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多糖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鼠模型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鳞癌
  • 1篇脓肿
  • 1篇周期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癌诊断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角蛋白
  • 1篇细胞角蛋白-...
  • 1篇细胞周期
  • 1篇小鼠
  • 1篇连翘

机构

  • 4篇唐山中医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刘明
  • 2篇王娟
  • 2篇张曙光
  • 2篇孙颖
  • 1篇陆庆革
  • 1篇李静
  • 1篇曾莉
  • 1篇吕志超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炙甘黄白汤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缓解小鼠的过敏性鼻炎
2025年
目的探究炙甘黄白汤对过敏性鼻炎(AR)小鼠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随机将50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AR模型组、炙甘黄白汤低剂量组(10 mg/kg)、炙甘黄白汤高剂量组(50 mg/kg)和地塞米松组(10 mg/kg);利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对小鼠进行AR造模,并随后按不同组别分别进行治疗;通过对小鼠行为学的统计,考察炙甘黄白汤对AR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技术,考察炙甘黄白汤对AR模型小鼠鼻黏膜厚度和炎症评分的影响;通过ELISA技术,考察炙甘黄白汤对AR模型小鼠血清中炎症指标IL⁃4、IL⁃10、IL⁃13和TNF⁃α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和qRT⁃PCR技术,考察炙甘黄白汤对AR模型小鼠脾脏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A造模组显著增加小鼠挠鼻和喷嚏次数(P<0.05),显著增加小鼠鼻黏膜厚度、炎症评分和血清中的IL⁃4、IL⁃10、IL⁃13和TNF⁃α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小鼠脾脏中Th17/Treg的比例(P<0.05);与AR模型组相比,炙甘黄白汤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挠鼻、喷嚏次数(P<0.05),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鼠鼻黏膜厚度、炎症评分和血清中的IL⁃4、IL⁃10、IL⁃13和TNF⁃α表达水平(P<0.05),显著平衡小鼠脾脏中Th17/Treg的比例(P<0.05)。结论炙甘黄白汤能够通过调节Th17/Treg的平衡缓解AR小鼠的过敏性鼻炎反应。
李静李红超吴庆垠崔冰漪邓素红吕志超孙惠敏刘明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
沉默Survivin基因对人头颈鳞癌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7年
目的采用基因沉默手段沉默人头颈鳞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进而探讨Survivin基因沉默对人头颈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头颈鳞癌PCI-37B细胞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细胞处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基因沉默手段对PCI-37B细胞进行处理,将Sruvivin-SiRNA进行细胞转到入PCI-37B。阴性对照组选用FAM-SiRNA-Mate复合物。空白对照组则应用未进行转染处理的正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I-37B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并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urvivin基因沉默处理后,人头颈鳞癌细胞PCI-37B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并且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周期变化观察结果显示,Survivin基因沉默能够对肿瘤细胞周期产生影响,降低鳞癌细胞在S期的比率,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沉默手段沉默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有效诱导人头颈鳞癌细胞PCI-37B细胞的凋亡活动,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浸润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可以此作为切入点研究、制定人头颈鳞癌的靶向治疗方案。
王娟张曙光孙颖刘明
关键词:SURVIVIN基因基因沉默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检测GPC-3与CK-19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与细胞角蛋白-19(CK-19)免疫组化检测项目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集的肝癌细胞标本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细胞癌7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8例,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9例。对所有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GPC-3与CK-19在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以及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中GPC-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标本中CK-19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P<0.05)。并且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标本中GPC-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肝细胞癌(P<0.05)。中低分化肝癌标本中CK-1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肝癌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内GPC-3以及CK-19的表达情况可提升临床对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GPC-3联合CK-19免疫组化检测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娟张曙光孙颖刘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细胞角蛋白-19免疫组化
芩连翘皮方加减对肛周脓肿大鼠模型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 :探讨芩连翘皮方加减对肛周脓肿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处理组(15只)。分3个时间点(4 d、8 d、12 d)观察大鼠创面形态变化、愈合率,检测炎性因子HIS、5-H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目,qPCR测定TGF-β1、bFGF与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4 d时,处理组的HIS含量(2.36±0.12)ng/mL无显著性差异,5-HT含量(5.53±0.22)ng/mL显著性降低(P<0.05),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TGF-β1、bFGF表达量上升2.6倍和1.8倍,创面愈合率31.82%±2.64%显著增加;8 d时,处理组的HIS(2.83±0.15)ng/mL、5-HT(6.35±0.81)ng/mL都显著降低,新生毛细血管(24.58±1.13)个/视野和成纤维细胞(160.84±6.18)个/视野显著增加(P<0.05),TGF-β1、bFGF和EGF表达量达到顶峰,创面愈合率78.45%±2.45%显著上升;12 d时,处理组HIS(2.31±0.23)ng/mL、5-HT(4.86±0.18)ng/mL水平接近于正常水平,新生毛细血管(15.74±1.14)个/视野和成纤维细胞(152.46±5.99)个/视野显著增加(P<0.05),TGF-β1和bFGF表达下调、EGF表达上调,创面愈合率差异性不显著。结论 :芩连翘皮方加减能够降低炎性因子HIS、5-HT含量,促进TGF-β1、bFGF和EGF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加,实现促进大鼠肛周脓肿愈合功能。
李静吕志超陆庆革曾莉刘祎刘明徐建余
关键词:肛周脓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