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乙烯
  • 8篇乙烯聚合
  • 8篇催化
  • 7篇金属
  • 5篇共聚
  • 5篇共聚合
  • 4篇配合物
  • 4篇铝化合物
  • 4篇金属配合物
  • 4篇化合物
  • 4篇过渡金属
  • 4篇过渡金属催化
  • 4篇过渡金属配合...
  • 4篇分子
  • 4篇分子量
  • 4篇分子量分布
  • 3篇茂金属
  • 3篇聚乙烯
  • 3篇催化剂
  • 2篇电池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邱波
  • 6篇刘东兵
  • 4篇刘长城
  • 3篇刘庆国
  • 3篇杨蕾玲
  • 3篇王洪涛
  • 2篇郑莹
  • 2篇谢伦嘉
  • 2篇汤豪
  • 2篇王熙
  • 2篇周歆
  • 2篇亢宇
  • 1篇张明森
  • 1篇周如琪
  • 1篇张爱容
  • 1篇姜健准
  • 1篇段晓芳
  • 1篇仇卫华
  • 1篇殷洁
  • 1篇郭顺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蓄电池
  • 1篇材料科学进展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和共聚合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负的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由具有下述结构通式(1)的非茂前过渡金属配合物,负载的有机铝氧烷及至少一种有基铝化合物组成;其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具有良好的乙烯聚合和共聚合催化活性,所得到树脂具有良好的颗粒形...
刘东兵邱波 邓晓音 王洪涛 陈伟 何雪霞 郑刚 周歆 刘长城 胡青 胡建军
文献传递
V_6O_(13)电极在室温固态锂蓄电池中的循环伏安特性被引量:7
1992年
引言锂蓄电池由于具有很高的比能量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化学能源,因而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余渡元仇卫华刘庆国杨蕾玲邱波
关键词:电极锂蓄电池伏安特性
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和丙烯共聚合被引量:9
2002年
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载体茂金属催化剂Et[Ind] 2 ZrCl2 -MAO/SiO2 的乙烯和丙烯共聚合活性、聚合物中丙烯含量以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可以降低铝锆比而不会降低聚合活性。用1
王熙段晓芳邱波郑莹汤豪刘长城
关键词:乙烯丙烯共聚合乙丙橡胶
不同形貌介孔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及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面包圈状、棒状、高比表面积球状和空心球状4种不同形貌的介孔材料作为载体负载甲基铝氧烷和茂金属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BuCp)制备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并在2 L不锈钢高压聚合釜进行高压乙烯聚合小试试验。文中研究了4种反应器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小角X光粉晶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4种不同形貌介孔材料在负载茂金属后仍然保持较好微观形貌及其特有的介孔材料孔道结构,负载茂金属后反应器的孔结构参数较负载前有所减小,孔壁厚度有所增强,表明茂金属成功进入介孔材料孔道中。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催化剂表面的Al元素质量分数范围为16%~22%,Zr元素质量分数范围为0.4%~0.7%。聚合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乙烯均聚和共聚的活性均优于当前工业用载体955硅胶负载同样茂金属后的乙烯均聚和乙烯和己烯共聚的活性,其中空心球状介孔材料反应器为最适合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亢宇张明森王洪涛谢伦嘉姜健准郭顺邱波刘长城
关键词:微观形貌介孔材料茂金属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和共聚合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负的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由具有右述结构通式(1)的非茂前过渡金属配合物,负载的有机铝氧烷及至少一种有基铝化合物组成;其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具有良好的乙烯聚合和共聚合催化活性,所得到树脂具有良好的颗粒形...
刘东兵邱波 邓晓音 王洪涛 陈伟 何雪霞 郑刚 周歆 刘长城 胡青 胡建军
文献传递
Li 盐与聚环氧乙烷复合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与稳定性
1989年
以溶液浇铸法合成了聚环氧乙烷-Li 盐复合物 LiClO_4·(PEO)_n 和 LiCF_3SO_3·(PEO)_n。用交流阻抗法、线性极化技术和电位扫描伏安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以热重分析法(TGA)和热变形性能(TMA)测定热化学稳定性和耐热力学性能。对于 LiClO_4·(PEO)_n 体系(n=9—23),σ_(45∶C)>10^(-5)S/cm;σ_(65∶C)>10^(-4)S/cm;LiCF_3SO_4·(PEO)_n 体系(n=9—27),σ_(65∶C)>10^(-5)S/cm,σ_(100∶C)>10^(-4)S/cm.分解电压 E_d>4.5V,热分解温度 T_d>250℃。这类材料可以作为80—120℃工作的全固态高能 Li 蓄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杨蕾玲张爱容邱波刘庆国周如琪殷洁
关键词:电解质
非茂单活性中心-BCG复合催化剂用于制备双峰高密度聚乙烯被引量:8
2007年
用负载化的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工业上聚乙烯气相法BCG催化剂复合,在单釜中进行了双峰高密度聚乙烯(双峰HDPE)的合成实验。通过考察氢气分压、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乙烯压力、共聚单体等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峰HD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熔体流动指数和密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双峰HDPE制备的有效调控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催化体系可在单反应器中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高支化度和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低支化度的理想双峰HDPE。
刘东兵王洪涛邱波周歆刘长城
关键词:复合催化剂乙烯聚合
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工业应用研究
2001年
北京化工研究院合成了50余种新型茂金属化合物,在茂金属催化剂均相乙烯聚合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等因素与载体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载体茂金属催化剂。采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浆液法和气相法乙烯聚合中试研究,还进行了茂金属聚乙烯树脂的加工应用研究,树脂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王熙郑莹邱波汤豪
关键词:茂金属催化剂聚乙烯
铅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及其电池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曾在去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电化学会议上摘要发表。作者采用不同的硫酸凝固剂制成胶体电解质,研究了胶体电解质的组成、配比、触变性和导电性能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制约胶体电解质性能的SiO_2胶体颗粒的表面状态如粒径等还没有涉及。编者希望国内从事胶体电解质试验研究的单位能积极撰写或提供这方面的稿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它的性能,促进胶体电解质的研究。
邱波杨蕾玲余渡元刘庆国杨华英
关键词:铅蓄电池胶体电解质电池性能
负载茂金属的六方孔材料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本文合成出微米级别的六方介孔材料,并在介孔孔道中负载了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和主催化剂双(1-甲基-3-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BMCP)。负载后的材料依旧保持分散的六方形,介孔结构亦基本保持不变。用于聚乙烯催...
亢宇谢伦嘉邱波王彦强
关键词:茂金属介孔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