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食管乳头状瘤合并喉乳头状瘤一例被引量:2
- 2019年
- 食管乳头状瘤为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息肉样良性肿瘤,多采取内镜下切除治疗;而喉乳头状瘤样是人类乳头瘤病毒6、11感染引起的良性上皮增生性瘤样病变,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复发性,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解决喉梗阻和缓解病灶复发。上海市儿童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食管乳头状瘤合并喉乳头状瘤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反复复发,但未侵袭邻近组织和器官,先后进行了多次胃镜和喉镜下病灶切除手术,随访1年,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食管内乳头瘤样改变明显减少,目前仍在随访中。
- 王玲刘海峰顾竹珺程伟伟汪星陈蓉
- 关键词:儿童食管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
- 精氨酸与可乐定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生长激素(GH) 精氨酸与可乐定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66例身材矮小患儿,均符合身材矮小诊断标准,无骨代谢、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对患儿均进行GH精氨酸与可乐定激发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GH检测.以激发试验后测得的GH最高值为峰值,峰值≥10 μg/L为GH不缺乏,激发试验阳性;10 μg/L〉峰值≥5 μg/L为GH部分缺乏;峰值〈5 μg/L者为GH完全缺乏,激发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激发试验的阳性率精氨酸为9.0%(15/166),可乐定为31.3%(52/166),而精氨酸+可乐定为36.1%(60/166).精氨酸激发的峰值多出现在30 min(100/166),可乐定激发的峰值出现在60~90 min(153/166),两种药物GH激发试验显示GH完全缺乏的为24.1%(40/166).结论 可乐定激发试验阳性率优于精氨酸激发试验,两种药物激发试验联合使用将提高GH缺乏症诊断的准确性.
- 陈蓉王剑李怀远傅启华
-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精氨酸
- 基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列线图模型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作用
- 2025年
-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4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出CAL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对各变量赋分,得到一个预测评分系统,并将其与目前3个常用评分系统(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和Sano评分)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低白蛋白血症、ANCA阳性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95%CI 0.667~0.821)和0.645(95%CI 0.500~0.794),表明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模型经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训练集χ^(2)=5.105,P=0.746;验证集χ^(2)=13.549,P=0.094)验证,预测准确性良好;DCA显示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系数建立CAL的预测评分体系,与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Sano评分模型相比,其灵敏度(58.4%)和特异度(78.7%)均较高。结论·研究基于ANCA建立了一个可有效预测KD患儿发生CAL风险的评分模型,可为临床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 陈蓉张锰朱荻绮郭颖沈捷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列线图
- 内镜诊治儿童电池类消化道异物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诊治儿童电池类?肖化道异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误吞电池类异物的患儿13例,年龄19个月~12岁,误服异物包括扣式电池及圆筒电池共16枚,13例患儿均应用小儿消化内镜及相应内镜器械诊疗。结果9例食道异物,其中嵌顿于食道第一狭窄处5例,第二狭窄处3例,贲门处1例;胃内异物4例,在内镜下成功取出电池16枚,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消化内镜诊治电池类异物是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 程伟伟刘海峰胡志红顾竹珺王玲陈蓉
- 关键词:电池消化道内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