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智鹏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电池
  • 5篇动力电池
  • 5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2篇锂电池
  • 1篇电池系统
  • 1篇电性能
  • 1篇循环寿命
  • 1篇直流
  • 1篇声成像
  • 1篇内阻
  • 1篇锂动力电池
  • 1篇无损检测
  • 1篇磷酸铁
  • 1篇磷酸铁锂
  • 1篇磷酸铁锂动力...
  • 1篇脉冲
  • 1篇脉冲特性

机构

  • 7篇中国汽车技术...
  • 2篇中汽研汽车检...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孙智鹏
  • 2篇刘仕强
  • 2篇卜祥军
  • 1篇李充
  • 1篇王芳
  • 1篇林春景

传媒

  • 3篇时代汽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动力电池动态接触碰撞损伤研究
动力电池在现实事故中受到动态冲击造成损伤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从现实中多发的动态接触碰撞损伤出发,针对实际事故中可能发生动力电池单体正负极受到冲击损伤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动态碰撞的形变损伤对电池单体温度以及电压的变...
卜祥军孙智鹏李玉鹏樊彬刘仕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动力电池动态碰撞研究比对分析
2023年
新能源汽车在现实中存在较多的动态接触碰撞场景,而动力电池发生碰撞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成为整车厂家和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该类动态碰撞损伤,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本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典型碰撞场景,辨识动力电池碰撞模拟试验表征参量,开发能够动态接触碰撞场景的试验装置,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碰撞测试,分析动力电池在不同动态接触碰撞表征参量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为进一步研究动力电池动态碰撞规程和技术要求提供测试方法支持。
李充张晋杰孙智鹏孙智鹏马天翼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X射线CT在锂电池内部结构检测及安全分析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本文深入探讨了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安全检测中的多场景应用,从生产缺陷、机械安全到热失控滥用等多个角度全面剖析了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显示,X射线断层扫描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识别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结构缺陷和故障位置,还能对电池在经历各种环境试验后的内部变化进行详细分析。这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常宏王骁孙智鹏孙智鹏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三维层级循环寿命对应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动力电池寿命极大程度上影响电动汽车使用寿命,是决定车辆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除已有研究的单体寿命外,模组和电池系统寿命接近整车使用状态,更具有研究意义。在电池单体基础上,增加模组和电池系统,率先构建单体-模组-电池系统三维层级。以锰酸锂软包单体电池为最小电池单元,研究以此构成的两个型号、三维层级间电池循环老化过程中电化学特性、容量衰减和循环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特定冷却环境下,在循环容量衰减方面,三个层级间关系为电池系统衰减>模组衰减>单体衰减;在循环温度方面,模组温度>单体温度>系统温度。电池三维层级关系构建的结果,说明了循环容量衰减和循环温度两方面的层级间构效关系,为锰酸锂动力电池体系循环老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陈立铎马天翼马绪吉登粤孙智鹏张冬颖
关键词:锰酸锂动力电池电池系统循环寿命
能量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直流内阻测试及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以1.5 A·h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HPPC测试法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了不同电流倍率、不同脉冲时间和不同电流方向的试验验证,分析了3种因素对直流内阻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常温环境下充电态/放电态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欧姆内阻在数值上远大于极化内阻;极化内阻比欧姆内阻对SOC更敏感;极化内阻随着脉冲时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这种增加趋势随着脉冲时间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电池充放电状态对欧姆内阻的影响较小,对极化内阻的影响较大;电流倍率对欧姆内阻的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极化内阻随着电流倍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
王芳孙智鹏林春景卜祥军刘仕强
关键词:磷酸铁锂倍率
锂电池老化过程的CT-超声协同检测
2025年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在新能源发电与电力储能等领域不断被证实拥有更加广泛的前景,然而作为一种高能储能部件,一方面锂离子电池存在热失控的风险,在储能电站中一旦失控容易导致热连锁蔓延等灾害;另一方面,电池内部可能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发生老化。通过CT扫描技术与超声扫描成像等无损检测手段可以实现在不对电池进行拆解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电池内部结构及电解液分布进行的无损检测,从而能够实现在电池真实工况下的无损表征,提高锂离子电池危险预警与寿命预测的能力水平,为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作出重要保障。
孙智鹏孙智鹏韩策张晋杰
关键词:锂电池无损检测CT扫描超声成像
动力电池挤压机械损伤后性能演化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储能单元,已成为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以某款三元体系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制造单体电池挤压机械损伤,模拟车辆在受到撞击、冲击等因素造成车辆电池系统内部单体电池发生损伤的场景,对比了不同损伤形变电池损伤前后过充电、过放电、短路等安全性,以及常温、高温倍率放电等电性能实验结果,对动力电池挤压机械损伤后性能演化进行研究,为行业提供用户端演化结果支撑,同时也可为二手车车辆残值评估提供相关数据参考。
孙智鹏孙智鹏卜祥军刘鹏卜祥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机械损伤安全性电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