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宁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念训练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接受正念训练对其焦虑抑郁水平和睡眠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过去一年来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组,40例患者接受术后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术后在...
- 李晓宁申存毅林婷李嘉璐邢斌瑜李娜
- 关键词:肝移植术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 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筛查与分析
- 目的 了解以收治普通外科急危重症,以及术后麻醉恢复的大型三甲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患者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至2016 年2 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SICU 收治的32...
- 申存毅李娟李晓宁郝利娜
- 血清PCT、CXCL10、IFN-γ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究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干扰素-γ(IFN-γ)变化及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MDRO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择同期ICU未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耐药性试验,并评估治疗效果后分为有效组(58例)和无效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对照组入组时、观察组确诊MDRO感染时及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血清PCT、CXCL10和IFN-γ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 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XCL10、IFN-γ治疗前后差值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静脉置管时间≥14 d、留置导尿管时间≥14 d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观察组血清PCT、CXC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CXCL10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是ICU 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抗生素治疗1周后不同疗效组患者血清PCT、CXC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有效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血清PCT、CXCL10、IFN-γ治疗前后差值联合对ICU MDRO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优于各自单独预测。结论 ICU MDRO感染患者血清PCT、CXCL10升高,IFN-γ水平降低,联合三者治疗前后差值对ICU MDRO感染患者抗生素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李晓宁李妮
- 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0干扰素Γ多重耐药菌感染
- 改良的液囊空肠导管置管方法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自行建立的改良液囊空肠导管置管方法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需留置液囊营养管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例,对照组按说明书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液囊空肠导管置管方法,将...
- 申存毅李晓宁赵婷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置管
- 基于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移植时机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应用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预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肝移植时机。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名AIH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皮质类固醇治疗起始日(D0)和治疗第三天(D3)记录基线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开始使用类固醇后3天内INR的变化和3天内总胆红素的变化,计算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生存和预后因素评分(SURFASA)。通过受试者操作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URFASA在预测皮质类固醇治疗应答中的性能。结果:52名患者中,38例(73.1%)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有应答,10例(19.2%)接受了肝移植,4例(7.7%)死于感染性并发症。应答者的SURFASA评分[-4.40(-4.82,-3.82)]显著低于非应答者组[-1.83(-2.37,-1.84)]。INR(D3)[OR=6.85;95%CI:2.23~7.06;P<0.001]和SURFASA[OR=6.97;95%CI:1.59~30.46;P<0.001]与皮质类固醇无应答独立相关。在预测治疗应答方面,SURFASA评分(AUC=0.96,95%CI:0.92~1.00)具有优异表现,评分高于-2.6的排除皮质类固醇应答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100%,PPV为100%,NPV为95%。结论:SURFASA评分在早期识别AIH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无应答中具有最高的AUC,表明它可能作为快速评估肝移植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 李晓宁田敏林婷荆华邢斌瑜申存毅张惠林苏娟
- 关键词: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移植
- 血清铁蛋白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患者血清铁蛋白和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20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0例胰腺炎患者。将HLAP患者根据HLA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HLAP组和重度HLAP组。在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清铁蛋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MPV、血小板计数和血清铁蛋白对HLAP严重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470例胰腺炎患者中62例(13.2%)为HLAP,其中轻度HLAP 20例,重度HLAP 42例。与轻度HLAP组相比,重度HLAP组入院后第1、3、5天血小板显著降低(P<0.05),且第1、3、5、7天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P<0.05)。入院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AUC=0.741),入院后第3天血清铁蛋白水平(AUC=0.758)和入院后第5天血清铁蛋白水平(AUC=0.732)对重度HLAP的预测能力较强。结论血清铁蛋白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HLAP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铁蛋白和MPV有助于正确判断HLAP的病情变化。
- 李晓宁许克东张晶邢斌瑜申存毅王欢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铁蛋白血小板病情
- 血清C3aR1、BATF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C3a受体1(C3aR1)、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无器官衰竭及无局部并发症,n=135)、重症组(持续性器官衰竭且伴有局部并发症,n=112)。根据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28 d后的转归情况分为恶化组(n=33)与好转组(n=79)。另将同期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C3aR1、BAT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3aR1、BATF水平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脂肪酶(LPS)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白蛋白(Alb)水平低于轻症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WBC、CRP、AMY、LP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Alb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C3aR1、BATF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3aR1、BATF及二者联合(串联)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44(0.794~0.894)、0.860(0.810~0.910)及0.917(0.867~0.967)。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8.00分(OR=2.617,95%CI:1.600~4.280)、C3aR1≥3.55 mg/L(OR=3.762,95%CI:1.947~7.269)、BATF≥33.44μg/L(OR=4.250,95%CI:2.002~9.022)均为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3aR1、BATF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均表达升高,且水平变化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是疾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预估具有�
- 邢斌瑜申存毅林婷李晓宁王文静张维谭文君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转归
- 风险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监护室护理应用中的应用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监护室护理应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病人均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医治,对照组采用最基础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风险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肠蠕动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在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过程中,风险护理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使用。
- 李晓宁荆华张晶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蠕动并发症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FF3、NF⁃κ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三叶因子家族肽3(TFF3)、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P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n=120)、中重症AP(MSAP组,n=67)和重症AP(SAP组,n=56),收集并整理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检测各组血清中TFF3、NF⁃κB表达水平。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AP患者血清TFF3、NF⁃κB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FF3、NF⁃κB对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TC、TG、LDL⁃C及TNF⁃α、CRP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TFF3、NF⁃κB水平:MAP组
- 邢斌瑜申存毅林婷李晓宁谭文君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T细胞活化谱对脓毒症患者病原菌类型的鉴别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谱鉴别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患者入院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简称阴性菌组,46例)和革兰氏阳性菌组(简称阳性菌组,54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38^(+)HLA-DR^(+)T细胞区分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和革兰氏阳性菌脓毒症的能力。结果阴性菌组和阳性菌组的外周血中CD4^(+)CD38^(+)CD69^(+)T细胞和CD8^(+)CD38^(+)CD69^(+)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各亚组外周血中CD4^(+)CD38^(+)HLA-DR^(+)、CD8^(+)CD38^(+)HLA-DR^(+)T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并且阴性菌组大于阳性菌组(P<0.05)。鉴别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和革兰氏阳性菌脓毒症时,CD4^(+)CD38^(+)HLA-DR^(+)T细胞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 0.837~0.965),特异度为0.867,敏感度为0.836;CD8^(+)CD38^(+)HLA-DR^(+)T细胞的AUC为0.927(95%CI 0.872~0.982),特异度为0.778,敏感度为0.933。结论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参与了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活化的关键免疫反应,并能区分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
- 李晓宁刘懿林婷邢斌瑜申存毅杜加录
- 关键词:脓毒症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