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海荣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东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颈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指数
  • 1篇血压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引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水囊
  • 1篇顺产
  • 1篇缩宫素
  • 1篇破膜
  • 1篇人工破膜
  • 1篇注射

机构

  • 4篇东海县人民医...
  • 1篇连云港市妇幼...

作者

  • 4篇顾海荣
  • 2篇仲召霞
  • 1篇夏正英
  • 1篇梁芝
  • 1篇孙利平

传媒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顺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应用休克指数干预的价值
2025年
分析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休克指数在产后出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5年1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2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24h内的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55例)与无产后出血组(145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阶段休克指数对产后出血输血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显示,孕周、新生儿体重、总产程、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产前血红蛋白、产后SBP、产后DBP、产后HR、产后SI、峰值SI、△SI是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显示,新生儿体重、总产程、产后SI>1是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产后SI预测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AUC为0.930,95%CI为0.885-0.978,最佳阈值为0.95,灵敏度为85.78%,特异度为85.26%;峰值SI预测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AUC为0.868,95%CI为0.800-0.935,最佳阈值为1.05,灵敏度为78.69%,特异度为87.28%;△SI预测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AUC为0.956,95%CI为0.910-0.998,最佳阈值为0.25,灵敏度为85.78%,特异度为96.55%。结论 新生儿体重、总产程、前置胎盘、产后SI>1是经阴道分娩产妇PPH的独立影响因素,产后SI、峰值SI、△SI对阴道分娩产妇PPH均有一定的预测机制,但△SI预测价值较优。
孙利平仲召霞顾海荣孙春琼梁芝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休克指数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2%利多卡因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用药安全性。方法:术前行常规检查,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常规外阴、阴道碘伏冲洗消毒,铺盖无菌孔巾,妇科检查后窥阴器扩开阴道,暴露宫颈,碘伏消毒宫颈,持宫颈钳固定宫颈。结果:试验组中宫颈松弛能顺利通过6号吸管占95%,对照组占1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葡萄胎吸宫术中起到镇痛及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且操作简单、安全,又不影响子宫收缩,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可行方法。
夏正英顾海荣
关键词:利多卡因宫颈注射
宫颈水囊辅助人工破膜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水囊辅助人工破膜及缩宫素联合用于促子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80例具备引产指征的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引产方法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试验组(宫颈水囊+人工破膜+缩宫素,40例)和对照组(宫颈水囊+缩宫素,40例),对比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基本引产指标及产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86,P>0.05);试验组引产成功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52,P<0.05);试验组诱发临产时间(17.1±4.3)h,第一产程(11.0±0.8)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8、4.37,P<0.05)。结论:宫颈水囊辅助人工破膜和缩宫素可有效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对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顾海荣
关键词:人工破膜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辅治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4年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辅治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22年~2024年)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探讨治疗效果,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观察组40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以血压水平、凝血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12周内的血压恢复情况为研究方向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对照组低,D-二聚体比对照组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长,血小板计数比对照组多,不良妊娠结局比对照组低,产后12周内的血压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药物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当中后可看出,患者的血压水平更低,凝血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身体内部的血小板数量更多,值得应用和推广。
王宁仲召霞顾海荣张平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妊娠期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