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碧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急诊
  • 4篇输液
  • 3篇输液区
  • 2篇小儿
  • 2篇就诊
  • 2篇患儿
  • 2篇急诊科
  • 1篇氧流量
  • 1篇氧气
  • 1篇氧气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信息
  • 1篇仪器
  • 1篇易经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质量管理
  • 1篇设备管理
  • 1篇适配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赖碧娟
  • 3篇何家伟
  • 2篇何家伟
  • 1篇何东萍
  • 1篇朱社宁
  • 1篇肖霄
  • 1篇谢秋艳
  • 1篇白洁
  • 1篇袁海灵
  • 1篇刘小霞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2010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此项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研究时间轴设置为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纳入我院共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在征求其家长的同意后,鉴于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分别开展常规护理路径以及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以急救指标、体温、护理满意度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并将其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体现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突出且实施价值显高,其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前两组患者体温相当(P>0.05),急救后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致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此护理流程表示高度肯定与认可,此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开展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其实施价值显现且具有一定可行性,可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时间,进而达到提升患儿家长对其护理满意度的目的,对医院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提倡推广,建议临床予以采纳此研究成果。
高菊月何家伟赖碧娟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
分级就诊在急诊儿内科的应用体会
2021年
目的探讨分级就诊在急诊儿内科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急诊儿内科共就诊人数为191500人次,分诊护士应用分级就诊标准进行预检急诊儿内科患儿后分诊准确人数为:187670人次;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急诊儿内科共就诊为数为192343人次,分诊护士完全凭借工作经验预检分诊急诊儿内科患儿的分诊准确人数为:176379人次。结果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分诊护士应用分级就诊标准进行预检急诊儿内科患儿后分诊准确率为98%;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分诊护士完全凭借工作经验预检分诊急诊儿内科患儿的分诊准确率为91.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分级就诊,提高了急诊分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何家伟赖碧娟
关键词:护理安全
服务品质专业小组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服务品质专业小组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由服务品质专业小组给予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优秀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优秀率分别为93.75%、91.25%,对照组分别为78.75%、65.00%。两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优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服务品质专业小组有利于急诊科患者病情的恢复,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
谢秋艳赖碧娟刘小霞
关键词:急诊科
提高输液区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做法与效果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小组,通过分析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年轻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减少干扰因素,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通过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小组可以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
赖碧娟
关键词:静脉穿刺成功率护士
小儿癫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对比简列数据,探析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确诊为癫痫的小儿患儿群体为本次研究分析数据来源,本研究时间跨度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对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均等分组,按人数均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常规小儿癫痫护理干预)与观察组(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各组有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应用价值、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优且具有一定实施价值,其护理效果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患儿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儿应用SCL-90心理测量评分量表评价其心理状态,在干预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干预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对两组患儿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配合以人性化理念为引导的精细化、针对性强的优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其效果确切,以患儿为中心能够确保患儿在接受治疗护理干预中的舒适度,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表现,减少并发症。另外,其可在提升护理质量、改善负面心理状态的同时提升对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高菊月何家伟赖碧娟
关键词:小儿癫痫康复护理
一种便于识别药物信息的安瓿瓶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识别药物信息的安瓿瓶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日期记录组件,所述盒体上端设有多个容置槽,多个所述容置槽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每个所述容置槽内均设有多个置瓶槽,多个所述置瓶槽轮廓与安瓿瓶...
何东萍赖碧娟
急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72例急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舒适度、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方面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可对产妇起到减轻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子痫、减少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新生儿窒息风险等积极作用,有利于全面改善妊娠结局。
胡芳赖碧娟黎作聪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集束化护理
分级就诊在危急重症患儿早期识别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分级就诊在危急重症患儿早期识别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儿内科共接诊危急重症患儿的人数为563人次,分诊护士应用分级就诊标准内的一级、二级的指征进行预检分诊后,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人数为562人次,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率为99.82%。2019年1—12月急诊儿内科共接诊危急重症患儿的人数为989人次,分诊护士完全凭借工作经验进行预检分诊,急诊儿内科危急重症患儿的分诊准确识别人数为940人次,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率为95.04%。结果:应用分级就诊标准进行预检的急诊儿内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率为99.82%,凭借工作经验预检的急诊儿内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率为94.04%,差异性为4.78%。结论:采用分级就诊指引,增强护理人员对危急重症患儿识别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急诊儿内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准确识别率,优化了就诊流程,保障危急重症患儿能迅速有效的进行干预处理。适合在急诊儿科推广使用。
何家伟赖碧娟周丽川
流量可控氧气袋供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流量可控氧气袋供氧装置,包括氧气袋、进气管、单向阀、出气管、氧流量调节仪表及拨轮式氧流量调节器;氧气袋左端设有进气孔,右端设有出气孔;进气管右端连接至进气孔;单向阀设在进气管左端;出气管左端连接至出气孔;出...
张燕林袁海灵赖碧娟胡琴
PDCA循环在急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急救仪器管理质量查检表对本院在用的急救仪器175台进行质量评价,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4个阶段分析影响急救仪器设备管理质量的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比较PDCA循环实施前(2018年12月)和PDCA循环实施后(2019年8月)仪器质量评价的结果。结果应用PDCA管理8个月后,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管理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护士对急救仪器规范维护保养合格率、“五常法”规范管理合格率、仪器操作规范使用的合格率与PDCA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为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有利的条件。
詹爱丁朱社宁肖霄白洁赖碧娟谢秋艳
关键词:PDCA循环质量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