者从仰卧位改变体位至侧卧位后再次听诊及采用纤支镜定位,并记录导管位置,以及通气时肺气道压,有位移者重新调整导管位置。结果 体位改变后,B组与C组移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位率显著高于B组或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改变后,A组、B组、C组分别有13例、6例、5例导管囊套发生移位,其中A组、B组、C组肺隔离效果受到影响分别占导管囊套移位的38.46%、16.67%、20.00%,A组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插入至隆突下可见左侧支气管腔不透光的黑线处,可显著降低左侧DLT患者插管后体位改变引起的导管位移及肺隔离效果。
洪丽商剑张凯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体位
小剂量杜氟合剂对双侧颈丛阻滞后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潘继品周敏吴捷商剑
关键词:小剂量杜氟合剂血压心率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